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八章 无上佛法(上)

作者:南华无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释迦佛祖居中而坐,面容沉静,无悲无喜,无垢无净。.g¨u`g_e?b.o?o·k?.,c_o?.


    他并未急于开口,只是缓缓抬起右手,食指对着虚空,轻轻一点。


    “嗡!”


    一点微不可察的金光自指尖绽放!


    初始如豆,瞬息间便膨胀、弥漫,化作一轮圆满无缺、光耀十方的大日金轮!


    金轮悬于佛祖头顶,缓缓旋转,其光炽热,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照见诸法实相。


    “一切智,观空。”


    佛祖的声音响起。


    众佛众人神色变得更加肃穆。


    金轮光芒洒落,殿内景象骤变!


    那由七宝琉璃铺就的智慧海面,在金光照射下,泛起涟漪。


    涟漪所过之处,琉璃地面不再是坚实的依托,而是如同水波般荡漾!


    巍峨的殿柱、庄严的佛像、乃至端坐莲台的万佛虚影,都在金光中变得透明、虚幻!


    秦无幽端坐莲台,只觉一股无法抗拒的“空”之意志,瞬间将他包裹!


    他引以为傲的八转涅槃之躯,那融合了祖龙鳞、混沌青莲、太阴幽月的强横道体,在这金光照耀下,竟然都在变得虚无!


    肌肤、血肉、骨骼、经脉……构成他存在的每一粒微尘,都在被强行解析!


    仿佛他历经生死、千锤百炼才构筑的存在根基,正在被这无上佛光……彻底否定!


    “无法抵挡,无有手段!”秦无幽大手震撼,暗道:“这便是佛祖伟力?!”


    “传闻圣尊之上,被称之为祖境……这,便是祖境的力量?!”


    秦无幽毫不怀疑,只要佛祖愿意,他顷刻间便能够被抹除。


    “观空,非空无一物。”佛祖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空,乃缘起性空。万物依因缘和合而生,无独立自性,故曰空。非是断灭顽空,而是真空妙有之本源。.8^4\k/a·n¨s·h`u\.`c/o*m_”


    随着这声开示,那消融万物的金光骤然一变!原本趋向虚无的“空”,瞬间转化为一种纯净无瑕、孕育万有的本源之光!


    秦无幽那被解构的躯体并未消失,而是在金光中重新凝聚!


    每一粒被拆散的微尘,都闪耀着纯净的智慧光芒,按照更精妙、更契合大道的轨迹重新组合!


    圣府天地内,青莲浴光重生,五爪金龙褪去旧鳞;太阴幽月清辉内敛;涅槃圣火与周天星辰在空性洗礼下,褪去浮华,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空,是终点,亦是起点。破我执,破法执,方见真如。”佛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


    此刻,秦无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与通透!仿佛卸下了背负万古的重担,挣脱了无形枷锁的束缚!


    以往修行中那些晦涩难明的关隘,对力量的执着,对轮回的困惑,在此刻都变得清晰而……无足轻重!


    一切智慧的光,斩断了他对“我相”、“法相”的执着,让他的道心,第一次真正触摸到了那超越生死、不垢不净的……诸法实相!


    释迦佛祖头顶的金轮缓缓隐去,智慧海面重归平静,倒映着众生澄澈的佛性。


    左侧青碧佛座之上,药师琉璃光佛的法相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温润光华。


    他缓缓摊开掌心。


    掌心之中,是一滴晶莹剔透、流转着七彩光晕的琉璃净水!


    “道种智,观假。”


    药师佛的声音温润平和,他手指轻弹,那滴琉璃净水脱离掌心,滴落于智慧海面。


    “嗒。”


    刹那间!


    以水滴落点为中心,一圈圈碧绿色的涟漪无声荡漾开来!


    涟漪所过之处,智慧海面不再是倒映虚空的镜面,而是化作了无垠的娑婆世界!


    山川河流、城池村落、众生百态……无数景象如同画卷般飞速展开、流转!


    有农夫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有商贾在闹市间锱铢必较,有学子在寒窗下苦读圣贤,有老者在病榻上呻吟哀叹,有婴儿在襁褓中呱呱坠地,有亡者在亲人的哭嚎中撒手人寰……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人间八苦,最真实的影像,纤毫毕现地呈现在万佛面前!


    但这并非简单的景象重现!


    每一道涟漪,都蕴含着药师佛拔苦予乐、济世度人的无上宏愿!


    碧绿光芒照耀之处,那烈日下劳作的农夫,脚下龟裂的土地悄然湿润,禾苗返青;病榻上的老者,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病痛消减;啼哭的婴儿被温暖的手掌轻轻安抚;悲泣的亡者家属,心中涌起一丝慰藉与释然……


    药师佛的目光,穿越了无尽时空,精准地落在每一个受苦众生的心间,以无上慈悲之力,抚平其伤痛,点燃其希望!


