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恒总觉得与往日有些不同,或许是治安变好了,又或许是周围人投来的羡慕目光让他心里暗喜。
他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径直来到供销社门口,直奔收购站而去。
“来得挺早啊。”王洪军见到王恒,笑着站起身,示意其他同事接替他的位置。
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走吧,我带你去见股长。”
王恒快步跟上,穿过收购站往供销社内部走去。
王洪军边走边问:“有兴趣来供销社上班吗?以你的表现,股长肯定会想留你。”
王恒连忙摆手:“王哥,我这人自由惯了,真不适合在镇上坐班。”
王洪军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扬:“你小子,是舍不得山里的营生吧?打猎确实来钱快,但……”他顿了顿,“风险也不小啊。”
王恒点头表示认同。山里危机四伏,不仅有凶猛的野猪,更可怕的是成群结队的狼群,一旦遇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罢了,我也不多劝。”王洪军在一扇门前停下,“待会听清楚了再答复。”说着,他带着王恒走进了供销社二楼的办公室。
轻叩两下门板。
“请进。”里面传来一道低沉的男声。
王恒心想,这应该就是供销社的某位股长了。
在乡镇供销社里,各部门的负责人统一称作“股长”,只是不清楚今天要见的这位具体分管什么。
他跟在王洪军身后推门而入。
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穿深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方脸阔额,眉间却紧锁着,显然正为什么事烦心。
见王洪军带着王恒进来,他眉头稍展,脸上浮起客套的笑容。
“这位就是王恒吧?”他语气和缓,伸手示意,“你的本事我可听说了,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干,来,坐。”
王恒点头致意,顺手拖过一张木椅坐下。
趁这工夫,他目光迅速扫过桌面,右上角摆着一块黄铜水牌,上面刻着“崔承志”三个字。
待他坐定,王洪军便识相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崔股长找我有事?”王恒开门见山。
崔承志搁下手中的钢笔,嘴角微扬:“没什么要紧事,就是见见咱们镇上的''能人''。”
王恒眉头一蹙——就为这个?
像是看出他的疑惑,崔承志又补了一句:“当然,顺便也和你商量点事。”
“什么事?”
崔承志神色一正,语气认真起来:“听说你常上山打猎,收获一直不错?”
王恒点头:“还行,总能有点收获。”
“那就好。”崔承志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我想问问,你能打毛冠鹿吗?”
“毛冠鹿?!”王恒脱口而出,心里却飞快盘算起来。
这玩意儿可不好打,和野猪不同,毛冠鹿机警得多,个头又小,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逃窜。
想打中它,不仅得枪法准,还得有足够的耐心和运气。
更麻烦的是,以他前世对这片山林的了解,毛冠鹿根本不会在附近活动。
要找到它们,得翻过好几道山梁,走上大半天,还得在山里过夜。
那些老猎人的经验是:天不亮就出发,赶在清晨找到鹿群踪迹,一枪放倒后立刻扛回来。
绝不能拖到天黑,血腥味太重,万一遇上狼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崔承志见他皱眉不语,试探着问:“是打不到吗?还是……”
王恒沉吟片刻,“能打到,但难度不小,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得手。”
听到王恒这样说,崔承志的神色明显轻松了几分,嘴角微微上扬:
“那就好。我们想委托你打一只毛冠鹿,最好是公鹿。价钱方面你放心,肯定比市价高得多。你看怎么样?”
“不过我这边是很需要鹿鞭。”
“可以。”王恒略一沉吟,“不过时间上我不能保证,打猎这事讲究机缘,强求不得。”
“这个自然。”崔承志笑着点头,“只要打到,随时来供销社找我,价钱都好商量。”
说着,他忽然话锋一转:“对了,要不要考虑来供销社工作?我可以直接给你安排正式员工的岗位。”
王恒毫不犹豫地摇头:“多谢好意,我还是习惯在村里生活,镇上的工作怕是不适合我。”
“那就不勉强了。”崔承志也不恼,转而说道,
“不过有个事还得跟你商量。现在各县都在组建护林队,主要是防止有人盗挖珍贵药材。你最好挂个供销社员工的名头,这样方便些。”
崔承志继续补充说道:“像贝母这类药材,采摘可是有讲究的。那些进山的生手不懂门道,往往糟蹋了好东西。”
王恒点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就像村里后山的半夏,采摘时必须戴手套,徒手触碰可是要中毒的。
贝母也一样,有经验的采药人都会留小存大,讲究个细水长流。
更关键的是,贝母的品相直接关系到收购价格。
只有掌握正确手法,才能挖出上等货色。
只是没想到,护林队居然这么早就开始组建了。
崔承志见王恒又陷入沉思,轻咳一声道:“所以给你这个临时采购员的身份,以后在山里遇到护林队,出示证件也方便些。”
王恒接过递来的证件,发现上面已经工整地写着自己的姓名和住址。
看来是早有准备,这应该算是提前支付的一部分报酬了。
“多谢崔股长。”王恒诚恳地道谢。
“没什么事了,你可以去准备了。”崔承志站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虽然不设时限,但还是希望能尽快。当然,打到其他猎物我们也照收不误。”
“一定尽快进山。”王恒应下后转身离开。
刚推开门,就看见王洪军正倚在走廊栏杆上等他。
“怎么样,没亏待你吧?”王洪军从兜里掏出香烟,抽出一支递给王恒。
王恒接过烟,笑道:“确实,多谢王哥了。”
“咱哥俩谁跟谁。”王洪军拍拍他的肩膀,“以后打到好东西,可别忘了老哥我。”
两人边说边下楼,详细商量了那枚铜币的售卖细节。
王恒在饭馆时就清点过,信封里装的不是一百,而是一百五十块。
加上奖励的五十和吃饭剩下的钱,现在他手头足足有三百二十五块了!
“我也不多收你,手续费五十块就行。”王洪军吐着烟圈说,“毕竟还得托人把东西送过去。”
“那就多谢王哥了。”
走出供销社,王恒径直朝百货大楼走去。
说是“大楼”,其实不过是栋两层的砖房。但在一片低矮的瓦房间,这建筑确实显得格外气派。
既然来都来了,干脆把自行车一并买了再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