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伏完记忆飘远。
对于曹操,他当然不陌生。
当初讨董联军的时候,曹操虽不是盟主,但也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董卓迁都长安,各路诸侯停滞不前,只有曹操选择率兵追击董卓。
虽在荥阳败于徐荣之手。
但表现出来的这份赤诚,谁来了都得夸曹操一声“汉室忠臣”。
当下,听说曹操已经占领兖州和徐州,实力获得扩张。
伏完心中不禁产生意动。
但他有些不确定的向董承说道:
“人心思变,那袁绍当初也曾说出我剑也未尝不利的豪言壮语。”
“如今,有了匡扶汉室的实力,对于陛下的苦难,却是视而不见。”
“曹操向来与袁绍交好,他当真靠得住吗?”
董承摇头道:
“国丈,袁绍是袁绍,曹操是曹操。”
“两者亦有不同。”
“何况曹操已是占据二州之地的大诸侯,不会久居袁绍之下。”
“于情于理,陛下身陷囹圄,都应该试着向曹操这样的汉室忠臣求援。”
“倘若他真不打算营救陛下,就当我俩看走眼,另寻他法吧。”
伏完点了点头,同意董承的计划。
忽然,他脑海中浮现一道身影。
那人名为蔡邕!
虽然蔡邕已经去世好几年,但他的女儿蔡琰至今还住在长安城内。
作为当世大儒,蔡邕在汉末文坛的影响力非常庞大。
就连后来的东吴丞相顾雍,都曾是蔡邕的弟子。
曹魏更是有不少官员,或多或少都曾受过蔡邕的指点,荀攸、钟繇、赵俨都是其一。
包括曹操本人,和蔡邕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只可惜,蔡邕是个性情中人。
他和董卓的私交不错,在董卓死后主动站出来要为董卓收尸。
王允认为蔡邕这样的行为,是对他的挑衅,一气之下选择把蔡邕杀死。
这也变相的为王允后来的失败铺下了伏笔。
连蔡邕这样的文坛大儒他都容不下。
麾下那些本就人心浮动的墙头草,又如何能信任他?
伏完思考,若是能让蔡琰亲手写下一封求援书信,或许营救刘协的计划,成功率将会变得更高!
如今,伏完也是真的怕了,不敢再继续待在长安,生怕哪天战火烧到他身上。
若是能逃离这地狱般的地方,哪怕多一丝希望,那也是好的。
回去之后,伏完立即向他的夫人,也就是刘协的姑母,刘宏的姐姐,阳安长公主诉说此事。
阳安长公主听罢,觉得自己亲自出面不太好,决定派女儿伏寿前去拜访蔡琰。
……
长安城南一处偏僻小院
自从父亲被王允杀死,蔡琰独自居住于此,已有两年时间。
院子里除了两名侍女,也就只有蔡琰本人,每天看看书,弹弹琴,了以度日。
日子虽然清贫,不复当年盛况。
但有父亲的一些徒子徒孙时不时派人送来资助,倒也能勉强支撑。
反正,肯定比刘协那担惊受怕的日子舒服的多。
这一日,蔡琰正在拨弄父亲留下的凤尾琴。
想到当初父亲还在世时的一些对话,不禁有些黯然神伤。
忽然,侍女前来汇报道:
“小姐,伏姑娘来了。”
“伏姑娘?快让她进来。”
蔡琰擦了擦眼角挂着的泪珠,来到院子里迎接伏寿。
和蔡琰不一样,伏寿穿着鲜艳的大红色衣服,脸上全是天真和烂漫。
历史上伏寿嫁给刘协,成了伏皇后,和刘协一同担惊受怕十多年,最后香消玉殒。
但如今,她还是个阳光开朗的少女。
见蔡琰脸上带着忧伤,伏寿不禁皱眉:
“蔡姐姐,是谁欺负你了?”
“我让父亲派人教训他们!”
