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5章 全网沸腾!林木“抄袭”案惊现铁证!

作者:清茶要配甜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快,惊蛰文化的官方微光,转发了周彭的微光,并配上了一段义正言辞的文字。


    【惊蛰文化V:


    支持原创,抵制抄袭,是每一位音乐从业者的底线。


    我们坚信,才华不应被窃取,原创必须得到尊重。


    欢迎周彭先生加入惊蛰大家庭,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周先生维权到底!


    // @音乐裁缝周扒皮V:告我?……】


    惊蛰文化的公开站队,让整个事件的性质,从个人碰瓷,瞬间升级为了两大阵营的公开对垒。


    舆论彻底被撕裂。


    一方坚信林木,认为这是惊蛰文化的阴谋。


    另一方则开始动摇,觉得惊蛰文化敢这么明目张胆地下场,手里肯定握有实锤。


    京州,惊蛰文化办公室。


    韩青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讨论,满意地端起了咖啡。


    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她要的,就是这种全网混战的效果。


    “罗刚那边,有动静了吗?”


    她问向一旁的刘辉。


    “还没。”


    刘辉摇了摇头。


    “百城互娱的官微,一直很安静。”


    韩青眉头微皱。


    这个老狐狸,拿了好处,还不办事?


    她拿出手机,正准备打电话给罗刚,刘辉突然喊道:


    “韩总,快看!百城互娱发声了!”


    韩青立刻刷新微光页面。


    只见百城互娱的官方微光,在十几秒前,发布了一段话。


    【百城互娱V:原创是音乐的灵魂,是行业发展的基石。


    我们尊重并支持每一位用心创作的音乐人,也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抄袭与窃取行为。


    希望相关方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让事实说话,还原创者一个公道。


    #支持原创音乐#】


    韩青看着这段话,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这段话,看似公正,滴水不漏,但仔细一品,却什么都没说。


    它既没有点名支持周彭,也没有转发惊蛰文化的微光,只是发了一段模棱两可、谁也得罪不了的“正确的废话”。


    最后还鸡贼地加了一个#支持原创音乐#的通用话题,而不是这次事件的核心话题。


    “这个老狐狸!”


    韩青气得把手机重重地拍在桌上。


    她算是看明白了,罗刚根本就没想过要真心实意地跟她合作。


    他从头到尾,都只是想利用她,从她这里捞取好处。


    “韩总,我们……”


    刘辉看着韩青难看的脸色,不知该说什么。


    “算了!”


    韩青摆了摆手,强压下怒火。


    现在不是跟罗刚计较的时候。


    虽然,罗刚的骚操作让她很不爽。


    但,大局上,百城互娱的“发声”,还是在客观上营造出了一种“多家公司共同质疑林木”的氛围。


    这就够了。


    “继续加大水军投入,把‘林木抄袭人设崩塌’的话题给我顶上热搜!”


    韩青的眼神,变得愈发狠厉。


    罗刚,你给我等着。


    等我解决了林木,下一个,就轮到你!


    周三。


    京州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这并不是一次正式的开庭,而是一次由主审法官张放组织的庭前调解。


    由于这起案件涉及当红艺人,社会关注度极高,张放决定加快审理流程。


    上午十点,原告方,也就是徐清瑶工作室委派的刘律师。


    和被告方,周彭以及他背后惊蛰文化的法务团队,准时出现在了法庭的调解室内。


    林木和徐清瑶没有到场,这种程序性的事情,有律师处理就足够了。


    周彭倒是亲自来了,一身名牌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傲慢。


    他身边,是惊蛰文化法务部的总监,一个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男人,姓王。


    法官张放坐在二人中间,面容严肃。


    “根据程序,现在需要双方提交证据。”


    “首先,由被告方,出示你们主张原告作品《绿光》构成抄袭的证据。”


    惊蛰的王总监站了起来,将一个密封的证物袋递交给书记员。


    “法官大人,这是我方当事人周彭先生,于三年前创作歌曲《萤火》时所使用的电脑。”


    “我们已经请专业机构对电脑硬盘进行了数据恢复和时间戳公证。”


    “证据显示,在这台电脑里,储存着《萤火》这首歌的多个版本demo。”


    “最早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的五月。”


    “同时,我们还提交了由周彭先生亲笔书写的创作手稿,以及当时记录灵感的笔记。”


    “这些证据,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萤火》的创作时间,远早于林木先生的《绿光》。”


    王总监说完,自信满满地坐了下去。


    周彭更是得意地瞥了一眼对面的刘律师,眼神里充满了挑衅。


    张放点了点头,示意书记员将证物袋交给鉴定人员。


    “法官大人,这是我方的证据。”


    刘律师也拿出一个同样密封的证物袋。


    “这是林木先生创作《绿光》时所使用的电脑,以及他个人的云端服务器账号和密码。”


    “在这台电脑和云端服务器里,完整地保存了《绿光》这首歌的全部工程文件。”


    “整个创作过程,清晰、完整、可追溯。”


    张放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


    “技术部门,立即对双方提交的电脑和服务器进行证据保全和司法鉴定!”


    “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鉴定报告!”


    司法鉴定的过程,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在法院技术部门的加速处理下,当天下午,一份详尽的鉴定报告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法官张放将面前厚厚一沓文件,推向桌子中央。


    “报告出来了。”


    他先看向惊蛰文化的王总监和周彭。


    “被告方,周彭先生。”


    “根据司法鉴定中心对你方提交电脑硬盘的数据分析。”


    “文件《萤火》的工程文件、音频demo以及相关文稿,其创建及最后修改时间,确实均在三年前。”


    “硬盘数据完整,无篡改痕迹。”


    听到这里,周彭一直悬着的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他几乎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得意地挺直了腰杆,挑衅地看向对面的刘律师。


    王总监的脸上也浮现出稳操胜券的微笑。


    他推了推眼镜,心中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舆论战要如何打了。


    只要坐实了创作时间在先,那抄袭的帽子,就有八成把握能给林木死死地扣上。


    剩下的,无非是法庭辩论和舆论引导的技巧问题。


    而这些,正是惊蛰文化最擅长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