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桩小小的插曲,并未在三位真修的心湖中留下太多波澜。
不过就是红尘俗世当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罢了。
曹文逸重新续上香茗,三人便也顺势继续着方才的话题。
薛道光端起茶杯,望着杯中沉浮的嫩绿茶叶。
神情间不见了先前谈及仙山时的遗憾,反倒是多了一份心愿已了的释然。
“贫道此番出海,本也不是为了真个求仙访道。”
他悠然而语。
“说是如此,实则不过是为了全了年轻时的一桩心愿而已。”
“于那成仙得道之事,早就心淡。”
薛道光神情坦然,毫不做作。
“如今虽是只见得了蓬莱幻景,却也算了却执念、心愿已了。”
薛道光脸上露出一抹洒脱的笑意。
“剩下的,便是要将恩师所传的这点微末道统寻个传人,好生传下去,方才不负师恩。”
说着,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陈安身上。
一双清明眸子里,满是欣赏与可惜。
“说来,处玄你根基深厚、心性沉稳,更兼有这般济世之心,实乃传承道脉的不二人选。只可惜......”
他话锋一转,悠然长叹。
“可惜道友你已有师承,贫道却是不好夺人之美。”
“可惜,可惜啊。”
陈安闻言报以一笑,并未言语。
曹文逸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缓缓点头:
“道脉传承,自是修行中第一等的大事。”
薛道光说的清清明明,话语不虚,亦非试探。
到了他们这般年岁与境界,许多事情早已看淡。
唯有香火传承,依旧挂怀于心。
“眼下既已见过两位同道,贫道此行心愿已了。”
“待过些时日,便也要动身,继续云游山河,寻访传人了。”
薛道光说罢,便也再无他念,神态怡然。
陈安与曹文逸了然,也不多劝。
只是陈安心头对于那另一处仙家秘境终究是存了几分好奇,遂开口向曹文逸请教:
“真人,那桃花源之事,可还有其他线索可寻?”
“线索自是有的。”
曹文逸并未藏私,将往事娓娓道来。
“贫道当年探访之时,并非孤身一人,而是与一位佛门高僧同行。”
“那僧人法号克勤,乃是夹山灵泉禅院的住持。其人佛法精深,于堪舆地理之学亦有不凡造诣。”
“当年便是依着他的一路探寻,方才寻到了那处疑似入口之地。”
似也回忆起当年情景,她脸上多了几分追忆。
“只可惜,我二人最终还是被一道天生的瘴气以及一条水流湍急的暗河所阻,未能深入。”
“后来贫道因俗事缠身,便先一步回返了汴梁,此事便也暂且搁置了下来。”
曹文逸见陈安面带奇异,便温声叮嘱:
“你若当真有心探访,不若往那夹山灵泉禅院走上一遭,寻着克勤禅师。”
“他手中或许还保留着当年的舆图,你若能得他相助,或可省去不少功夫。”
“多谢真人指点。”
陈安将“夹山灵泉禅院”与“克勤禅师”这两个名字默默记在心中。
起身一礼,谢过她不吝指点。
......
往后数日,薛道光便时常前来曹文逸这清修小筑拜访。
他虽是与白云道人同辈,可曹文逸的年岁却比他恩师石泰还要年长。
这位历经数朝、见惯了世事浮沉的百岁女冠。
其一身道行见识,深不可测。
薛道光每每其请教,谈玄论道,只觉获益良多。
陈安偶尔也会前来作陪。
三人烹茶对弈,探讨修行,倒也颇为快活。
复又几日过后,薛道光自觉叨扰已久,遂向二人告辞。
陈安与曹文逸亲自将其送至汴梁城外,注视着他那道洒脱背影,步履从容的消失在官道尽头,皆是心生感慨。
此番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再会。
送别了薛道光,陈安亦与曹真人作别,独自一人回返了安竹山庄。
......
清幽丹室,静默无声。
静坐在蒲团上,月华金灯悬于脑后,洒下清冷辉光。
陈安急着开炉炼丹,而是缓缓阖上双眸,于心中默默复盘这两年来的得失。
修行之基,在于神通。
近两载光阴过去,当初所得的天赋早已在身上潜移默化。
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陈安的体质与悟性,成了他能有今日成就的最大依仗。
而随着修为日深,他抄经摹画的效率亦是与日俱增。
【周易参同契】他早已抄写够三百六十遍,合周天之数。
除了最基础的【道性】加成之外,更也从中领悟了两项非凡天赋——
【道法自然】与【五行圆融】。
前者让他更加贴合自然,修行神通术法如有神助;后者则让他体内的真气愈发圆融如意,生生不息。
临摹画卷之事,同样不曾落下。
继【早春图】之后,他又从李清照夫妇的珍藏当中借来了【潇湘卧游图】、【溪山行旅图】等传世名作临摹。
时至今日,亦也从中得了【心有丘壑】、【腹有诗书】、【笔落惊风雨】等几种天赋。
于神魂、心性、技艺之上,皆有增益。
眼下,陈安在正临摹一卷佛门【维摩诘经变相图】,抄写道家南宗祖经【悟真篇】。
日日皆可得其助益,增长底蕴。
而除过修行之外,俗世基业同样也成了气候。
陈氏商行在他的规划之下,已然打通了南北商路,日进斗金。
麾下培养的黄巾力士初具规模,战力不凡,足以护卫山庄周全。
而学堂里的一众少年人才也已成长起来,渐渐可以独当一面。
而当初他借【天工开物】之机,有意分润出去的诸般工艺,如今早已在汴梁城中遍地开花。
那些权贵豪门忙于开办工坊、争夺商路,以谋取暴利。
除了商业上的明争暗斗外,倒是很少再将目光落在他这偏僻的山庄之上。
加之与宫中钱公公的关系在不断的利益往来中日渐稳固。
这安竹山庄,便也成了这风雨飘摇世道里,一处难得的安稳之地。
身来三载,基业已成。
复盘过后,陈安心中对于未来的道路,便也愈发清晰明了。
修行上,自身修为已至瓶颈。
若想再进一步,勘破“炼炁化神”的关隘。
当需寻访那些尚存灵机的古老仙山福地,以求突破。
俗务上,则要进一步扩大商行规模,开拓海路。
不仅是为了赚取修行资粮,更是为了给远在西北的二哥林冲,以及日后注定要崭露头角的岳飞等人,提供更稳固的后勤支持。
一念至此,陈安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
起身走出丹室,唤来在外等候良久的四喜。
“传我之令。”
“自今日起,山庄学堂正式增设格物、营造、农学三科,至于人选则不限于庄中少年,凡来报名者择优取之,好生培养。”
“加大对格物院的投入,凡有所需,皆尽满足。再遣人往南方,搜罗良种,多多益善。”
“商行之事,你可全权做主,无需事事向我禀告。”
“另外,商行在南方的人手抓紧撤离,此事当为眼下之重,务必要放在心上。”
四喜闻言,神色一肃,躬身领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