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养鸡场的事定下来后,最高兴的人,可不是大队长,也不是村里的人。
何小五觉得,最高兴的人是她。
她男人不用跟牛棚里的人做工,工作强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本来隔天一次的生娃运动,人家都想天天来。要不是她拒绝得快,可能都下不了床的那一种。
她就不信了,他们夫妻生活这么和谐,想要生个孩子,还怀不上了!
宁不错也算是从臭老九,成了村里人人敬重的技术人员。
而这种改变,村民全都看在眼里。
也不知道是哪个村民,就想到了牛棚里的男人旺妻的说法。
你看看何小五,养鸡的事,就是她提出来的。
说她男人不旺,你都说不过去。
“你傻了吗,竟然要在牛棚找一个男人入赘!”终于的终于,有一个傻姑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他们也要复制一下何小五的成功路。
这第一步嘛,自然是要从牛棚当中,招一个女婿回来。
村里未婚的姑娘有好多个呢。
赵家的姑娘,提出了要从牛棚里,招一个男人回来的时候,家里的人都以为,她疯了。
牛棚里的男人再好,可因为出身的原因,他们是真的不能嫁。
他们都不知道,这政策什么时候变。
“爸,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定。我听说牛棚里的人出身都不差,将来他们要是平反了,我们家里可就鸡犬升天了。
你再看看他们的长相,长得那叫一个好看。”赵红花的眼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里的人,现在可羡慕何小五的日子。
之前的时候,大家都说她招个女婿回家不理智,可是你现在看看,她上没有公婆管着,男人因为是入赘的,也不敢对她怎样。
她嫁人后,马上就能当家做主,这小日子过得,比他们村里的小媳妇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反之嫁人的小姑娘,远的不说,就说当初何家人逼她嫁到木家的那件事。
嫁过去的是个女知青,听说过去没过多,就熬成了黄脸婆。
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何小五有多幸福了。
反正女人这辈子,不可能不结婚,一样是结婚,她们为什么要嫁出去呢?
“你跟何小五能是一样吗,她自己本身就能干,一个人几乎能干两个人的活。
哪怕男人赚不到钱,她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而你就不一样了,你看看村头老马家,他们家男人早亡,家里的女人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的,这日子过得有多苦。
嫁了一个不能做事的男人,这日子就跟那马寡妇一样了。”
村里的老人看得清楚。
何小五的成功,是一条不可能复制的路。
跟牛棚里的男人在一起,最有可能会吃大亏。
“谁说我就要跟她一样能干了,你看看那宁不错,现在可是我们养鸡厂的技术员。
他的工分跟工资,跟村民差不多,已经完全不需要何小五再养着了。”小姑娘拿出证据。
因为养鸡厂的事,宁不得的待遇得到了提升。
哪怕他还是不能回城,可是只要待遇跟村里的人一样,他这日子就不会太差。
“牛棚里的人,也不是每一个都像他宁不错一样有出息。”
“可你要是不试过,怎么知道他们会没有出息?
人家可是读书人,懂得东西,比我们要多一些,只要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就能乘风而起。”
赵红花这个小姑娘的眼里,冒起了金星。
她们几个小姑娘讨论过了,牛棚里的人,这出身虽然有问题,可之前的时候,人家的地位,绝对比村里的知青高。
她听好些小姐妹说,只要她们嫁给知青,将来知青回城的时候,她们就能成为城里人呢。
只是可惜,那些知青,未必会看上她们这些乡下人而已。
而这牛棚里的人就不一样了。
你看看何小五,她就说一声而已,就有男人跟她回家。
她们要是愿意,肯定也能拐一个男人回来。
“我知道有机会他们会发达,可是我的傻姑娘耶,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机遇。
我们村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养鸡,可是想到开办养鸡场的,也就只有何小五一家。
这机会要是那么好遇到,你爸我早就发达。”赵家父亲说道。
是他们的教育出了差错?
不,只能怪何小五太会吹,就因为她日子过得太好,小姑娘们才生起其他的心思。
什么牛棚里的男人旺妻,这个说法亏得还有女人信。
他们自己都养不活,还不知道要劳改多久,这样的人有出息?
你干嘛不直接从牢房里捞一个男人回家?
“比起牛棚里的人,你真要找,找一个知青我都能接受。”赵家人再道。
知青身份没有问题,将来肯定能回城,他们也是文化人!
“这不一样,知青的学问不高,他们最多也只是一个学生,将来有没有出息都不好说。
将来知青能回城,那下放的人肯定也能回城。
我为什么不直接选择下放的人,而是选择知青?”赵红花小姑娘质问道。
这分明是走了近道。
“牛棚里的人,可能在城里的时候,都已经结婚了。”赵家人再道出一个缺点。
牛棚里的人,比他们知青点的知青要年长一些。
像他们这种年纪的人,在城里的时候,早就应该结婚才是。他们没带着女人在身边,可能是已经断绝关系。
“宁不错就没结婚,肯定还有人没结婚的。”
“就算人家没结婚,人家就愿意跟你出来了吗?”赵家人再问。
人家可是读书人,这读书人的品性高洁,哪里会允许自己向别人低头。
这?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来着。
到时候她一头热,可能就丢脸了。
不对?越红花想到了一点“我听村里的人说,当初是宁不错算计了何小五,才跟她离开的。
他跟何小五在一起还要算计,想来不是何小五抢手,而是离开的机会抢手。
其他的人,肯定也是想离开的。”
这事儿村里的人都听说过,赵家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这事我们要考虑一下。”牺牲一个女儿,得到一个大助力?
不过,牺牲女儿,未必就能得利,毕竟他们能不能回城,还是个未知数呢!
而这女儿嘛,将来都是要嫁人的!
哪有说家里有儿子的情况下,让家里的女儿招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