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锦旗送到苏家

作者:橘猫小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总听到前窝后窝的孩子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像这种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的,从没见过。


    又想到东北到底比西北好一些,正好儿卖李胜利一个人情。


    果断拿起笔把李沫报去了东北,苏梨改回了西北。


    周浩在一边都呆住了,这,这就改了?


    顺手还把李沫送下了乡?


    这丫头什么时候这么精明厉害了!


    认真盯着苏梨看了几眼,仿佛不认识似的,这还是那个原来一点就炸毛的小丫头吗?


    苏梨高兴的收起自己的那张知青下乡通知单,状似无意的问了一句:“姨,到西北的有多少人了?”


    刘玉凤轻轻叹了口气:“像你一样愿意去西北的人不多。”


    苏梨眨巴下眼睛,眼神清澈,一脸为刘玉凤解决困难的样子。


    “我爸说了,一个集体要先立好一个榜样,由他带头,别人才会向他学习,工作也会好做许多。”


    刘玉凤觉得今天运气真好,小姑娘的话如醍醐灌顶,让她立刻想到了好办法。


    榜样?


    她看了看报纸,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苏里梨见目的达成,坐着周浩牌自行车又赶回家。


    “苏梨,我以前没惹你吧?”


    苏梨一副看神经病的神情看着周浩。那意思明晃晃的,你有病?


    “我怕你把我卖了,我还给你数钱呢!话说你是读孙子兵法了?”


    苏梨白了他一眼:“滚蛋,整天像个傻子一样傻乐呵。”


    像傻子一样的周浩置气的拿起道具头套和淤青膏,潇潇洒洒的离开了。


    中午大院门口。


    一队秧歌队敲锣打鼓,热热闹闹来到军区大院儿门口。


    听说是街道知青办给苏团长家送锦旗的,值班战士请示领导后愉快的放行。


    刘玉凤带领着秧歌队一路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在小战士的指引下向苏家走去。


    军属大院儿一向安静。


    今天的热闹扬面引得许多人从家里走出来,人越聚越多,浩浩荡荡的向苏家涌去。


    走在人群前头的正是李小莲的好闺蜜牛翠花。


    牛翠花满面春风,从刘玉凤口中得知李沫报名下乡的事儿后,他高兴的心情掩都掩不住。


    小丫头说的话是真的,但李沫会自愿报名下乡,打死她都不相信。


    但不管怎样,她闺女终于有机会了。


    苏景和三口正吃午饭,李沫得意洋洋,心情正好。


    《新京晚报》刊登的文章,让她彻底在大院儿出了名。


    虽然苏卫新执笔,但署名是她,她不说,谁知道?


    连大院儿原先对她爱搭不理的大院儿子弟,现在都热情的和她打招呼。


    过几天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到时候闪瞎你们的眼。


    知青办刘主任一身干练的短袖,一边进门一边喊:


    “向李沫同志学习,响应党的号召,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队伍里抬着一大红横幅,两名青年高高举着锦旗,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自愿奔赴东北荒原,甘洒热血写青春。”


    苏景和穿着军装刚从屋里出来,脚步一顿,脸一下子黑成锅底。


    “这是不是搞错了?”他咬牙低声问。


    刘主任压根儿没听出弦外之音,满面红光的说:


    “李沫同志的文章我们已经贴到办事处橱窗上了,反响特别好。


    她说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还主动申请去最艰苦的地方,这份觉悟值得所有知识青年学习。”


    李小莲脸色煞白,反应激烈:“刘主任,这里头可能有点误会,李沫……她……根本没报名下乡。”


    她声音尖细,几步冲到刘玉凤面前。


    事情发展到这儿,刘玉凤也发觉出不对劲儿了,这根本不像小丫头说的,父母十分支持孩子下乡的样子啊。


    夫妻两个一个黑脸一个白脸,明显就是不知情的样子。


    联想一下,哪能不明白自己是中了小丫头的圈套儿了?


    可街道上立李沫为典型的会开了,倡议书下发了,有些路边大标语都已经开始刷了。


    现在停下来怎么对领导交代?


    她主任的位子还坐不坐了?


    只能一条路走下去了。


    刘玉凤一脸热情,赶紧把李小莲拦住:


    “哎呀,苏嫂子,别激动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身带头,这多光荣的事啊!”


    话音顿了顿:“你们两夫妻真会教育孩子。


    李沫同志的妹妹苏梨同志宁愿自己到西北吃苦,也要让姐姐去更好一点的东北。


    姐妹情深,传出去真是一段佳话。”


    小丫头,别怪我不替你兜着了,谁让你把我装套里呢!


    李小莲差点晕过去,又是这丫头,老天怎么就不收了她呢?


    李沫早在屋里听得真切,她崩溃的扑了过来。


    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泪痕未干,一把抱住李小莲的腰,嚎啕大哭。


    “妈,我没报名啊!我要上大学的——呜呜呜,我不去东北,我不去。”


    刘玉凤把李沫搀起来,擦了擦她脸上的眼泪,挥了挥手里的报纸:


    “小李同志,组织上很欣赏你这样的先进青年。你这一下乡可是咱街道知识青年的典范呢!”


    “不,那报纸不是——”李沫慌不择言,口中的话还没说完。


    “闭嘴!”苏景和冷声道。


    一瞬间,李沫强行把没说出的话吞进喉咙。


    苏景和恨得要死,怒火升腾,想起那个野丫头天天捅娄子,没完没了。


    又想起给出去的八千块钱,那么多钱都买不来安稳日子。


    李沫是自己的亲闺女,本想好好弥补,可看现在的情景,不去下乡怕是不行了。


    苏景和铁青着脸,只能咬牙强挤出一丝笑容:


    “孩子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全家都支持,咱国家需要嘛!”


    说完,伸手接过锦旗。


    周浩站在人群里,嘴角噙着一丝坏笑。


    看着院子里李小莲脸白如纸,李沫哭的像死了亲爹,苏景和的脸黑的能拧出墨来,心里高兴的很。


    活该,要不是你想把苏梨送去东北,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苏梨这招儿太漂亮了,不声不响就把李沫送下乡了。


    这比她大闹一扬更有杀伤力,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周浩掏出瓜子仁丢嘴里,嗯,味道格外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