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五十年代炮灰原配17

作者:流言易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看着电车里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密密麻麻的人头,王二妮内心深深的叹息,没想到啊,这年头就有早高峰了。


    果然,海市永远走在全国人民的时尚前沿。


    母子俩溜溜达达的边散步消食,边往码头而去,在这里购买去连市的轮渡票,是明天下午两点的船票。


    正好,这边靠近外滩,顺道就能在这里游玩了,不仅是平安长了见识,就连王二妮都体验了一把正经老上海的独特韵味。


    趁着平安不注意,还掏出了个小巧秀气的录像设备,将旧世纪的风貌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边玩边往公交站台赶,到有电车的位置坐车去往市中心,趁着还有点时间,先去百货大楼开眼界。


    平安指着高高的大楼惊掉了嘴巴:“娘,这里的楼好高啊。”


    “在外面只看到高,要不要进去看看?”不过进去的话,她要不要帮忙托着点下巴,她怕他脱臼。


    “当然要进去了,我都到了门口了呢。”


    很好,这孩子已经自行学会了什么叫来都来了。


    “那就进去吧。”


    进去后,平安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指着正在上下乘客的扶梯问道:“娘,那是什么,还能自己个动呢。”


    “我也是第一次见呢,不过我听人说起过,海城有电梯,这大概就是那玩意了吧?要不要去试着坐坐?”


    平安疯狂点头,他这年纪,正是对外界的一切都好奇的时候,碰到没有见过的东西,哪有不上去体验一把的。


    “那就走着。”正好她自己个也没体验过五十年代的电梯,都去都去,去的时候,录像设备继续工作。


    等以后网络发达了,将这些资料都发到网上去,省得有些人对这个年代的普遍印象就是穷。


    其实,穷是真的,但海城、京城这些地方,有钱的也是真有钱,要她说就是割裂的很严重。


    第一百货商店一共八楼,经营面积达1.4万平米,是这会最大的百货商店,一楼的日用百货,二楼衣服、鞋类、皮具,三楼是布匹。


    这些对于母子俩来说,是看看就行的存在,毕竟以后的生存区是乡下,在淮国旧买的那些,已经足够用了。


    在这种特殊的年代,显露于人前的东西,自然是泯然于众人才是最安全的。


    但四楼的玩具、文具区,却让平安驻足不前,只不过小孩懂事的很,哪怕眼里再渴望,也强忍着不说。


    王二妮挑眉:“想要就去挑几个。”


    至于其它的话,也不用她特意嘱咐,这孩子过日子比谁都仔细着呢,不怕他拿出去显摆。


    “我想要一个竹蜻蜓。”


    啊这,确实够仔细的。


    最后,王二妮不仅给他买了竹蜻蜓,还有铁皮青蛙,轨道火车经典三件套。


    七巧板、九连环、小人书、地球仪、口琴这些不算,学习的工具,怎么能算玩具呢。


    最后还是平安紧紧抓着王二妮的手,死命的拒绝:“娘,够了够了,咱要不还是出去吧?”


    可不敢再往上了,谁知道上头还有些啥?万一更贵重,又更让人心动咋办。


    到那会,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阻拦得了。


    出去的时候,王二妮回头看了身后的大楼,遗憾的啧了声,果然,外出购物不能带小孩,买不过瘾啊。


    虽然她空间里这些货品都有,甚至更多更好,但购物的快乐是替代不了的啊。


    算了,等以后的!


    提着东西也不好玩,两人先回了一趟招待所放东西,在前台出示了船票,跟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并续了一天的房费。


    不这么干不行,现在民众的警惕心高着呢,她一来不想被当盲流,而不想被当成迪特,稍微注意点,能少些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在外玩了半天,出了一身的汗,母子俩轮流去水房打了水,在厕所稍微洗了洗澡,顺手把脏衣服搓了。


    一身汗臭的进餐厅,也影响食欲不是,咳,主要是影响别人的,有句话不是那么说的么,‘乌鸦看不到自己的黑’,谁还能嫌弃自己么。


    但这不是带着孩子么,不看个头看年纪,人正处在中二少年时期呢,不能因为他人乖巧听话,就忘了其现在是自尊心看得最重的时期。


    这要是在餐厅被人嫌弃,以后怕是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儿童心理专家.王二妮女士表示,孩子还是自己先教好,再送入社会比较好呢。


    洗完,母子俩穿上没有补丁的旧衣服,清清爽爽的步行去了西餐厅。


    在这里,平安体会到了什么叫小资生活,拿着刀叉的手也免不了的手忙脚乱。


    王二妮慢悠悠的举起酒杯,抿了口红酒,才道:“平安,别急,吃这玩意吧,得缓着点来。


    越慢就显得越见多识广,你要是再觉得不行,就想想早些年的游牧民族,他们不就是用刀片肉吃嘛。


    三百多年前,这些人被老祖宗们统称为蛮夷,所以啊,不必太过诚惶诚恐,咱有底蕴着呢。


    带你过来,也就是为了见识一下,免得真以为外面的人就跟神仙似的,说什么都是对的。


    你以后要真这样崇洋媚外的,我得气死。”


    未来二三十年里,不用她发愁,但她怕的是,以后改开后,因为心里的自卑感,将外国人捧得跟祖宗似的。


    别人她管不着,但身为她养大的孩子,必须得知道什么叫华夏人、华夏魂、华夏才是人上人。


    没有这种野心,以后怎么赶欧超美,成为世界顶流?


    所以啊,还是年轻时多见识些,没坏处,只要家长及时从旁干预,就不信还会做出公费留学后,却死活不乐意回国的事来。


    “娘,你小点声,回头这里的人听到了,不会赶我们出去吧?”


    “你怕个、什么啊,我们还没付钱呢,真被赶出去,我还赚了。


    再说了,现在这里吃饭的,全是华国人,谁笑话我们谁就是黄皮香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