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4章 成佛成帝,琥珀蛊虫

作者:入木三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然而,距离六祖的唐代近千年,人类才开始全面关注和研究顿悟问题。


    首先,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天才灵感论”,但这种理论比六祖的顿悟理论低一个档次,因为这种理论认为灵感(顿悟)不是众生天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过,不久之后人们发现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普遍形态。


    现代心理学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学习用木箱为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实验,论证了连高级众生也具有顿悟之本能。


    接下来,人类开始对顿悟思维内在的信息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很快出现“格式塔理论”,揭示了顿悟是思维中的旧的格式塔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逻辑)被创建的过程。


    同时,格式塔理论还用实验明确指出,人的顿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无师自通的。


    再接下来,现代心理学家们发现,任何顿悟必须有明确的思考问题为大前提,同时顿悟必然对此问题经过长期、认真、甚至艰苦的思考才可能出现。


    最后,顿悟的一系列特征被人们发现和验证。


    比如,顿悟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开朗之特性等等。


    甚至,有不少现代心理学家还发现顿悟与人的非记忆性的潜意识有关。


    总之,现代科学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祖提出顿悟概念或理论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将顿悟概念或理论从所谓“率先成佛”的宗教误区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不离世间觉”的卓有成效的有为法。


    顿悟得道成佛说在当时便多有争论。


    真正形成剧烈争执并形成宗派对立则是在唐代。


    禅宗以主张顿悟著称,唐代其他个宗派一般均谈渐修。


    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


    南宗顿悟说以惠能为代表,北宗神秀则倡渐修。


    张浩的顿悟,其实就是类似于这种情况,顿悟得道成佛。


    当然,哪怕是在小造化天这个玄幻世界,成佛,都是属于非常高的水准,不是说想要成佛,就能随随便便成佛的!


    如果就佛道而言,成佛,等于武帝!


    顿悟成为武帝……


    我滴小乖乖,这种事情,是想都不敢想好不好?


    张浩自然不会如此愚蠢,觉得自己可以顿悟成为武帝的了。


    但是,刚刚的顿悟,玄之又玄的状态,让他不知不觉间,一气呵成!


    不然,就张浩的想法,自己如此做法,还是很冒险的。


    有着一定几率失败。


    绝对的成功,是想都不要想的了。


    可是,在顿悟玄之又玄的状态当中,张浩成功了!


    他炼成了两重丹纹的神魂丹!


    “居然是两重丹纹的神魂丹!”


    远远旁观的姬玄愤怒不已。


    这个张浩,未免太过福大命大了吧!


    祝狞想杀张浩,结果反而被干死。


    戚鸿泉的实力在一年级里面,等同于开挂的了,但是这都搞不了张浩,我特么……


    姬玄很想说,自己心态崩了!


    “不过,我还有杀手锏!”


    姬玄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


    说完,他取出一块琥珀。


    里面封着一个很小的虫子。


    这种虫子,叫做蛊虫!


    蛊虫是传说中一种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毒虫。


    传说中,蛊虫的制作方法是将各种毒性强大的毒虫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让它们在其中互相打斗,最后剩下来的那一只就被称为——蛊。


    有些造蛊者强调必须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日)聚置毒虫,这是受了五月五日毒气最盛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蛊,多于端午日制之,乘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能致人于病、死。”


    又:“多用蛇、虫、蜈蚣之属来制,如果无法解救时,一触便可杀生。”


    传说中养蛊的方法、与《通志》上一二载的相类似。


    《通志》中所记载的.要用一百种虫类,而夷人所要的只有十二种。


    在养蛊以前,要把正厅打扫得干乾净净,全家老少都要洗过澡,诚心诚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点烛,对天地鬼神默默地祷告。


    然后在正厅的中央,挖一个大坑,埋藏一个大缸下去,缸要选择口小腹大的,才便于加盖。


    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见缸中的情形,人们越容易对缸中的东西发生恐怖,因恐怖而发生敬畏。


    缸的口须理得和土一样平。


    等到夏历五月五日,到田野里任意捉十二种爬虫回来,不是端阳那天捉回来的爬虫养不成蛊,放在缸中,然后把盖子盖住。


    这些爬虫,通常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蝎、蚯蚓、大绿毛虫、螳螂……


    总之会飞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脚会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虫。


    这十二种爬虫放入缸内以后,主人全家大小,于每夜入睡以后祷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祷告一次。


    连续祷告一年,不可一日间断。


    而且养蛊和祷告的时候,绝不可让外人知道。


    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养的蛊就会被巫师用妖法收去,为巫师使用,主人就会全家死尽。


    即使不被巫师收去,成蛊以后,也会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虫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强大的吃弱小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个爬虫吃了其他十一只以后,自己也就改变了形态和颜色。


    根据传说的种类很多。


    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叫做“龙蛊”,形态与龙相似,大约是毒蛇、蜈蚣等长爬虫所变成的。


    一种叫做“麒麟蛊”,大约是青蛙、蜥蜴等短体爬虫所变成的。


    一年之后蛊已养成,主人便把这个缸挖出来,另外放在一个不通空气、不透光线的秘密的屋子里去藏着。


    据说蛊喜欢吃的东西是猪油炒鸡蛋、米饭之类,饲养三四年后,蛊约有一丈多长,主人便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打开缸盖,让蛊自己飞出去。


    蛊离家以后,有时可以变成一团火球的样子,去山中树林上盘旋,有时可以变成一个黑影,在村中房屋间来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