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虽然现在这个时期,“破四旧”的呼声还很高,可老祖宗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也是没这么容易轻易摒除的。
尤其是乡下这地界,有些将就的人家,一大早就开始熬腊八粥。
在后世,沈幼宁其实是不怎么过腊八节的,不过许是现在的日子太过单调乏味,她现在倒是什么都想尝试尝试。
所谓腊八粥,不仅是因为腊八这个特定的节气,用来熬腊八粥的食材也只八种。
各地的风俗不同,反正沈幼宁记得,在她的家乡,是用大米,腊肉,胡萝卜,白萝卜,豆腐干,花生米和面条节这八种材料熬制而成。
这些都是普通的食材,沈幼宁空间里大多都有。
豆腐干她自己不会做,不过桂花嫂子做豆腐干的手艺一绝,沈幼宁是早早去她那儿换了一些过来。
将腊肉,白萝卜,胡萝卜和豆腐干切成大小均匀的小丁,猪油下锅,将腊肉炒至略微带着透明光泽的时候,再加入除了大米面条之外的所有食材,翻炒均匀后盛出。
等到煤炉子里熬的米粥熬至不生锅,将炒好的材料加进去,中小火熬至粘稠再加入面条节,只需要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沈幼宁的用料扎实,她又是用了心思的,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快,一股难以形容的香味便飘了出去,香的人直流口水。
“啊啊啊,我受不了了~”
知青点里,冯春霞嗅着这若有似无的味道,只觉得抓心挠肝一般难受。
董春芳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瞧着锅里她自己折腾出来的,就有些嫌弃。
“她肯定放了不少的猪油,不然肯定不能这么香。”
虽然年底杀猪又分了些猪肉,可都馋了一年了,那点子肉也很造的差不多了,还剩下少许腌了腊肉,也是留着过年的时候吃的,便都没舍得放进去。
这会儿闻着那香味,再看看她和董春芳熬的清汤寡水的腊八粥,冯春霞眼珠子一转。
挑挑拣拣,选了个最完整的碗,舀了满满一大碗进去,端着便往外走去。
“你干嘛去呀?”
董春芳在后面喊。
冯春霞已经走出了一段距离,声音隐隐约约飘过来。
“这腊八粥就是要分着吃,我给沈知青端一碗过去。”
刘琴在众人看不见的背后,悄悄翻了个白眼。
心想真是个土包子,上不得台面。
“招娣,后天秦知青结婚,你去不去呀?”
刘琴小声问道。
“我连自己吃饭都困难,哪有这个闲钱给份子钱?”
陈招娣没好气道。
没占着刘琴的便宜,陈招娣现在和她关系也渐渐淡了,不过这知青点就这么几个女知青,两人也只能将就着搭伴。
刘琴都已经习惯了她这性子,倒是没跟她计较,其实她私心里也不怎么想去,这去一次,份子钱再怎么也得五毛钱。
五毛钱啊,都够她买十个白面大包子吃了。
她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要去,谁让许青青她爹正好是刘琴所在的生产小队的小队长呢,这不看僧面看佛面,要是不去,面子上不好看。
而且,那个人应该也会去……
刘琴想到这里,脸有点红。
“你说王婶家小儿子,就是那个当兵的,今年多大来着?”
王婶家小儿子李东阳,和大队长家的大儿子许磊,两人都在一个军区当兵,前几天刚从部队上回来。
其实要论长相和职位,自然是许磊更胜一筹,可惜许磊已经成亲好几年了,刘琴便把主意打到了李东阳头上。
这年代,军人是很好的对象,说出去光荣,而且李东阳的职位不低,说不定过两年就能去随军了。
虽然才下乡不到半年,刘琴却已经烦透了现在的生活,回城收没有指望的,但要是她能嫁给李东阳,就能摆脱现在的生活。
陈招娣听了这话,上上下下打量了刘琴好一会儿,直看的刘琴头皮发麻。
“你看什么看?!”
刘琴恼怒道。
良久后,陈招娣才轻轻嗤笑出声。
“你看上李东阳了?”
她这话问的直白,刘琴却显然不是那种直爽的性子,矢口否认道。
“你胡说什么,我就是以前在村子里没见到过他,有些好奇罢了。”
陈招娣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也不管对方的口是心非,直言道。
“我劝你还是实际一点,别一天到晚的净想美事儿,你当王婶儿是好糊弄的?再说了,就你这长相,还比不上人许红英一半,人家干嘛要舍近求远?”
李东阳和许红英的事儿,还是陈招娣偶然之间撞破的,在那之前,她其实也打过李东阳的主意,然而别人根本不鸟她。
“我怎么就比不上许红英了,她也就仗着是大队长的老闺女,成了民办老师。”
刘琴不服气,同时心渐渐沉了下去,李东阳居然和许红英……
不行不行,李东阳是她看中的,必须是她的,这是她好不容易才看上眼的,她不会轻易放弃的。
这边刘琴食不知味的吃完饭,下午便找借口去了一趟县城,那边,冯春霞端着粥来到沈幼宁家门前。
“沈知青在吗?”
冯春霞敲了敲院门。
沈幼宁刚刚将粥给熬好,还没来得及盛出来,听见外面有人敲门,连忙跑出去开门。
打开门,发现是冯春霞,连忙将人给放进来。
“是冯知青啊,快请进!”
冯春霞立刻笑眯了眼,跟着进了屋,将粥放在灶台上,闻着空气里浓郁的味道,深深吸了一口气。
“沈知青,我和春芳熬了腊八粥,特意给你匀了一碗过来。”
她将“特意”两个字咬的很重,眼神却不住散发着香味的陶锅里瞧,沈幼宁见她眼珠子都快要掉进那锅粥里了,心下有些好笑。
“那谢谢冯知青了~”
这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再说了,冯春霞这人虽然有些爱占便宜,但是心眼不坏。
看她上次能那么帮许大宝,就可以看出这人还是有些底线的。
沈幼宁将冯春霞带过来的粥倒进自己的碗里,拿起勺子舀了两大勺到她的碗里。
不过她并没有像冯春霞刚刚,舀的满满当当的,两大勺下去,装了大半碗。
也不是她舍不得点粥,而是冯春霞这种人,你要是退让太多,下回铁定是要得寸进尺的。
“冯知青,我刚好也熬了腊八粥,你带回去尝尝。”
冯春霞见了碗里的粥,心里还有些失望。
不过人家的材料明显比她丰富多了,她也不好意思再让人家给她加满。
“沈知青,谢啦,你人可真好!”
冯春霞眉开眼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