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092这个人能行

作者:未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助理停了一下,索性直接下了二楼,那边还有其他的事需要处理,没办法,李发三个人只能站在门口等,开始的时候还行,过去半个小时,明显有些吃不消。


    “发子,那边有椅子,咱们去坐会。”


    “叔,你们过去,我在这再等会。”


    “那也行。”


    两个村长对这里很熟悉,朝着另外一侧走过去。


    这位镇政府的张主任,也就是刘三癞的老舅,偷眼看着一旁紧皱眉头的徐镇长,自己那个外甥刚才在自己耳边说的就是,想办法把镇长托住。


    这很简单,一些工作上的事正好要汇报,这些事说完了,一上午的时间也就过去,他心里暗暗琢磨,自己外甥口中那个人到底是谁?


    “这个前进村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每一年都是最后一名。”


    十几个村子,根据经济排名,前几位都是村经济搞的比较好的,中间的一般不会有人关注,唯有这第一的倒数第一的,特别显眼。


    上一次镇里开大会,上一任镇长已经在会上点名批评了前进村,名字起得很好,前进,现在村里的经济一直没有起色。


    张主任在想事,并没有听见刚才徐镇长的话,只是隐约的听到,好像说了什么,他愣了一下,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


    “前进村的问题。”徐镇长指了指手里的那张经济报表,其他的村子还算可以,唯独前进村,经济指数是负增长,也就是说,村民的生活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不断下降。


    张主任笑了一下,“那个地方穷得厉害,难翻身。”


    “咋个厉害法?”


    张主任笑了,自己的姐姐家就是那个村子的,当时条件算是好的,“穷山沟,山比人多,人比地多,路也不好,上一次修路就是修到那,修不下去,这么多年,一直穷着,镇里也帮过几次,基础太差。”


    徐镇长皱了一下眉头,这确实是大问题,一个前进村就能把镇里的经济拉下去,“基础差可以理解,路为啥不修?”


    “村里没钱,没钱也就罢了,干活的人也没有,为了生活,男人几乎都在外面打工,就留下一群老人和女人。”


    徐镇长深吸一口气,“农村经济好不好,关键在于村干部,如果脑瓜够用,就算是基础条件不好,还是可以富起来,就怕,村干部不作为。”


    “镇长说得对。”


    徐镇长看着手里的名单,记下了后面几个村子,如果有时间,一定要亲自下去走走,有些事情,下面报上来,未必属实,如果是村干部的问题,绝对不会手软。


    “王助理。”


    王助理抬头,瞧见李发,刚才忙完了下午的事,还真的把这些人给忘了,每天来找镇长办事的人不少,这么一直等的还真是少见。


    “镇长一直在开会,要不你们改天再来,我给你留个电话,来之前给我打一个,如果是重要的事,先登个记,镇长不忙的时候,我先和镇长打个招呼。”


    李发在那等了两个多小时,一直没有见到镇长,不免有些灰心,早上的那股子兴奋劲一下子都没了。


    “那行吧。”


    李发跟着王助理进去,很认真在上面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交给王助理。


    “可以,放心吧,肯定第一时间交到镇长手里。”


    “麻烦你了。”


    李发从里面出来,绕过去,很快看到两个村长坐在那小声聊着天,胖村长不是朝着左右看着,说心里话,他是真不愿意来。


    上一次在全镇大会上被痛批了一顿,算是彻底丢了人,这张老脸也丢光了。


    如果村里的经济搞的好,来到这脸上也有光。


    不过他还是来了,家里的女人说得对,这是前进村的事,自己是村长,来了代表的是前进村,如果不来,这一切的功劳就是李发的,这样下去,自己这个村长也做到头了。


    所以,早早的起来跟着一起过来,虽然辛苦了点,至少心里有底。


    “叔,先回去吧。”


    李发走过去,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今天算是白来了。


    两个人刚才坐在那一直在说这件事,镇长事情多,平时太忙,今天有可能见不到人。


    “发子,没事,今天见不到,明天再来就是了。”


    “对,别灰心。”


    李发勉强露出一丝笑意,“行吧,那咱先回去,别让三叔等急了。”


    “走吧。”


