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始至终,云清时就只有一脸的淡定。
他神色淡然的看着石桥下面的乱象,更像是一个置身事外之人。
见到萧寂梧过来云清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镇定自若的转过身去又从瓷盅中抓了一把鱼食丢到了池塘里。
他也并不担心什么,横竖方才的一切,暗处的影三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也就只是楚知雨不知道,自作聪明的干那种蠢事。
可惜池塘里的鱼儿似乎也被楚知雨方才的突然落水惊到了,这一次过来吃食的鱼儿明显没有先前多了。
见此,云清时才不由的蹙了蹙眉,有些不大高兴。
此时赵明德也听到了消息又急匆匆的跑了回来,碰到一个小厮他就抓着人急急询问:“怎么回事?发生了何事?”
小厮闻言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小心翼翼的看向了石桥上的二人,然后才支支吾吾的低声回答:“不知怎的,那位楚公子突然掉进了池塘......”
赵明德听得直皱眉:“掉池塘?”
这个楚知雨是又整什么幺蛾子?
他总共也就走开不到半刻吧,还真是见缝就钻......
再说萧寂梧,他瞥了眼石桥下被侍卫捞上来的楚知雨,不由的蹙眉,明显是不耐烦的。
可待他再看向云清时时,眸色便显得温和了许多,继而轻声询问:“怎么了?十一看起来不大高兴?谁惹着你了?”
闻言,云清时抬眸看向萧王爷,无辜的眨了眨眸子。
倒也没谁惹着他,反正有仇他也当场就报了。
只是逃跑大计被迫中止,他心情郁闷罢了。
但这些云清时显然无法与萧寂梧说,故而他摇了摇头道:“没,没有不高兴。”
萧寂梧听罢明显是不信的。
他当即还想再问,但还不待他再次开口,如今跟在楚知雨身边的那名丫鬟就哭着跑上了石桥,继而重重的往往地上一跪红着眼开始告状:
“王爷,呜呜......你一定要为楚公子做主啊,公子他只是碰巧遇到了十一大人,就过来问候十一大人一声,可不知怎的,十一大人他......他,呜呜......”
“他却突然动手把楚公子推下了池塘,奴婢实在不明白,十一大人为何要那么做,还请王爷主持公道。”说着,丫鬟又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两个响头。
云清时此时还在震惊丫鬟那么‘duang’的一下跪下去竟然能忍住不喊疼。
听完丫鬟的话,萧寂梧再次看向云清时,抬手轻柔的理了理少年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才问:“你推他了吗?”
云清时既然敢做,便没有什么不敢当的。
他毫不遮掩的点了头承认道:“推了。”
说罢,云清时接着便也打算叫影三出来说清楚方才的来龙去脉。
但还不等他叫人,萧寂梧就先开了口道:“好,本王知道了。”
云清时:???
云清时懵了。
好什么?
知道什么了?
萧寂梧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话?
一脸娇弱的楚知雨这会儿也朝几人走了过来,玉珠见状便赶紧过去扶人了。
楚知雨很快被扶着走到了二人旁边,继而也白着脸朝萧寂梧可怜兮兮的开了口:“见过王爷。”
他接着红着眼一副善解人意的模样道:“此事不怪十一大人,是知雨不该来这里碍眼......”
萧王爷视线始终落在云清时身上,闻声也懒得看楚知雨一眼,只是淡淡接话道:“你知道便是,他性子素来如此,是本王惯出来的,你自己往他面前凑,便怪不得他。”
他的人,他还是了解的。
影十一虽确实被他宠坏了,可少年并非仗势欺人的性子。
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只会是楚知雨惹了影十一在先。
而萧王爷的话,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你自找的。
随着他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是一副震惊的表情。
楚知雨一脸的不敢置信。
云清时:???
云清时直接瞪大了眸子。
哇塞,萧寂梧这话说的,实在是......
他都有点替小楚委屈了有没有......
这个发展,也属实是云清时没有想到的。
实在是让人惊讶。
难道......萧寂梧已经知道了是楚知雨挑衅陷害在先?
若非如此的话,那萧寂梧也是很有当纣王的潜力了......
楚知雨震惊之后也很快垂下了眸子,他垂在身侧的手紧紧的攥握成拳,掩下情绪再次开口:“王爷教训的是。”
萧寂梧却是全然再没了理会楚知雨的意思,他像是没听到对方的话般,只是朝着云清时又问:“还要继续喂鱼吗?”
闻言,云清时收起纷乱的思绪垂眸看了看自己手里装着鱼食的瓷盅,摇了摇头:“算了,不喂了。”
他没心情了。
萧王爷耐心的又问:“那回去用早膳?”
云清时点点头,他确实也有点饿了。
见此,赵明德十分有眼力见的适时上前朝着云清时道:“十一大人,鱼食就交给奴才吧。”
“行。”云清时听罢也直接递出了鱼食。
二人随即一同下了桥朝着颐安殿的方向而去。
楚知雨浑身湿了个彻底,被风一吹便冷的直哆嗦,他却只是一言不发的看着二人离去的方向,尤其是看向云清时的目光,有着遮不住的怨恨。
玉珠在侧也是一脸的气愤。
见此,赵明德顺手将瓷盅交给一个小厮,走到楚知雨身侧没什么好脸色的提醒:
“楚公子,莫要再做你不该做的事情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万事莫要强求,否则怕是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楚知雨闻声看向赵明德,却是已然换上了一副可怜又无辜的模样,继而顺从道:“赵公公多虑了,知雨孤身一人,得王爷收留已是莫大的幸事,岂还敢再多做什么,更不敢强求。”
赵明德:......
赵明德一脸的无语,也懒得再多说什么,只是皱眉最后道:“老奴言尽于此,听与不听,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