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 时有六贼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衙内奉茶,太尉不就。


    自家养大的养子何般性情,他心里通明。


    仰仗权势、胡作非为。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能有今日这般之状,未尝不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平日里刻意纵容的结果。


    “汴梁何其之大,良家娘子何其之多?”


    高俅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语气里听不出个喜怒。


    “你情我愿之下,就算是如何荒唐,旁人也挑不出个理。”


    “怎生就养了你这么个孽障,偏要去学那强抢他人之妇的下作手段?”


    高衙内跪坐在下首,神情微动。


    脸上非但没有半分愧色,反倒是又多了几分委屈。


    放下手中奉茶之壶,双膝盖向前挪动几步,辩解道:


    “爹爹,此事您当真是冤枉孩儿了!”


    “非是孩儿有意强求,实乃是那林娘子言行轻佻,三番两次地主动前来勾引于我。”


    “孩儿我才在一时糊涂之下,着了这妖媚妇人的道。”


    “可那林冲,却是个不识好歹的莽夫!”


    “平日里管教不严便罢,还不问青红皂白,屡屡前来寻我的麻烦。”


    “看不起孩儿也就算了,言语之间更是对您这位当朝太尉,也多有不敬!”


    却也不愧是纵横汴京的花花太岁。


    这般颠倒黑白的胡话张口就来,连眼皮都不眨半下。


    说到兴处,似将自己也骗了过去,沉浸其中。


    语气激动,义愤填膺。


    “还有那个在东观做校书郎的陈安,更是可恨!”


    “孩儿念其有几分才学应是个讲理之人,便派了王安去那庄子里好生与他说道,想讨要个说法。”


    “可如今月余时间过去,王安竟然是音讯全无!”


    噗通——


    高衙内一下子磕在太尉脚边,抱住他的大腿。


    声音里,带上了几分装模作样的哭腔。


    “爹爹!”


    “可怜那王安对咱家忠心耿耿、几多操劳,眼下竟是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扬!”


    “此事若不严惩,怕是往后就要寒了府中上下之人的心啊!”


    高太尉冷哼一声,耷拉的眼皮都不曾抬起半点。


    更也别说是去理睬他这套错漏百出的谎言。


    可在心里,终究还是升起了一抹淡淡不悦。


    且不论此事是非对错,打狗都要看主人!


    那王安是他高府里的奴才,如今却在外面不明不白的折了。


    这不仅仅是死了一个下人那么简单,更是在明晃晃的在打他高俅脸。


    自他执掌太尉府以来,这还是头一遭。


    高俅略一思量,心头便有了定计。


    以势压人乃是下下之策。


    而今朝堂波谲云诡,他看似势大,实则并不安稳。


    靠媚上逢迎得来的圣眷终究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


    故而高俅除了要严防死守和自己同类人出现的同时,近来更要小心行事。


    绝不给旁人寻到打压自己的把柄。


    眼皮微抬,不平不淡的看了眼趴在地上的高衙内:


    “如今童枢密总揽河东、陕西路的军政大权,抵御辽、夏狼子野心之辈,手下正缺能征善战的大将。”


    “既然那林冲是为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定有才计,如此人物怎能埋没?”


    “明日我便上书一封,向官家举荐,将此人调去北疆,为国效力。”


    至于那个小小校书郎......


    本不值一提。


    可其师居然是那位官家亲封的太极先生,便不好直接处置。


    不过,也好办。


    “今上慕道,看似尊崇,实则最是薄情,更无什么耐心。”


    “这些年里,招揽了多少道士至于麾下,可又有几人能长得圣眷?”


    “那白云道人,三番两次的拒绝为官家炼制丹药,圣眷怕是早已消磨殆尽,祸事将近而不自知罢了。”


    “我等什么都不用做,自且看之。”


    将诸般想法一说,顿时引来趴在地上高衙内的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吹捧。


    高太尉面上不表,心头愉悦。


    所谓上位者当行阳谋,便是如此。


    至于市井当中什么六贼常行阴谋小计,难登大雅之堂。


    呵——


    蕞尔小民,焉知家国社稷之重!


    ……


    腊月二十六。


    距离年关,已不剩几日。


    安竹山庄当中,一切劳作都已经停歇下来。


    往日忙碌的庄民终于可以停歇下来,惬意的躺在不漏风雪的暖洋洋屋子里。


    身旁是刺绣的娘子,以及调皮玩耍的孩童。


    米缸满满,柴木不缺。


    回想起来上半年一路逃亡的经历,恍若隔世。


    心头里,对于带给他们眼下这般生活的庄主,更多了几分敬重。


    庭院,草木凋零,银装素裹一片。


    武道修行至先天之境,鲁智深早已不畏严寒。


    只着一件单薄僧衣,露出半个古铜色的肩膀。


    顶着凛冽寒风,挥舞手中月牙方便铲,演练武艺。


    一举一动里,听不到过往那种石破天惊的风雷呼啸之声。


    反倒是显得有几分质朴无华,像是市井里玩耍的闲汉。


    但在内行人眼中,却能看出他这这是举重若轻,已经有了些返璞归真的味道。


    不远处的亭台石桌,红泥小火炉上正烹着一壶清茶。


    水汽弥漫,茶香四溢。


    “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


    陈安手持《指玄篇》,心神沉浸其中。


    听到前方的动静停歇,这才有些不舍的放下书册,抬头笑道:


    “大哥武道修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喜可贺。”


    鲁智深大步流星走进来,将手中兵器往亭角随意一靠。


    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脑袋,脸上竟是露出几分罕见羞赧。


    大喇喇坐下,端起杯热茶,牛饮而尽。


    “有什么可喜的!”


    “便是头蠢猪,若能有似三弟你这般修行有成之法师,日日在耳边提点、讲解,也该开窍了!”


    “洒家耗费两月,方才将将有所成,嘿......”


    摆了摆手,似也受到了打击。


    陈安只是笑笑。


    相比较同鲁智深前后脚得法的严华,他的进度已经是十分之快。


    因为其本就是先天之境的武道宗师,根基雄厚。


    又兼之其心思澄澈,不染尘埃,实乃修行的良才。


    如今得了正法,虽有磕绊,但终有所成。


    就在近些时日功行圆满,将一身雄浑的武道内力,与那点先天之气彻底相合。


    进而,化生出了一点混元真气。


    总量虽尚且不多,但其本质却已高过从前不止一筹。


    更重要的是,彻底摆脱了往日那般“武者不寿”的定局。


    而此时,严华还在苦苦追索那点先天之气何在,不得而求。


    便在二人说话之间。


    一道行色匆匆的身影,冲破外界雪幕,闯了进来。


    “大哥,三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