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抱住她颤抖的身子,抚摸着她捏得死紧的手,安抚道:“好,我这便去传信,让阿余将青玉送回来。”
“老爷,可以不要将内情外传吗?到底是我的陪房,我怕传出去,让人看了笑话事小,影响黛玉未来的婚事事大。”
“放心,此事的各种内情,只有我夫妻二人知晓,至于调查之人,都是我的心腹,他们不会外传,且并不知道真相。”
林如海长叹一口气,哪里有什么调查的心腹,下手之人当场便被阿余抓获了。
只是他是个聪明人,初时不觉得,后来发现夫人对阿余好像有些心结似的,虽然他也不知这心结从何而来,但既然有了,他便只好注意些。
是以,这次阿余来得隐秘,他便也把这其中的内情隐瞒了一部分,也省得夫人难过之余,再多添思量。
林如海这一刻,无师自通了糊弄学,不过阿余也不在乎就是了,跟个必死之人计较个什么劲。
三日后,是个好日子,宜出行,他们全家出发上京城的日子,有这功夫,她还不如将精力都花在收拾行李上。
正收拾着呢,钱氏就过来了:“阿余,你的行李都收拾好了?”
“收拾得差不多了,除了惯常用的,这些得等走前一道封进箱子里,便差不多了。”
“那可好,回头去了圣人赏的伯府,娘给你找个最大的院子住着。”
“那当然了,我可是县主,这个家里除了爹娘,现在可是我最大了。”
正经意义上来说,她大哥这会还不是柿子呢,得等爹请旨,圣人同意,才是名正言顺的柿子。
不过,即便是柿子,也不定就能降一等袭爵,那国公府的假好人从侯爷直接降成一等将军,就是前例呢。
所以,她大哥的书还是得继续读,回头人出息了,再上奏才不引起上位者反感,对袭爵还是有好处的。
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手里的动作还是没停,拿着小本和笔给箱子编号,边使唤人往里塞东西,边在本子上记录着详单。
本来这种事也是可以交代给下人办得,但谁让她就好这一口呢,就像巨龙守护着自己的财宝。
“好好好,你最大,咱家你的话最好使,对了,你走前还要不要跟你义母她们好好道个别。”
阿余写东西的手一顿,垂下眼眸意味不明的道:“是该好好道个别呢,毕竟以后想见面可就难了。”
不过,不等阿余上门,就在府中见到了大管家:“林叔,可是出了什么事?怎么今日是您亲自过来的。”
林砚书神情虽然严肃,但并不见悲伤,此刻听到问话,拱了拱手回道:“回县主的话,主母病了,侯爷请您过去一趟。”
阿余闻言,收起脸上的笑意,转头对钱氏道:“娘,那我先过去了,若是义母的病不妨事,我再回来。”
若是病重,那启程去京城的事便另议。
这话说出来不太吉利,因此阿余没说出口,但钱氏哪能听不懂呢。
但因为病床前侍疾是当下的主流,是孝心,因此钱氏也没法反对,只在心里默默感叹了一句,病得不是时候便罢了。
“无妨,你且去吧,家里的事不用担心,若是赶不上去京城的时间,你给家里传个口信,回头我让你大哥二哥在家等着便是。”
“不用,娘还是带着一道去吧,或许面圣的时候,还有机会见到圣人呢。”
“他们若是出息,见圣人的机会以后还会再有的,若是扶不上墙,见这么一次两次的也没用。
还不如在这等等你呢,好歹还能出点力,看顾着你点,也好让我和你爹放心,这也算是尽孝了。”
得,都拿着孝心说事,让阿余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毕竟这年头读书做官的,对名声这玩意是真看重啊。
眼瞅着大管家脸上已经露出了急色,阿余也不再多纠缠,跟娘告辞后,立马大踏步的走了。
到了侯府,还不等阿余见礼,便被等待许久的林如海抓住了手:“阿余,你快来来看看你义母,怎的好端端的,突然倒下了。”
“突然倒下的,府医可瞧过了?”
“瞧过了,正是因为看不出什么原因,我才想着让你过来看看的。”
阿余听完,眉头一皱,上手把脉的同时,神识灵力齐出,从内到外都扫视了一遍。
“母亲吃了几丸丹药了?”
“两丸,一丸是生完黛玉后吃的,你母亲身体实在虚弱,吃得健体丹,一丸是生青玉之前,吃得生子丹。”
“或许您可以让她再吃一丸回春丹,只是我话说在前面,这丹药吃了治标不治本,唯一的用处大概就是给你们些告别的时间。”
林如海神色大变,踉跄着坐到了贾敏的床前,拉着她的手道:“怎会如此?连神药吃了都没法救人了吗?”
“回春丹只能治病,不能治命,天命如此,改不了的。”
贾敏虽然没有上红楼的任何一本册子,但她可是灵魂人物,她的死亡直接开启了整个红楼的序幕。
可以救,但还是那句话,凭什么呢?
“父亲,您还是早做决断吧,母亲的身体拖不了许久了,长不过三月,短则一月,这段时日我会留在侯府,黛玉姐弟我会看顾着,您好好陪陪母亲。”
“好,有你在我放心,只是你上京城的事?”
“父亲无需担心,来前我就跟娘说好了的,年后再上京。”
阿余说完,看了眼昏迷不醒的贾敏,和心神不定的林如海,道:“父亲,母亲这就劳烦您了,我去看看黛玉和青玉。”
知道他现在心绪不定,阿余也没等他回应,行完礼后便径自离开。
在黛玉处,阿余见到了正惶惶不安,抱团取暖的两个小团子,眼眶红红的,可见是刚哭过。
见她进来,青玉跟个小炮竹一样,抱着她腰,用要哭不哭的语气问道:“大姐姐,母亲以后是不是就不能陪我了?”
不提阿余这边是如何安慰人的,只道林家接到消息后,钱氏便犯起了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