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舞台的余热未消,#桑晚跨年舞台#的热搜在榜上挂了一天,让桑晚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一大批被歌声圈粉的新粉丝。
虽然应援粉丝少,但是桑晚已经满足的不得了。
她特意转发了后援会那条带着零星灯牌的微博,配文:
「谢谢每一颗为我亮起的星星!我会继续努力,用更好的作品和舞台,努力变得配得上你们的喜欢![星星][爱心]」
粉丝们看到她的转发,评论区一片欢腾:
「啊啊啊晚晚翻牌了!激动!」
「姐姐好暖!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的!」
「下次一定让星海更亮!说到做到!」
「话说,我们粉丝名该叫啥?‘晚粉’?‘晚晚粉’?‘桑粉’?」
「我觉得‘晚安粉’不错!既温柔又和晚晚名字呼应,还寓意着晚晚的声音能陪伴我们入眠!」
「‘晚安粉’+1!听起来好温暖!」
「‘晚安粉’好听!投票吧!」
经过粉丝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和投票,“晚安粉”最终高票当选,成为了桑晚粉丝的官方昵称。
桑晚看到结果,对这个名字非常满意,特意发了个小表情「[月亮][睡觉]」表示认可。
元旦过后,时间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年关将至,各大活动逐渐收尾,工作室都放假了。
桑晚手头的工作也告一段落。
除夕前一天,桑晚买了好多“年货”,有给桑妈妈和阿姨买的保暖衣物和营养品,给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准备的新衣服、新玩具、各种零食糖果,还有专门给厨房添置的年货食材。
她专门租了一个小货车,带着这些东西回了星海福利院。
“桑晚姐姐回来啦!”
眼尖的孩子一看到她就欢呼着扑过来,很快她就被一群大大小小的“小豆丁”团团围住,叽叽喳喳地叫着,争着帮她拎东西。
桑妈妈听到动静,笑着从屋里迎出来,手里还抱着一个裹在柔软襁褓里的婴儿。
“买这么多东西,又乱花钱!”院长语气是嗔怪,眼里却满是慈爱。
桑晚放下东西,凑过去看桑妈妈怀里的婴儿:“这就是桑晨?好小好软啊!”
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婴儿粉嫩的脸颊,小家伙睡得正香。
“是啊,可怜的孩子,左手少一个指头,刚出生没几天就被放在院门口了。”桑妈妈叹了口气,随即又温柔地笑了,“以后这里就是他的家。”
桑晚看着小桑晨安静的睡颜,心里软软的,嘴上却故意撅起嘴:“桑晨……这名字真好听!比我的‘晚’字好听多了!桑妈妈,你偏心!”
桑妈妈被她的孩子气逗笑了,腾出一只手点了点她的额头:
“你这丫头!还吃上小娃娃的醋了?要怪就怪你自己!谁让我当初在门口捡到你的时候是晚上?不叫桑晚叫什么?桑夜?桑黑?多难听!”
提起当年的事,桑妈妈就一阵心疼,“你那时候裹在一个挺干净的小被子里,眼睛又大又亮,像黑葡萄似的,安安静静地不哭不闹。
我当时就想,这么好看的孩子,怎么舍得丢了呢?”
桑晚耸耸肩,一脸轻松:“嗐,说不定就因为是女孩子呗?不能继承家里的锅碗瓢盆!”
桑妈妈和旁边几个大点的孩子都被她这话给逗笑了。
“胡说什么呢。”桑妈妈嗔怪地看她一眼,掌心抚过她的头发,“不过,你这样挺好,晚晚。不恨,也不惦记。过好自己的人生,比什么都强。”
桑晚用力点头:“嗯!我知道!”