蔡琰连忙说道:
“寿儿别多想。”
“没人欺负姐姐,只是姐姐想到以前的一些事情,有些伤感罢了。”
伏寿叹道:
“姐姐,寿儿不知道该怎么劝你,但这日子总得继续过下去吧?”
“而且姐姐不仅弹琴好听,文采又好,是寿儿眼里谁都比不上的才女呢!”
受到伏寿感染,蔡琰脸上的忧愁也稍稍淡了一些。
“对了,寿儿,院子里的枇杷熟了,姐姐带你去摘好不好?”
“好耶!”
伏寿很开心,心想还是蔡姐姐懂她。
摘枇杷,是一件很解压的事情。
虽然有的枇杷长在比较高的地方。
但伏寿认为蔡琰院子里这几棵枇杷树上的枇杷,吃起来相当可口。
见伏寿满脸枇杷汁的模样,蔡琰莞尔一笑。
除了几个闺中密友,伏寿是她为数不多的好朋友。
每次见到伏寿,她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愉悦。
“蔡姐姐,你对我这么真诚,我实在是装不下去了。”
“我直说了吧,我今天来这里,除了馋你的枇杷,还有我爹交给我的一件任务。”
蔡琰好奇道:
“寿儿,国丈能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一介女子去办?”
伏寿点头如捣蒜:
“蔡姐姐,这事儿离了你还真不行!”
紧接着,伏寿把计划告知蔡琰。
听到曹操之名,蔡琰陷入回忆。
其实。
蔡邕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蔡邕曾不止一次当着蔡琰的面夸赞曹操是“大汉能臣”。
而曹操又像对待老师一样,敬重着蔡邕。
爱屋及乌,蔡琰和丁夫人的私交也非常不错。
虽然蔡琰比丁夫人小了不少岁,但丁夫人总是像对待亲妹妹一样,关心着蔡琰。
可以说,在蔡琰的眼里。
曹操像是他的兄长,丁夫人像是他的姐姐。
他们夫妇居住在洛阳的那几年,也是蔡琰至今为止的人生里,最开心的时光。
但没多久,董卓进京,与袁家交恶。
鉴于和袁绍之间的交情。
曹操为了保障丁夫人的安全,提前派人把丁夫人送回谯郡老家,自己则是留在洛阳与董卓周旋。
再后来,曹操也离开了洛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蔡琰和河东卫家的卫仲道定下婚事。
卫家毕竟是河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世家。
蔡琰本以为自己可以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但她没想到,卫仲道是个瘾君子。
甚至就连卫仲道的面都没见过,她就守了活寡。
偏偏卫家还要泼脏水,说是蔡琰克死卫仲道。
之后的日子,蔡琰跟随父亲蔡邕搬到长安。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
却没想到,父亲蔡邕也死了。
尚且年幼的妹妹蔡贞姬,只能被送到父亲的故交泰山羊家那里抚养。
历史上后来蔡贞姬嫁给了泰山羊家的羊道。
没几年羊道去世,蔡贞姬又独自扶养了羊道的儿子羊祜,把他培育成人。
但这些,蔡琰此刻并不清楚。
她只知道,自己很想妹妹。
看着眼前明媚如阳的伏寿,蔡琰就宛如看到了亲妹妹蔡贞姬。
对于伏寿的请求,蔡琰自然不会拒绝,但她明确说道:
“寿儿,我可以试一试,但我不知孟德兄长是否愿意相助。”
伏寿赶忙说道:
“姐姐,没事的,我爹他们自己也不抱太大希望。”
蔡琰点了点头,脑海中接连浮现曹操、丁夫人、曹钥、曹昂的身影。
“说起来,钥儿应该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一定要挑个好夫君,不要像我这样……”
蔡琰心里如此想道。
殊不知,命运的齿轮正在转动!
……
PS:史料明确记载,蔡琰被南匈奴左贤王带走是发生在刘协逃出长安时期,也就是书里的时间线。其余时期,皆为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