    “诸法如幻,众生如幻,苦亦如幻。/精*武\小,税-徃+ ~首?发-”药师佛的声音带着悲悯。


    “然幻中有真,此真便是众生本具之佛性。道种智,非居高临下之俯视,实乃入众生心,


    同其苦乐,应其根器,施以方便之智慧。”


    他目光流转,看向殿中一位面容愁苦、气息萎靡的罗汉。


    那罗汉修行遇障,心魔丛生,几近走火入魔。药师佛指尖微动,一缕细微却精准无比的碧绿光华,没入那罗汉眉心。


    罗汉浑身剧震,脸上痛苦挣扎之色瞬间凝固,随即化为一种大梦初醒般的茫然,紧接着是狂喜与感激!


    困扰他百年的心魔执念,竟在药师佛这一指之下,烟消云散!


    他周身黯淡的佛光重新亮起,气息迅速攀升,甚至比之前更显圆融!


    “弟子多谢世尊点拨!”


    “善。”药师佛回之微笑。


    “观假,非沉溺幻相。乃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以无量法门,应无量根器,引无量众生,离幻得乐,终归觉岸。”


    秦无幽的天眼通在此刻运转到极致。


    他“看”到,药师佛周身流淌的碧绿光华,是由亿万道细微的、闪烁着不同光泽的法则丝线构成!


    每一道丝线,都对应着一种众生的根器、一种苦难的形态、一种救度的方法!


    药师佛的“道种智”,便是能同时洞悉、掌控这亿万法则丝线,在纷繁复杂的因果网络中,精准地找到那个能撬动命运、带来解脱的时机!


    这比单纯的力量碾压、法则破灭,更加复杂,更加精妙,也更加……震撼人心!


    “真正的“强大”,并非仅仅是毁灭与征服,更是这洞悉万物、因势利导、润物无声的无上慈悲与无量智慧!”秦无幽喃喃道。


    当药师佛掌心的琉璃净水彻底融入智慧海,碧绿涟漪归于平静,右侧那散发着橙黄暖光的弥勒佛座,骤然光芒大盛!


    弥勒佛那包容万有的笑容更加深邃,仿佛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可能。


    他轻轻眨了眨眼。


    整个大雄宝殿,连同其外的浩瀚星空,猛地……颠倒了!


    智慧海面倒悬于天穹,化作一片流淌着星光的时光长河!


    长河之中,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流淌,而是分裂出亿万条支流!每一条支流,都代表着一个可能的“未来”!


    有的支流中,佛光普照,净土降临,众生离苦得乐,共证菩提;有的支流中,冥夜肆虐,战火滔天,生灵涂炭,文明崩毁;有的支流科技昌明,人类探索星海;有的支流回归蛮荒,众生茹毛饮血……


    生灭、兴衰、成住坏空,无量无边的可能性,像是璀璨又瞬息幻灭的泡沫,在时光长河中沉浮、碰撞、湮灭、新生!


    与此同时,殿内所有与会者。


    从端坐莲台的菩萨罗汉,到侍立两侧的金刚力士,乃至秦无幽与金禅。


    他们的头顶,都无声无息地浮现出一条条纤细如发、却坚韧无比的因果之线!


    这些线如同活物般向上延伸,没入那倒悬的时光长河之中,与其中一条或数条未来支流紧紧相连!


    秦无幽清晰地“看”到,自己头顶的因果线最为复杂,粗壮如龙,色泽昏黄与紫金交织,延伸向长河中无数条或明或暗、或辉煌或凶险的未来支流!


    “那是……”秦无幽瞳孔收缩。


    与此同时,殿中三佛的目光尽皆落在秦无幽的身上。


    只见,一条最为凝实的昏黄之线,末端赫然连接着一片翻涌着无尽死寂……冥夜深渊!


    而另一条紫金之线,则通向一片混沌初开、生机勃发的……新纪元曙光!


    “果然如此……这个世界的存亡,皆关系于你一人……”佛祖眼眸微动,随后又悄然收回目光。


    “一切种智,观中。”弥勒佛继续道:“过去己逝,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心不可得,三世本一如。”


    “中者,不落空有,不滞因果,不执三世。”弥勒佛的目光扫过万佛,最终再一次落在了秦无幽身上。


    “真空不碍妙有,万法不碍一真。执剑者,可执手中剑,斩世间魔。然……”


    弥勒佛的声音微微一顿,那包容万有的笑容中,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深邃与诘问。


    “所谓屠魔者终将成魔,心中之执,手中之剑,孰为真魔?孰为真障?又怎能分得清楚呢?”


    “金蝉,你如何看?”弥勒佛看向金蝉佛子,问道。


    “阿弥陀佛!”金蝉佛子一顿,眼珠子转了个圈,随即道:“弟子愚钝,可若说执剑,世尊倒是问过了人,弟子觉得秦兄更有所悟。”


    秦无幽瞪着大小眼看向金蝉:“0o?”


    后者别过头去。


    阿弥陀佛,死贫僧不如死好友。


    “秦小友,你以为呢?”弥勒佛果真看向秦无幽。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