    三婶家的男人开车过来,一直在外面等,看见李发低着头往外走,躲在暗处的刘三癞激动得用力挥舞拳头。


    这一次,彻底赢了李发,在前进村动不了李发,不过到了镇里,那就不一样,这一次让你见不到,下一次来,还让你见不着人。


    徐镇长了解得差不多,这个时候刘三癞给他老舅发过去一条短信,张主任看了一眼,有些无奈,这个小子到底在搞什么花样,不行下一次,肯定不能再听他的,他一个人没正事瞎胡闹,自己不能跟他一起胡闹。


    徐镇长回到办公室,拿起桌上的文件慢慢的翻看,他很快找到了林业站关于木耳养殖计划的说明,其中有一个村子三年前确实养过一段时间木耳,当时赚了钱,后来养殖的太多,质量上无法和外面的相比,最终赔了钱,纷纷放弃了养殖。


    这是一个问题,要想村民有积极性,肯定要能赚到钱,风险一定要小,种植木耳,前期投入成本太大,如果不能连续种植,肯定是要赔钱。


    会议室。


    下午的时候,几个站的站长聚齐,彼此说着话,不时朝着门口看着,王助理打了电话,新来的镇长要见,只要放下手里的工作早早的过来。


    徐镇长从外面推门进来,几个人顿时收了声。


    徐镇长慢慢坐下,看了一眼前面的那几个人,“没事,还没到时间,可以继续唠。”


    “镇长,我们说完了,咱们开会吧。”


    徐镇长点了点头,“那好,按照县里的指示,为了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彻底富起来,日子好起来,农业、林业、养殖业,三条产业链,不仅要搞好,而且要搞活,科学分配,持续发展,都说说吧,有什么好计划。”


    徐镇长说完,会议室瞬间陷入沉默,有人沉思,有人拿出文件在那慢慢看着,希望可以从里面看出一条发财致富的路。


    半天没人吭声,徐镇长咳嗽一声,“你们这些人,都应该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让你们当站长,是想把你们的才华发挥出来,不是让你们来这坐着的。”


    “镇长,前进村的林业养殖计划可以推广,而且前期已经得到回报。”


    “前进村,什么项目?”


    畜牧站站长终于开了口,这一次算是有备而来,而且已经想到镇长肯定要问扶持农村发展的事,有备无患,最主要是,可以在这位新镇长面前出风头。


    “野公鸡,一个人带动全村养殖,规模达到几千只,一年纯收入粗略估计,应该有二三十万。”


    “那个带头的,叫什么名字?”


    “李发。”


    徐镇长点了点头,合适的项目很重要,能够带头把项目弄好的人更重要,如果这个人有需要,站里一定得帮,而且还要重点去帮。


    “放心吧镇长,我们的技术员天天下去跑,特别辛苦。”


    “这是应该的,不过,镇里会考虑,多给你们的技术员增加补助,只要是能带动老百姓致富的,镇里都要奖励。”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徐镇长看着手里的那些文件,皱起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他清楚,一个项目,一个带头人远远不够,想要整个镇子都富起来,一定要把思想搞活,把优势挖掘出来,利用自身优势,搞区域经济。


    当然,这只是一个预想,最后能否实现,或者是在自己在任的这几年可以做到什么样子,一切都是未知数。


    会议结束,王助理一直站在门口等着,徐镇长回到办公室,略微有些疲惫,王助理倒了一杯水,看到徐镇长用手按在额头上,王助理缓缓把水杯放在桌子上。


    “今天,还有什么事,没有处理吗?”


    “镇长,都处理完了,该下班了。”


    徐镇长点了点头,确实有点累,他伸手去拿杯子,无意中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那张纸,一张普通的纸而已,吸引他的是上面的那些字。


    “这是什么?”


    王助理楞了一下,“镇长,今天后村和前进村的村长来了,有事想见你。”


    “哦,人呢?走没走?”


    “走了。”


    徐镇长点了点头,“这些村长很重要,直接负责村子的经济发展,来找我,肯定是有难处了,下一次,如果再来,不管在干什么,立刻通知我。”


    “好,我记下了。”


    徐镇长拿起桌子上的那张纸,开始只是随意的扫了一下,他想知道,上面到底写了什么,直到他看完,眼睛再也没有办法从上面离开。


    “准备车,去一趟前进村。”


    “镇长,该下班了。”


    “工作重要,你也辛苦一点,陪我走一趟。”


    “好,我立刻去办。”


    “等会,我陪你下去,不要给前进村村长打电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