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跟你爷唠唠嗑,陪他打发打发时间。”
“就是就是,三丫都这么喊我们了,我们再不去,还有点当长辈的样子吗?”
江知意干脆侧着身体,把门的位置给两位老人家让出来。
已经进屋的江老头扯着大嗓门儿吼了一句:“三丫,这天太热了,开着门,透透风,凉快点。”
江知意看看把老江家当电影院围过来扒饭的左邻右里,再抬头望望天,叹了一口气:
行叭,不关就不关呗,她爷高兴就好。
“哈哈哈哈,对对对,闻知青,你多吃点……诶,好好好,你喊我爷,我爱听。”
“哥、栓子,你们来了,你们听到没有,闻知青刚喊我爷诶。”
最后半句话,江老头的声音大得恨不能把房顶都给掀了,就是为了确保围在门口附近的人都可以听清楚。
那些等着看老江家好戏的人,继续等着吧。
江木头打量着闻砚舟:“喊我……大爷?”
“大爷爷。”
闻砚舟知道江木头跟江知意的关系,江木头愿意让自己改口,闻砚舟肯定顺坡下。
江知意:“……”
丢,这是被闻砚舟打入内部了?
“喊我李爷爷。”
李栓子凑热闹,同时也是在试探闻砚舟的态度。
要是闻砚舟对江知意还一如既往,他肯定会很高兴融入老江家。
相反,闻砚舟如果只是装装样子,那么认一堆没有关系的老头子,这个喊爷,那个喊爷,肯定会很烦。
所以,李栓子一直都盯着闻砚舟的眼睛看。
脸上的表情可能会骗人,但是一般人很难藏得住眼底的情绪。
江知意是李栓子看着出生、长大的,和自己的亲孙女儿没什么区别。
闻砚舟要没问题,孙女儿找了个好对象,他当爷爷的替她高兴。
闻砚舟要有问题,趁着苗头还能控制住,想办法,断了。
现在的情况,怎么都比闻砚舟把江知意拐出第五生产队了好控制。
“李爷爷。”
重量级的三个爷爷,今天他全认全了,喊全了?
意外之喜啊。
闻砚舟摸了摸口袋:“没什么准备,爷爷们不要嫌弃。”
没几根烟,闻砚舟让三个爷爷分了分,差不多每人两根。
也幸亏口袋里还有半包子的烟儿,不然,他喊完没表示,都要不好意思,后悔空手出门了。
“诶。”
“诶诶。”
“诶诶诶。”
三个老头顿时笑成了三朵向日葵。
真不是他们三个老头眼皮子浅,被闻知青的香烟给收买了。
他们都这把年纪了,是那么容易被收买的吗?
主要是看闻知青,真诚心,对三丫也够真心。
挺好的一个小伙子,可以可以。
深吸一口,不愧是卷烟,这味道就是不一样,香得勒,不是旱烟可以比的。
“说起来,你都喊爷爷,该是我们几个老头子给你的……”
跟闻砚舟还有半包烟比起来,江木头和李栓子才是两手空空,拿了人家两根好烟,自己却是一点回礼都没有。
“下次……以后一定还会有机会的。”
今天不能算是改口礼,但那一天,也不会太远。
这个红包,他早晚都能收得到,不着急,他不急。
“闻知青,吃饭吃饭。”
江野年纪小,脑子灵活,听到江老头说要请闻砚舟吃饭,连饭都给闻砚舟盛好,端过来。
江知心和江知知则端着李栓子和江木头的那一份,过来的。
江老头也特别热情地招呼所有人:“吃,都吃,不够的话,大丫、二丫,再去做两个菜过来,快一点啊。”
江知心:“知道了,爷。”
江知知:“……噢……”
闻砚舟算是江三丫的对象吧?
然后忙活的人却是她们?
其中,江知知心里最不是滋味儿了。
其次就是黑着脸的许杜鹃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老江家饭桌上多出来的三个人,是怎么来的,都是因为江知意的关系。
结果呢,这多出来的饭和菜,吃的是老江家所有人的口粮,凭什么啊。
瞅江老头那高兴的劲儿,许杜鹃还没办法提出反对意见。
谁敢在江老头兴头上的时候,来那么一下,以后有一段时间,都休想再有江老头一个好脸了。
毕竟今天这个结果,也关系着老江家所有人的脸面,还关系着江老头以后还愿不愿意出门的情况。
江老头:“果然是你们文化人啊,讲究就是多,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
三丫手里的手电筒,他瞅了一眼,崭新崭新的,肯定不是淘来的旧货,新的!
还有这比更诚心的吗?
每次闻知青给三丫送东西,那都不把钱当钱花。
难怪许知青臭不要脸搞那么多事情,非得把闻知青抢回去不可。
之前三年,闻知青肯定给许知青花了老不少的钱了。
亏了,闻知青亏大发了,给不是媳妇儿的女同志花钱,多倒霉啊。
“回头,你俩记得来吃啊……”
江老头明明没有喝酒,却是满面红光,说的话,不知道该说是暗示好还是明示好。
李栓子和江木头看闻砚舟笑着点头,也跟着应和道:“必须的,我们要坐主家位的。”
“坐,都坐!”
“越说越没边。”
郑老太踢了江老头一脚,最后这顿“饭”能不能吃成,还得看三丫怎么想呢。
闻知青进屋之后,三丫可就没有再上过桌了,甚至……
别人稀罕得不行的闻知青,三丫好像都没正眼看,还不如对个手电筒来得稀罕呢。
也好,不需要每天再靠煤油灯看东西了。
“姐,借我玩儿玩儿?”
江野同样稀罕手电筒,“这个咋开啊?”
“这开。”
江知意对江野也不吝啬,“这里掰一下。”
江野“啪”掰了一下,兴奋地窜了一下:“亮了,亮了,这手电筒真好使诶。”
赵月季斥了江野一句:“这手电筒,你姐有用,别把电玩没了。”
江野也只是好奇,好奇心被满足之后,就没那么缠人了:“噢。”
江老头半是高兴,半是认命,叹了一口气:“闻知青,要不嫌弃的话……以后多来家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