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信里的内容让她有些吃惊。
沈黎在信中提到,自己寄过去的包裹已经收到了,他们都很喜欢,还说了沈彬和沈幼恩两个小家伙的不少趣事儿。
家长里短的,倒是比以前的话多了不少。
信的最后,还跟她说了姑父转岗的事儿,沈幼宁知道姑父现在是转到后勤部,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们能听进去劝就好,最怕遇上那种刚愎自负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她就真没辙了,只能早死早超生。
将小姑的信收起来,沈幼宁开始提笔写回信。
针对小姑在信件末尾的疑问,一个个答疑解惑。
沈黎担心的事不少,怕他们没钱,在乡下吃不饱穿不暖,怕爸妈和爷爷过得不好,又不愿意她做太多,反倒是暴露自身。
信的末尾,再三强调不让她去黑市。
尽管沈幼宁上次寄猪肉的时候,已经提前想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然而很显然,沈黎根本就不信。
为了安沈黎的心,沈幼宁只好隐晦的透露,表示牛棚里有他们的同谋,肉都是那人偷偷上山打的,她除了偶尔进城,去供销社找熟人买一些不要票的瑕疵品之外,什么都没做。
这话算是半真半假,毕竟那些野猪肉本来就是许鹤青卖给她的。
写完给沈黎的信,沈幼宁又打开徐玉娇的信慢慢看着。
屋子里的火墙烧的暖融融的,沈幼宁坐在自己的炕上,看完信之后,透过窗户看着外面不断飘落的雪花。
老实说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睡火炕,一时有些新奇,便没进空间里。
就是窗户的地方有些漏风,沈幼宁心里想着,赶紧从日用品商城里兑换了塑料薄膜,将透风的地方钉的严严实实的。
她这也是后知后觉养猪扬的窗户就是这样做的,这才想起来。
钉完了自己房间的窗户,又去了沈鸿沈禹的房间,至于周晓云和陈岚那边,她打算等雪停了,再去看看。
一切弄好之后,给自己泡了杯红糖水,一边甜滋滋喝着,一边给徐玉娇写回信。
要说徐玉娇的信,左不过就是徐家那点破事儿,外加她自己的一些校园趣事儿,不过这时代信息也不发达,平时也没什么娱乐,弄得沈幼宁是越来越八卦了,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沈幼宁吃的第一个瓜就是徐玉珍的婚事儿,说是徐玉珍在半个月之前就订婚了,结婚的对象还是她单位宣传科的一个小干事,同时还是厂长的儿子。
准姐夫家世好,人也长的不错,徐玉珍自然是一百个满意,就是准姐夫的父母有些不好相处,没少挑剔他们一家。
就连彩礼也只打算给100,三转一响什么的,就更是没有了。
徐振业因此生了大气,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儿,原本陈瑾容也是和他站在一头的,觉得那家人仗着条件高,根本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儿。
而且就算她开了八百倍的滤镜,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有正式工作的,还是厂长的儿子,干嘛找他们这样普通的工人家庭。
要是徐玉珍很出色也就罢了,偏偏徐玉珍只是清秀的长相,还是个朝不保夕的临时工,在车间里干着最累最重的活儿。
怕不是他家儿子有什么隐疾吧?!
陈瑾容一向疼爱她,根本不舍得她嫁过去吃苦。
两人的婚事儿,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
徐玉珍每天就在家里哭哭啼啼的,后来也不知道她跟陈瑾容说了什么,把陈瑾容气的都病了。
还扬言不认这个女儿了。
徐玉娇显然知道的有限,沈幼宁也看得云里雾里的,却不妨碍她吃瓜。
以陈瑾容对徐玉珍的疼爱程度,这丫的也不知道是做了什么。
心里顿时有些抓心挠肝的。
不过人家里都乱成一锅粥了,沈幼宁自然不好问太多,说了些宽慰的话,又让徐玉娇给陈瑾容带句好。
其他的,她作为外人,还真不好评判太多。
许家这阵子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了徐玉珍身上,至于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大事儿。
徐振业最近因为家里的事儿,倒是没再像之前那样频繁出差,上班之余,一直在照顾陈瑾容的身体。
家里的事没人管,许明辉只好从单位里搬回来住,照料弟妹们的衣食住行。
而且因为徐玉珍的破事儿,徐玉珠这阵子倒是消停了不少,算得上因祸得福。
信封里,照例夹杂着粮票以及五块钱,看来陈瑾容已经将和她联系的事全权交给徐玉娇负责了。
等到雪停之后,沈幼宁便骑着自行车出门去了县城。
除了给小姑和徐玉娇寄信,沈幼宁还去了趟供销社。
天气实在是冷,林倩也缩在供销社里烤火,今天和她一起的,不是之前的那位齐阿姨,而是另外一位售货员。
沈幼宁没怎么和她打过交道,两人笑着点了点头,林倩眼珠子一转。
“芳芳,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儿,要和我妹妹回家一趟,你看着些店里。”
她又补充道,
“下次你有事儿,我也帮你看着。”
这个叫芳芳的售货员,看起来很好说话,一听林倩的话便笑着点了点头。
“那你快去快回,要不一会儿领导来查岗就麻烦了。”
林倩便带着沈幼宁出了供销社。
两人来到林大伯家,林大伯不在家,林大娘一个人在房间里照顾春妮,沈幼宁和她打过招呼,两人一起去了林倩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