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
天刚蒙蒙亮,王恒就起床了。
他仔细地洗漱着,冰凉的水拍在脸上,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上次从镇里回来后,第二天镇上的干部就专程来村里,和他详细商讨了表彰大会的事宜。
郑强当时就站在一旁听着,虽然这次表彰的主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王恒,但郑强却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郑强的嘴角就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这可是镇里的表彰啊!不仅有烫金的奖状,还有实打实的奖品。
更让人激动的是,听说这事还可能登上县里的报纸。
郑强的父亲郑运城这几天走路都挺直了腰板,逢人就说:“我家老二这回可给老郑家长脸了。”
今天一大早,整个村子都醒得特别早。
王恒穿好那件崭新的蓝色中山装,对着镜子仔细地抚平每一道褶皱。
推开门,他发现爹娘和小妹也都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裳。
爹的旧军装洗得发白却熨得笔挺,娘的花布褂子鲜艳夺目,小妹的两条麻花辫上还扎着红头绳。
“这架势,倒像是提前过年了。”王恒笑着打趣道。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让他心里暖洋洋的。
“走吧,该出发了!”王恒大手一挥,率先朝村口走去。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布鞋,空气中飘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
刚到村口,就看见郑强一家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郑运城穿着一件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时不时用手掸一掸根本不存在的灰尘。
郑华站在父亲身边,不时踮脚张望。
郑兰今天特意梳了个漂亮的发髻,看到王丽娟走来,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
“娟子!”郑兰小跑着迎上去,两个姑娘立刻凑在一起,像两只欢快的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王恒注意到,郑兰的眼神比以前明亮多了,说话时也不再畏畏缩缩地低着头。
随着郑强在村里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在家里说话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郑兰脸上渐渐恢复了少女应有的红润,那久违的自信和笑容,正在一点一点回到她的脸上。
“走吧。”王恒走上前,拍了拍郑强的肩膀,笑着说道。
以后郑强在警局工作,他在镇里买卖东西也能多个照应,办事自然方便不少。
一九八二年,连监控都还没普及,治安全靠警察两条腿跑、一双眼盯,维护起来比后来难多了。
郑强点了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行,那就走吧。”
两人刚转身要走,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熟悉的喊声。
“哎!等等我!我还没到呢,你们俩走这么快干啥?”张爱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小跑着追上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今天他作为村长,自然要出席村里的表彰大会。这可是他管辖的村子出的优秀青年,对他来说也是一份荣誉。
“村长也来了?那正好,咱们一块儿走!”王恒笑着转身迎上去,顺手扶了一把跑得气喘吁吁的张爱民。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镇里走去。
有村长带路更好,张爱民对镇上的布局比他们熟得多,省得走冤枉路。
张爱民走在最前面,一边走一边跟众人介绍镇里的情况,时不时还回头叮嘱两句:“待会儿到了地方,咱们得注意点形象,别给村里丢脸。”
凤翔镇政府今天格外热闹,尤其是大礼堂,门口挂着红绸横幅,窗户上贴着崭新的窗花,连门口的石狮子都被擦得锃亮。
工作人员进进出出,有的搬桌子,有的挂彩旗,忙得脚不沾地。
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张望,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一个胆大的人拉住一个匆匆走过的办事员,好奇地问:“同志,今天这是有啥大事啊?”
那人头也不抬,一边整理手里的文件一边回答:“待会儿镇里要开表彰大会,现在正做最后检查呢!”说完,就急匆匆地钻进礼堂继续忙活了。
王安民今天难得休假,自从进了食品厂工作后,他见识了不少镇上的新鲜玩意儿。
大伯王仁富给的那点生活费,早就被他大手大脚地花得所剩无几。
他百无聊赖地在镇上闲逛,虽然是在休假,却仍穿着那身显眼的食品厂工作服。
深蓝色的制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袖口和领口都洗得发白,却依然透着股“吃商品粮”的优越感。
走在街上,他能清楚地感受到来往行人投来的羡慕目光,这让他心里美滋滋的,连走路的姿势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这工作真是太舒坦了,”王安民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当初选择来镇上上班果然是对的。王恒那小子整天在山里跑来跑去,到头来还不是只能窝在村里?”
想到这儿,他不禁得意地摸了摸制服上的厂徽,又想起老爹当年用手段抢来的这个名额,越发觉得这笔买卖做得值。
“等转正了,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回村里一趟,”王安民越想越得意,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翘,
“到时候让王恒好好看看,我这个正式食品厂员工的样子,非得让他羡慕死不可!”
正做着美梦,王安民不知不觉走到了镇政府附近。
远远就看见那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他顿时来了精神,三步并作两步凑上前去,挤在围观人群里打听情况。
“同志,这是有啥喜事啊?”他拽住一个看热闹的大爷问道。
“听说要开表彰大会哩!”大爷兴致勃勃地回答,“就是不知道要表彰谁。”
听到这话,有些人觉得无趣便离开了,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下来等着看热闹。
王安民今天正好闲着没事,也决定留下来看看。他踮起脚尖,不时往人群前方张望。
没过多久,远处走来一大群人。王安民眯起眼睛仔细一看,顿时愣住了,那不是王恒一家子吗?
还有郑强他们!只见王恒穿着崭新的衣服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喜气洋洋的家人。
更让他吃惊的是,刚到政府大门口,就有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了上去,那熟络的样子,显然是早就安排好的。
“王恒同志和郑强同志请跟我来,其他家属朋友请跟随这位工作人员先去礼堂就座。”接待人员面带微笑,声音清晰地说道。
两拨人随即分开,这是早就安排好的流程,众人自然配合地跟着指引行动。
王仁洪、王建国和许久未见的王建设走在一起,一边低声交谈,一边忍不住四处张望。
他们三个都是第一次踏进镇政府大门,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王建设更是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走廊上光可鉴人的墙砖,小声感叹道:“这地方真气派啊...”
另一边,王安民好不容易从喧闹的人群中挤了出来。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张脸,太熟悉了!
王恒!?
真的是王恒吗?
王安民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那个整天在山里打猎的堂弟,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还受到表彰?开什么玩笑!
他使劲甩了甩头,心想一定是自己看花眼了。
可就在这时,他又在人群中认出了更多熟悉的面孔,三伯王仁洪、堂哥王建国,甚至还有郑运城一家!
难道...刚才进去的真是王恒?!
王安民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胃里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王恒和“表彰”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简直荒谬得让他想笑。
他下意识地往前挤了挤,想要看个清楚,却被门口严肃的门卫拦住了去路。
此刻的王安民,恨不得立刻飞回村里。
他迫切地想知道: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此时礼堂内的王恒,同样不好受。
他悄悄从主席台的缝隙往下瞥了一眼,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整个礼堂座无虚席,前排坐着一排他不认识的人,只有曹德民那张熟悉的面孔让他稍感安心。
那些穿着笔挺中山装、手拿笔记本的人,个个神情严肃,看得王恒手心直冒冷汗。
“这下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了...”
王恒在心里暗暗叫苦。让他在这帮人面前讲话,简直比让他徒手对付一头野猪还难。
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扬白结束,一个洪亮的声音在礼堂内响起:
“现在,有请王恒同志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