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斗智斗勇

作者:梦清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真的没有出乎李毅的意料,在江河市公安局和金宁市公安局动枪事件的第三天,白宇华主动与李毅进行了沟通。


    白宇华首先向李毅说明,这一事件已震动了中央政法委领导,领导十分震惊,责令省政法委严肃查办。


    我作为省政法委书记,对这一事件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我已向中央政法委领导和省委书记黄春江作了检讨。


    同时,立即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初步调查结论已送了一份给您,对于如何处理责任人,我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


    李毅当然懂得白宇华这番表白的关键潜台词:此事已惊动高层领导,如不迅速作出处理,你李毅也难逃干系。


    因此,他对白宇华说,现在正大力推进依法治省,此事的负面影响很大,对于如何处理,您应该提出主导意见,我会配合。


    不过,处理的依据应当是尊重事实,我觉得省政法委调查结论与实际情况可能有着不小的出入,如果情况没有完全弄清楚就贸然处理人,这大概不太妥当吧?


    白宇华也听出了李毅这番话的关键潜台词:你白宇华对此事有偏见。


    白宇华不想在细枝末节上与李毅再作争论,而要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他用诚恳的语气对李毅说:“李书记,省政法委毕竟只是初步调查嘛,即使有点出入今后还是可以纠正的。


    但双方公安人员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和情况,都不能贸然动枪,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当务之急,我们对上级、对舆论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那您就说说怎么交代吧。”


    “我们已商量了一个初步意见,先对两市公安局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作出处分。


    金宁市公安局副局长汤锁红和刑侦支队长鲁知胜、大队长吴慕怀停职检查,江河市分管局长张小虎、行动组组长单俊副组长谢寒也作出同样的处理。


    待事情完全调查清楚后,再视情况作出进一步处理,该撤职的要撒职,该法办的要法办。”


    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白宇华的处理意见显得不偏不倚,这不由得李毅不接受。


    李毅回道:“白书记看来还是很公正的,我哪有反对的道理?”


    白宇华接着说:“鉴于文物非法交易大案发生在金宁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此案的侦查应由金宁市公安局负责,盗挖文物的疑犯郑凤祥、交易者黄辉和汪昆仑也应移交金宁市公安局审讯。”


    李毅听出来了,白宇华的前一招“不偏不倚”只是为后一招作掩护。


    他从张小虎的汇报中已经了解到,郑凤祥案牵涉到白宇华本人。


    现在,白宇华无非是想借动枪事情来一个釜底抽薪,既将江河市主抓郑凤祥案的负责人停职,又把郑凤祥交给他的心腹,这就使江河市公安局无法查办此案,还可杜绝后患。


    如果说当时李毅对张小虎怀疑白宇华有点将信将疑,那么,此刻他已确认无疑了。


    因此,他以平静的口气对白宇华说:


    “如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的话,郑凤祥不管是涉及文物交易案还是人身被害案,都是发生在江河市,且江河市警方已调查多时,为什么要把他交给金宁市公安局?


    是您对江河市公安局不放心,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白宇华已听出李毅对郑凤祥案的了解程度,并可能对他产生了怀疑,更铁下心来非得把郑凤祥掌握在自己手里,便软硬兼施地说:


    “李书记,我知道您是个依法办事的模范,还主张司法相对独立。


    我在政法战线上干了二十多年,您应该相信我在专业上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我不妨向您报告一下,为避免事态的扩大和尽快查明真相,我的上述意见已向黄春江  书记作了汇报,取得了他的同意。”


    李毅品出了白宇华这话中的含义,但他认为,白宇华越是在这事上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就越是说明他心中有鬼。


    再者,他不相信一向正气凛然、举重若轻的春江  书记会在某个案件的归属权上轻易表态,于是回道:


    “白书记,论政法专业和经验,我没法与您比,但要论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我自认为比您逊色不了多少。


    我明确地告诉您,不管是谁定了调,郑凤祥我是不会移交出去的。


    另外,黄辉和汪昆仑是否真的如您所言参与了重大非法文物交易,这也必须彻底查清,不能让他们受不白之冤。


    既然此事您已经向春江  书记作了汇报,那我的意见会尽快向他反映,明人不做暗事。”


    白宇华心中暗忖,如此僵持下去,恐怕要与李毅撕破脸,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且不说李毅是个出了名的硬汉,连黄春江  都敢顶,单就在黄春江心中的分量和信任度而言,自己可能远不如李毅。


    因此,此路不通,不妨另谋他法,好在政法系统有些独特的手段,完全可以避开地方领导。


    想到这里,白宇华把气氛缓和下来,道:


    “李书记,我俩的意见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依法办事,没有必要搞得心中不快,甚至剑拔弩张。


    我俩一致同意的事,就这样定下来。有些有分歧的地方,暂时缓一缓,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商量吧。”


    李毅笑道:“白书记,我觉得自己是在友好地与您协商,心中坦荡得很呀,哪能夸张到剑拔弩张?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呀。


    我向您表个态,不管任何时候,我都欢迎您与我交换意见。


    依我看,依法办事主要不在于说,而在于行。


    它不仅是治国之道,而且代表人民的意志,谁都阻挡不了这一趋势。


    不过,我与您谈的有些具体问题,还是请您最好先与我市分管政法的领导协商一下,如果他们执行不力,我一定会督办的。”


    李毅这话,既向白宇华敲了警钟,又把需要白脸红脸一起扮的任务交给了市政法委,以便自己有更大的伸缩余地,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