桑晚是真不在乎。
亲生父母于她,不过是生物学上的符号。她觉得他们扔了自己,那么他们之间就没有关系了。
在她心里,自己的亲人只有桑妈妈和院里的弟弟妹妹们。
晚上,桑晚帮着桑妈妈和阿姨们准备年夜饭,福利院里充满了饭菜的香气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桑妈妈一边翻炒着锅里的红烧肉,一边忍不住又开始念叨:
“晚晚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老是把钱都往院里打。你现在开销也大,得给自己留点,该花花,该买买。”
她侧头看了看桑晚身上的针织毛衣,“你看你这衣服,都穿几年了?过年了也不给自己置办身新的?还有住的地方,换个环境好点的公寓,自己住着也舒心不是?”
桑晚正把胡萝卜切成细丝,闻言头也没抬,笑嘻嘻地敷衍:“哎呀,知道啦,知道啦!桑妈妈!我有钱!够花!”
桑妈妈看着她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就知道她根本没听进去,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孩子!从小就倔!跟你说了也是白说!”
她说着,又往桑晚嘴里塞了一块红烧肉,“看你瘦的,脸都小了一圈!”
“哪有!我明明胖了两斤!”桑晚满足地嚼着肉,“唔!桑妈妈做的红烧肉还是天下第一好吃!”
厨房门被推开一条缝,探进来一个小脑袋,是六岁的小豆丁圆圆,扎着两个小揪揪,眼睛亮晶晶的:
“桑晚姐姐!桑妈妈!好香啊!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
她吸着小鼻子,一脸馋相。
桑晚笑着对她招招手:“圆圆乖,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啦!先帮姐姐去问问弟弟妹妹们,都洗手了没有?”
“好!”圆圆脆生生地应着,却没立刻走,反而蹬蹬蹬跑进来,一把抱住桑晚的腿,仰着小脸,神秘兮兮地说:
“桑晚姐姐,我那天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穿得可漂亮了!像仙女一样在唱歌!桑晚姐姐是大明星了!”
桑晚被她逗乐了,蹲下来捏捏她的小脸蛋:“圆圆真棒!姐姐确实在电视上唱歌了。不过姐姐现在不是大明星哦!”
“就是大明星!”
圆圆固执地强调,然后像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皱巴巴的、明显珍藏了很久的水果糖,塞到桑晚手里,“桑晚姐姐,给你吃!这是我最喜欢的橘子味!庆祝你上电视!”
桑晚看着手心里那颗带着孩子体温的糖,心里暖得一塌糊涂。
她郑重地收下糖,摸摸圆圆的头:“谢谢圆圆!姐姐一定好好吃!嗯......以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明星!”
忙活间隙,桑妈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桑晚说:“对了晚晚,前阵子,大概就元旦前吧,有人来院里。”
“嗯?”桑晚起身继续切菜,“又是来捐赠的吗?”
“是打着捐赠的名义来的,”桑妈妈一边搅着锅里的汤一边说:
“捐了不少米面油,还有给孩子们的学习用品。不过……他们好像对院里的孩子特别感兴趣,问了好多问题,还特意问了你。”
桑晚切菜的手顿了一下,抬起头:“问我?问什么了?”
“倒也没一开始就指名道姓问你,”桑妈妈回忆着,“就是问院里现在有多少孩子,都多大年纪,什么时候来的,特别是……问了好多关于早年收进来的孩子的情况。
也问了几个年纪和你差不多的孩子。问得挺仔细的,怎么收养的,小时候有什么习惯啊之类的。
我也没多想,以为是做社会调查或者记者想写报道呢,能说的就说了。”
桑晚听完,眨了眨眼,没太在意:“哦,这样啊。可能是看我最近有点点小名气,想挖点素材吧?或者就是单纯的好奇?没事桑妈妈,让他们问呗!”
她甚至还调皮地笑了笑,“要是多来几个这样‘八卦’还肯捐东西的,多好!咱们院里的经费不就宽裕了?让他们使劲问,多捐点!”
桑妈妈看她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也被逗笑了:“就你机灵!行行行,只要他们真金白银地捐,问就问吧!”
年夜饭热闹温馨,桑晚在院里度过了自己的第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