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公告,将事件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原来‘瓜田大大’也会夸人,这种温暖的内容,比曝黑料更让人觉得有力量」
「希望更多公司能学习,把善意变成常态。」
「今天看到这条,心情都变好了,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好人。」
一家大型企业,因为一个正能量爆料,迅速响应并转化为一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行动,这无疑是“瓜田守护者”这次行动目的成功完成的案例之一。
而更让桑晚感到惊喜的,是网友们的自发行为。
就在#快递员善意故事#征集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想法:
【既然瓜田大大带头了,我们能不能自己也行动起来?不只是分享故事,更要去创造故事,发现故事?】
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很快,一个名为“瓜田善意联盟”的线上社群悄然成立,并迅速扩散到各大社交平台。
无数网友自发加入,他们的口号是:“发现光,成为光。”
他们像一个个“善意侦探”,开始主动在自己的城市、社区、甚至街头巷尾,去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暖瞬间,并用手机记录下来,@“瓜田守护者”。
有网友拍下了深夜路边,一个女孩为哭泣的陌生人递上一张纸巾。
有网友记录了下雨天地铁口,一位大叔默默将共享雨伞借给没带伞的乘客。
有网友拍到了早餐店老板,每天清晨为第一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热豆浆……
“瓜田守护者”的账号,从此开始频繁地转发这些来自普通网友的投稿。
每一段视频,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微小却真实的善意故事。桑晚让系统辅助筛选,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正能量导向。
随后,“瓜田善意联盟”又发起了更具参与感的#瓜田善意挑战#!
挑战规则很简单:“今天,请主动为陌生人做一件小事。”
可以是帮路人扶起倒下的共享单车;
可以是在炎炎夏日给环卫工人送上一瓶冰水;
可以是在公交车上为需要的人让座;
甚至可以只是对为你提供服务的人说一声“谢谢”。
这个挑战,因其极低的参与门槛和极高的情感价值,瞬间引爆全网。
倡议发布后,#瓜田善意挑战#话题很快冲上热搜。
第一天,就有超过 10万人参与:有人晒出“帮老奶奶提菜篮”的照片;有人分享“帮同事带早餐,同事回赠一颗糖”的经历;有人拍了“帮路边的自行车扶起来,车主回来后说谢谢”的视频。
第二天,参与人数突破 80万,第三天突破 200万......
参与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短短一周内,话题参与人数突破1000万,阅读量直冲十亿!
网络上刮起了一股“求暖心”、“晒善行”的新风尚。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做好事、发现好事,也能成为潮流。
甚至,这股风潮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
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特意发布了一条长文,点名表扬了这场由“瓜田守护者”引发的善意浪潮:
【#央视微评#:#瓜田善意挑战#火了,火得理所应当。它让我们看到,网络空间不仅可以荡涤污浊,更可以汇聚暖流。从“围观”到“参与”,从“揭露”到“建设”,万千网友用一次次举手之劳,诠释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编织了一张充满温情的网络。这,才是网络该有的样子!为每一位发光的普通人点赞!】
#瓜田善意挑战#在央视的点赞下,更加出圈,成为了一场现象级的全民暖心活动。
每天都有很多人专门守在评论区看新出的做好事视频或图片。
这其中也包括桑晚,她看着“瓜田守护者”后台的数据和铺天盖地的网友投稿,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不同于之前扳倒黑心老板或无良物业时的痛快,它是一种更柔和、更持久、更能滋养人心的力量。
桑晚一条条地翻阅着网友们参与挑战后发布的微博和视频。
视频里,有年轻人笨拙却又真诚地帮老人推着沉重的三轮车上坡;
有小朋友踮着脚,把刚买来的冰淇淋递给正在站岗的警察叔叔,被笑着婉拒后一脸懵懂;
有白领在加班回家的深夜,为同样晚归的流浪猫放上一小碗猫粮……
这些画面朴素无华,没有精心设计的运镜和剪辑,却因为其无比的真实性,而具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有一次,桑晚去楼下买咖啡,看到一个上班族帮一位老奶奶操作手机扫码付款。
老奶奶说:“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每次买东西都麻烦别人”。
上班族笑着说“没事,我也是参与了‘瓜田善意挑战’,帮您是应该的”。
老奶奶听完,好奇地问:“什么是善意挑战”。
上班族耐心解释后,老奶奶笑着说:“这个好,我回家让我孙子也参与”。
桑晚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发在“瓜田守护者”的账号上,配文:“善意不分年龄,也不分职业。当‘挑战’变成‘习惯’,温暖就会无处不在。”
这条微博下面,有网友留言:
「我们小区的老人也开始参与了,有个爷爷每天帮邻居收衣服,说‘我也想做善意小事’」
「我爸妈现在出门,看到有人需要帮忙,都会主动上前,还说要向瓜田大大学习!」
除了普通人的改变,一些企业也开始加入“善意行动”。
之前推出“关爱独居老人”服务的 XX快递公司,又升级了服务——给每个片区的快递员配备了“爱心包”,里面有创可贴、矿泉水、纸巾,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可以随时拿出来。
一家连锁超市发起“爱心购物车”活动,顾客可以自愿多买一份水,放在超市门口的“爱心角”,由需要的人自行取用。
许多商家也自发加入,推出“善意折扣”,比如为完成挑战的网友提供一杯免费饮品。
甚至有几家学校,把“善意教育”纳入了课后服务,让学生们记录“自己做过的善意小事”,每周分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