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4章 融入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意渐浓,寒意愈深。


    忘机庐内的千竿翠竹,亦也是在这般萧瑟的秋风轮里染上了几分枯黄。


    山风拂过,竹叶簌簌而下,铺满了青石小径。


    踩上去沙沙作响,平添了几分寂寥。


    山河万里,一鹤归来。


    当陈安带着清风与林朝英自云端降下,重返这片阔别了近月之久的山庄时。


    那份萦绕在此片天地间的萧索,似乎也因为主人的归来而消散了些许。


    六七年过去,如今的清风早已是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身形挺拔。


    许是在山野里待久了,整个人身上便也多了几分烂漫随性的气质。


    落在人群当中,便能叫人一眼瞧出些不同。


    倒是有些许修道人那般模样。


    林朝英依旧是那副不谙世事的烂漫模样,只是月余时间过去,个头又长高了些许。


    而从骊山回返的清虚子等人,由于一行人数众多。


    一路上吃喝拉撒,乃至于过路打点都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哪怕是有着商队的掩饰,一路走来也不容易。


    眼下里,却也不过比陈安早了几日回来而已。


    听闻陈安回返,那位骊山守陵一族的族老便是亲自赶来求见,此刻正在山外忘机庐的入口等候。


    而作为山庄大管家的严华,也早就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也没把骊山遗族当做什么特殊人物,额外对待。


    而是将他们安顿在了山庄庄户们所在村落的旁边,比邻而居。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尚还有几分初入陌生之地的拘谨与不安。


    可随着时日渐长,这份不安便也渐渐被此地的安然与富足所取代。


    这里与他们世代隐居的深谷一样与世无争,可生活却又不知富庶了多少倍。


    孩童有学堂可读书识字,青壮有田地工坊可劳作养家,老弱亦有庄中供养,衣食无忧。


    那份在心里盘旋的戒备、警惕,便也在这般温润如水的日子里,渐渐消融。


    比起之前所居住的山谷而言,这里才像是真正的桃源。


    ......


    陈安让清风四处转转,又把朝英交予时迁让他把这小丫头带给这些时日不知道多担心的林娘子。


    随即便是遣人,将那族老引入此中。


    亭台内里,提前备好了清茶。


    “老丈,于此居住,可还习惯?”


    陈安为其斟上一杯,温声问道。


    族老连忙起身,恭敬回礼。


    “劳仙长挂念,我等在此一切安好。”


    他顿了顿,似是有些感慨。


    “这里清幽安然,恍若先祖口中所传的安然秘境。”


    “此番能得仙长收留,实乃我族天大的幸事。”


    陈安淡然一笑,只当寻常。


    随后又与他分说了些族中少年入学堂,学习当世文字与技艺之事。


    族老自是无不应允。


    他虽年长,可却也并不呆板固执。


    心里看的清明,想要真正融入这山外世界,便不能再固守着那早已过时的古老传统。


    一番言谈过后,族老的一颗心似也终于安定下来。


    他从一旁随身携带的包裹里小心翼翼取出几卷早已泛黄的残破竹简,双手奉上。


    “仙长,此乃我守陵一族世代相传之物,据闻其中记载着一些祖辈时的隐秘。”


    族老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感慨。


    “我辈愚钝,无人能解其中真意。”


    “此物于我等而言,不过是无用之物,今日便献予仙长,也算是不辱没了它。”


    陈安的目光自那几卷竹简上一扫而过,心头了然。


    伸手接过,脸上笑意不减,却也没点破对方那点小心思。


    无非是怕自己先前在地宫中所言是在诓骗他们,故而有意留了一手。


    直到此刻,眼见族人皆已安顿妥当,方才将这最后的秘密,和盘托出。


    人之常情罢了。


    “老丈有心了。”


    ......


    入夜,月上中天。


    山庄空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映红了半边天。


    骊山遗族的族人们围坐一堂,在族老的带领下,举行着祭祀先祖的古老仪式。


    他们口中吟唱着苍凉而悠远的歌谣,曲调古拙。


    仿佛自千年之前传来,诉说着一族的坚守与沧桑。


    山庄内的寻常庄户与长生门的弟子们,亦被这般热闹的景象所吸引,纷纷前来观望。


    初始时尚有几分拘谨,可随着那热情好客的骊山族人递上种种带有特色的古老食物,彼此间的隔阂便也渐渐消融。


    不久之后,便也有庄人在盛情相邀下,加入了载歌载舞的人群当中。


    一时间,欢声笑语,响彻山野。


    而在这片喧嚣外,后山书房内,却是一片静谧。


    陈安安坐于灯火旁,身前正摊开着那几卷自族老手中得来的古朴竹简。


    竹简早已残破,其上字迹亦是模糊不清。


    但对于陈安而言,有这些便也足够了。


    “世有归墟,东海之极,有神树扶桑,其下为汤谷,乃日出之所......”


    “北海伸出,有北溟之眼,连通幽冥,有鲲鹏之属,其大不知几千里也......”


    “南疆十万大山,蛊神居之,能驱使万虫,活死人,肉白骨......”


    竹简上所记载的,都是先秦方士对于这方天地隐秘的探索与猜测。


    言语间多有神异夸张之处,真假难辨。


    陈安将这些内容一一看在眼里,同自己这些年来所探索的消息一一印证。


    便发现其中所提及的几处秘境,同他先前所得的诸多线索,隐隐有所吻合。


    “看来,世上所流传的传说大多不假,都有其源头所在。”


    他将竹简上的内容尽数记于心底,目光悠远。


    这些上古秘境,如今大多灵机断绝,早已不复当年盛景。


    可其中或许也隐藏着一些隐秘,能帮助他对这方天地再多一些了解。


    况且无论是扶桑神木,亦或是北溟鲲鹏......


    这些都是当世罕见之物,便是于他的新法修行之道,也多有助益。


    陈安缓缓收回思绪,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处那片篝火通明的人间烟火。


    耳畔是古老的歌谣与今人的欢笑交织,眼前是千年的秘辛与当下的安然共存。


    他那颗古井不波的道心,亦是不由得泛起了几分涟漪。


    长生之路,漫漫修远。


    于这红尘俗世中上下求索,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