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破云层,洒在云岚宗校场之上,七道世界树苗的光柱尚未完全消散,余晖如丝线般缠绕于将士铠甲之间。昨夜“衡印”共鸣之后,整座宗门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沉静而坚韧的力量,不再依赖神迹,也不再渴求奇迹——他们开始相信,真正的力量,源于清醒的自我认知。
沈青芜立于高台边缘,轮椅轻浮半空,手中玉简已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一卷由灵叶编织而成的功法典籍——《青芜诀》。
此诀非传统修行之法,不讲经脉周天、不重根基筑基,而是以“心识平衡”为核心,引导修士感知体内秩序与混沌的共存状态。它不追求极致纯粹的能量转化,反而鼓励接纳自身的残缺、矛盾甚至恐惧,并将其转化为战斗意志的一部分。
“诸位。”她的声音清冷如泉,“你们之中,有人断臂,有人失目,有人因魔气侵蚀终生无法结丹。过去,这些被视为缺陷。但从今日起——它们是你们最独特的武器。”
她挥手,灵力催动,那卷《青芜诀》化作千百道符文流光,飞向广场中每一位联军成员。符文入体,不伤经脉,却直抵魂台,在识海深处缓缓展开一篇篇心法图解。
林梦冉站在第一列,闭目感受着脑海中浮现的文字:“力量的本质,不在完整,而在协调。当你不再抗拒自身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掌控它。”
她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难怪沈青芜能在瘫痪之躯中爆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威压——她从未试图修复双腿,而是将全部意志凝聚于识海,让灵魂成为行走的剑锋。
就在此时,一名独臂青年从后排缓步走出,身穿东陆玄霄阁残修营战袍,左肩空荡,右臂缠满符纹绷带。他是齐砚,三年前在对抗魔潮时失去左臂,自此被逐出核心弟子行列,沦为后勤杂役。
此刻,他抬头望向高台,声音不高,却穿透人群:“沈军师,若我连手臂都没有,如何施展招式?”
全场寂静。有人低声嗤笑,也有人面露同情。
沈青芜并未回答,只是轻轻抬手,一道绿芒落下,笼罩齐砚全身。
“闭上眼睛。”她说,“告诉我,你记得自己挥剑的感觉吗?”
齐砚一怔,随即闭目。记忆翻涌而来——那是他最后一次执剑迎敌的画面:风雪漫天,他一人独战三名魔将,剑光如虹,斩断黑雾……那一瞬,他的身体早已超越极限,可意志仍在前行。
“我记得。”他低声道,“那种感觉,不是来自手臂,是来自这里。”他指了指胸口。
绿芒骤然炽盛。
“那就够了。”沈青芜的声音如钟鸣,“《青芜诀》第三式——‘形随念生’。当你的意识足够清晰,灵力便可模拟缺失之物,不是替代,而是重构。”
话音未落,齐砚体内灵力猛然震荡,右掌猛地向前一推!刹那间,淡青色灵流自肩部喷涌而出,竟在空中凝成一柄三尺长刃——刀身透明,边缘流转着细微的裂纹状符文,宛如由纯粹意志雕琢而成。
“这……这是灵构兵?”人群中有人惊呼。
不同于寻常御器术中的召唤兵器,《青芜诀》所凝之“臂刃”,乃是以修士自身残缺为锚点,借心识驱动灵力重塑肢体功能。它不具备实体,却能随念而动,速度更快,反应更敏锐,甚至可根据战况随时变换形态。
齐砚低头看着那悬浮于空中的青刃,指尖微微颤抖。这不是施舍,不是怜悯,而是——承认。
他猛然跃起,身形如电,在校场中央划出一道弧光。没有真兵,仅有灵刃破空之声,凌厉如斩山之雷。三具傀儡木人瞬间被劈成碎块,切口平整如镜。
“还不够。”沈青芜淡淡道,“你仍想着‘补全’,所以刃型模仿的是剑。试着让它成为你想让它成为的东西。”
齐砚咬牙,再度闭目。这一次,他不再回忆过去的战斗方式,而是回溯内心最原始的战斗本能——那种在断臂瞬间,仅凭单手格挡、闪避、反击的求生直觉。
灵刃震动,骤然分裂!
