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 镇南关大捷(4)

作者:路人四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百二十九章镇南关大捷(4)


    金登干得电,复再约见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埃毕尔,金登干道:清皇以为,战事胜败勿论,和谈宜续不宜止。


    埃毕尔道:众议员决议筹资两亿,增兵五万,再战北圻。然茹费理先生以为,清国如若即刻自北圻撤军,和谈仍可继续,台海亦可完归。


    金登干道:茹费理先生安好?


    埃毕尔道:依据法兰西法规,新内阁未组之前,茹费理先生仍可代行总理职权。


    金登干道:如此甚好,我即电告清皇,促其尽早定夺。


    慈禧太后接电,思前想后,再传懿旨:现在桂甫复谅,法即据澎,冯、王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乘胜即收,撤军回国,唯一之选矣!


    1885年4月4日,金登干、埃毕乐终在《中法停战条件》书上签字画押。


    停战懿旨传至北圻,前线诸将悲不自胜,拔剑斫地,痛哭流涕。


    冯子材、王徳榜联禀张之洞:去岁上谕,议和者诛!请上折诛议和之人,士气可奋,法可除,越可复,后患可免。


    彭玉麟观禀,愤然道:初八日,镇南关关前隘口一战,历时三昼夜,毙匪千余擒斩数百,并夺获枪炮无数。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而今停战圣旨既下,徒呼奈何!


    张之洞叹曰:澎湖、基隆已被侵占,吾无战舰,收复万难。上月南关骤失,已乃最险之局,全赖冯萃庭公誓死一搏,根基方立。


    彭玉麟道:听闻冯萃庭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冯子材、李秉衡二公,同功最盛。


    是日,彭玉麟奏曰:冯子材三次出关,讨平越乱,恩威并著。此次统军赴龙州,桂、越军民闻其至,若得慈母,称为冯青天。


    其军纪律最好,凡关外越人受法匪、游勇之害者,关内民人受各军骚扰之害者,咸来赴诉。冯子材亦亲若子弟,恻然矜悯,为之抚恤示禁,告诫诸军。越官越民,争为耳目,敌人举动,悉来报知;近自北宁,远至西贡,皆通消息。


    其军出关后,扶老携幼,箪食壶浆,来相犒问,愿供办军米,向导前驱,助官军剿除法人,长为天朝赤子。


    冯子材毅然自任,致书臣等谓:若假以事权,期以一年肃清全越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由今观之,全越则未可知,若乘胜进兵,滇军东下,刘团横出,数月之内必可扫荡北圻。


    其撤兵之日,越民挽辔乞留,痛哭不舍,随之入边者甚多。其凯旋龙州,商民香灯爆竹迎迓者,三十里不绝。


    至李秉衡,素有清望,及到龙州办后路,即值大局将溃之时,屹然不动,收集吏民,严禁逃溃。前抚臣潘鼎新平日抚驭将吏军民,诸多不洽,屡次屡败,民怨军离,威令久已不行。


    该护抚臣惟以至诚至公,激励将士。杨玉科战殁,舆尸通途,无人过问,乃亲迎其丧,痛哭厚殓,诸军感泣。复又创设医药局,治军士之阵伤者,每日必两三次往看,事缓后亦日往一次。


    于主、客各军将领,苦心调和,视同一家。粮饷、军火不分东局、西局,但择其急者便宜应之。在军自奉刻苦,滥费冒支,力持不予。于战恤功赏,则搜刮腾挪,力从其厚,一无吝惜。


    护抚命下之日,欢声雷动,桂省官吏、军民,若庆更生,无论桂军,即广军、楚军诸大将无不虚心相听,愿为尽力。


    大抵冯子材、李秉衡两臣,其忠诚廉直皆同,而其得人心亦同。一战之功不足喜,而边疆文武大臣能得人心,则亦足恃矣。此后边防,不论有事无事,当可措置得法。


    该两臣均膺重任,克振大局。臣等既确有所知,不敢不据实上闻。其应如何优加褒赏之处,出自宸裁。


    慈禧太后接奏,迅谕:冯子材、李秉衡、苏元春等所有奋勇以及伤残将士,自当论功行赏;所有阵亡将士,务必重殓厚葬。此次骤然停战,确属无奈,但待“定远”、“镇远”铁甲巨舰至日,再与外人争长论短!我与法人台海交战,亟需坚船利炮,德意志人却以“局外中立”,迟不交船,殊属可恨!


    1885年4月6日,新任法国外交部长法来西讷电令驻华公使巴徳诺迅速赴津,再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细商停战通商事宜。


    李鸿章闻讯,怅然喟叹:总理衙门一再严饬,只可签字画押,无须与人争辩,吾提线木偶矣!和议者,二赤赫德也;吾随同画诺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