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至,这是李时安和宋墨在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新年。
一家三口在上京的小院子里简单又热闹的度过了。
宋墨在这期间也经常去上京内的大儒府上拜访,也在上京的一些学院里听课,跟其他学子交流文章策论的心得。
开春的时候,刘忠义也带着家眷来了上京。
李时安很高兴,帮他们找了院子,就租在他们隔壁。
给他们的接风的时候刘忠义说本是不想拖家带口的来,只想跟秦霜一起。
但是秋闱回去没多久,秦霜就有了身孕,可谓是双喜临门!
他们在家里等到秦霜月份坐稳了,才慢慢出发,路上也走的慢,是以现在才到。
李时安听完震惊的筷子都掉了!
他看秦霜确实胖了些,天冷穿的也多,他完全没往那方面想!!
现在知道秦霜是怀孕了,给他吓的不轻,那几天跟秦霜见面都像护着瓷器似的,小心翼翼。
后来还是秦霜看不过去,告诉他没那么夸张,还让李时安摸了摸他的肚子。
秦霜外表俊朗,身材高挑,哥儿不大显怀,但是李时安摸到了圆润的弧度。
更觉得震惊了!
他头一次离孕夫这么近!
秦霜看他呆愣愣的样子,被逗的直笑。
“你也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这种事还要震惊?”
李时安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我就是......我就是没大见过。”
秦霜挑眉。
“你跟你相公平常玩儿的也挺花,怎么不见你揣上一个?”
李时安的脸“唰”的就红了!
“你说什么呢!我才没有!”
秦霜嗤笑一声。
“你没有?那刘二狗的书难不能是路边捡的?”
李时安这才知道刘忠义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背叛了他和宋墨,恨恨咬牙,想着回家就要找宋墨去告状!
但他嘴上还是狡辩道:
“你怎么知道那书是我们的?就不能是他自己买的?”
秦霜更不屑了。
“他手里两个铜板都没有,家里的钱都在我这,他还能有钱买这个?再说我还没说是什么书呢,你急什么?”
李时安哑火。
他才不是斗不过秦霜,只是让着孕夫罢了。
李时安昂首挺胸离开秦霜家,转头回去就火速去找宋墨告状!
秦霜欺负他,他就要宋墨去欺负秦霜的相公!
会试之前,李时安早早就去状元游街的必经之路上定了个酒楼最好的位置!
宋墨还笑他急,会试还没考,就考虑殿试的事儿了。
“你怎么就知道那日一定是我经过这里?”
李时安骄傲的扬着脸。
“我就是知道,我还知道你一定是第一个!”
那就是夫郎相信他一定是状元喽?
宋墨对夫郎给他的信任非常受用,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念书,动力十足!
夫郎信他能考状元,看打马游街的位子都订好了,他不能叫夫郎失望!
会试跟乡试的流程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更严格一些。
李时安已经不像第一次那么紧张了,井井有条的安排了家里的大小事务。
天气也一直很好,没有出现乡试的时候大暴雨的情形。
宋墨顺顺利利的考完,回家大睡一场,醒了以后又把夫郎大睡一场,人就恢复精神了。
年轻就是恢复的快。
放榜那日,他们全家都起了个大早,换了新衣。
这次他们学聪明了,没有自己去看榜,只在家中等。
没过多久,巷子里便传来喧闹声。
由远及近的,李时安听到有人大声喊道:
“桐州缙县人士宋墨!于会试中取得榜首!!”
那便是会元了!!
李时安激动的站起来,迎到了门前,宋墨跟在他的后面。
来报喜的人已经跑到了门外,双手递上捷报。
“桐州缙县人士宋墨!于会试中取得榜首!恭喜宋会元!恭喜夫郎!恭喜老夫人!”
李时安接过捷报,赶忙把提前封好的喜钱递给来报喜的人。
“辛苦辛苦,快进来歇歇喝口茶!”
报喜人一入手便知分量不轻,脸上笑容更盛,吉祥话一箩筐的往外倒,把李时安高兴的合不拢嘴。
“头报”之后,后面陆续便来了“二报”和“三报”,李时安都客客气气的给了喜钱,邀人进屋喝茶。
整条巷子里的人都来贺喜,家里险些坐不下!
隔壁的刘忠义一家也来贺喜。
刘忠义这次也取上了名次,虽靠后些,但也是榜上有名!
整个刘家都兴高采烈!直说是沾了文曲星的光,自从遇到宋墨,刘忠义就好像时来运转了一样!
会试过后一个多月,便是殿试。
李时安早早的就跟宋母去提前定好的酒楼位子上等。
他们定的是个小二层,视野极佳。
待传胪大典结束,朝廷的仪仗便吹吹打打的出发了。
街上乌泱泱的全都是人,此等盛会三年一次!百姓们都想来看看新科进士们的风采!
大伙都在讨论着,远远就听到敲锣打鼓的奏乐声。
“来了!状元郎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都沸腾了起来!
李时安撑在栏杆上,抻头往外看。
远远就能望到仪仗缓缓走来,极为气派!
待走近些,他一眼就看到最前面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大红色进士衣袍的便是他的宋墨!
人群发出阵阵惊呼。
“新科状元竟如此年轻!”
“年纪轻轻便是三元及第!文曲星下凡也不过如此!”
“这状元郎竟比探花郎还要俊俏!”
李时安听着夸赞宋墨的声音,美滋滋的快要上天了!
好像夸的不是宋墨,而是他自己似的!
宋墨骑着马,在群人的欢呼声中缓缓向前。
他知道李时安在看,也知道他的夫郎现在在什么位置。
毕竟那是好几个月前李时安就花重金定下的。
宋墨一直盯着那个方向,直到他看到他的小夫郎。
他的小夫郎在二楼的栏杆处,一边喊着他的名字一边向他用力的挥手。
周围是嘈杂的人声乐声,但他就是能精准无误的听到李时安的声音。
宋墨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他曾读书看过,古人说一朝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而他的眼中,只能看到李时安。
在未来无数个日夜,他回想起这一天。
人声奏乐声都已模糊。
只有李时安向他挥手的笑脸,永远鲜活的烙印在他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