两道青芒自原刃中分离,化作一对短匕,环绕其右臂高速旋转,如同守护神兽的双翼。
“这才是‘形随念生’的真意。”沈青芜点头,“不是复制,而是进化。”
校场上响起阵阵惊叹。越来越多的修士开始尝试运转《青芜诀》,有人双目失明却感知范围暴增十倍;有魔气入体者反将体内浊流炼为护体黑焰;更有阵法师直接以残损经脉为引,构建出前所未有的灵力回路。
林梦冉静静注视这一切,心中震撼难言。他曾以为战争靠的是人数、资源与强者数量,可如今他明白——真正的变革,始于对“人”的重新定义。
傍晚时分,训练渐入高潮。一支由残修组成的试炼小队主动请缨,进入幻境试炼塔进行实战检验。塔内布设的是模拟黑曜城祭坛场景,敌人正是白袍使者操控下的“完美者”——那些双眼泛金、行动统一、毫无痛感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战斗开始仅三分钟,两名队员便因精神冲击倒地。但第三名女修——一名因毒功毁容、常年蒙面的医修——却突然摘下面纱,露出满脸疤痕,随后运转《青芜诀》,竟将自身痛苦记忆化为精神屏障,反噬入侵者神识!
“你们所谓的‘完美’,不过是抹杀一切差异!”她嘶吼着,手中灵针化雨,每一根都携带一段过往创伤,“而我的伤痕,是我的勋章!”
最终,这支小队虽伤亡过半,却成功击溃幻境内核,创下历史最佳战绩。
消息传开,整个联军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众人庆祝之际,沈青芜却悄然退至密室,再次取出小瞎子留下的玉简。她反复播放那段录音,直到最后一句:“有些光,其实是深渊张开的嘴。”
她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玉简中传出的声音,虽然虚弱,但语调平稳,逻辑清晰。可据她所知,星语塔内部的精神污染极其剧烈,即便是元婴修士进入,不出半刻便会陷入癫狂。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军师!”一名情报副帅闯入,“南荒边境传来密报——三日前失踪的斥候小队,今日清晨出现在雷音寨外,全员昏迷,身上无伤,唯独每人额心多了一个印记。”
“什么印记?”沈青芜问。
“是一棵树。”对方吞了口唾沫,“一半银蓝,一半暗红,中间……像是正在生长的世界树。”
沈青芜心头一震。
那是“衡印”。
可他们从未给任何外派人员烙下此印,更何况是失踪后归来之人?
她立即下令:“封锁雷音寨外围,禁止任何人进出。同时召集林梦冉与三位副帅,召开紧急军议。”
当夜,云岚宗议事殿灯火通明。
投影镜中显示出几名昏迷修士的影像,额心印记清晰可见,且隐隐散发微弱共鸣,频率竟与七座芜园的世界树苗同步。
“这不是我们做的。”林梦冉沉声道,“而且,他们的魂台上也没有接受过‘衡盟契约’的痕迹。”
沈青芜凝视良久,忽然伸手触碰镜面,指尖轻点那枚印记。
一瞬间,她感到一股极其隐秘的波动回传——不是攻击,更像是……回应。
仿佛那印记并非被动存在,而是一种活体信号。
“有人在模仿《青芜诀》。”她低语,“不仅学会了它的表象,还试图利用它传播某种东西。”
“谁能做到?”有人问。
“能接触星语塔核心的人。”她缓缓抬头,“或者,已经成为了‘新纪元之子’一部分的人。”
殿内陷入死寂。
就在这时,归墟井残骸旁的一片碎石突然轻微震动。紧接着,一道极细的绿色藤蔓破土而出,蜿蜒爬行数尺后,停在一角,缓缓拼写出几个字:【第七日未至,已有三人承光。盲者未归,但光,已在人间行走。】
沈青芜缓缓站起,轮椅无声升空。
“传令下去。”她声音冷峻,“即刻起,所有新加入者必须经过‘心识三问’测试,确认未受外来意志影响。同时,派遣最快信使前往沙漠遗址——我们必须赶在‘门开’之前,找到那块残碑真正的源头。”
她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星辰黯淡,唯有南方天际,一颗赤红星点悄然亮起,如同睁开了第一只眼睛。
而在遥远的黑曜城深处,一座封闭的祭坛之内,三具盘坐的身影缓缓睁开了双眼。
金红色的瞳孔中,映出同一个画面——云岚宗校场上,无数修士运转《青芜诀》,灵光交织,宛如群星升起。
其中一人嘴角微扬,轻声呢喃:“很好……你们终于开始使用它了。”
“青芜诀……本就是为我们准备的钥匙。”
喜欢青芜志请大家收藏:()青芜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