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日,晨光初照,朝阳挥洒,明媚又耀眼,就如校场上那一张张明艳又期许笑脸和目光。
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到来。
“你们说,陛下当真会来?”
那可是陛下,一日万机,日无暇晷的陛下,哪里能有时间来参与他们这些个学子的开学礼。
他们这样渺小的人,也能见到陛下了吗?
“听说陛下可威严了,而且不苟言笑,一日至多只睡两三个时辰,是真的吗?”
“应当是真的,毕竟我们大秦刚刚统一六国,自是有无数的事情等着陛下处理,而且陛下不威严那还是陛下吗?”
“说的也是,但陛下也太辛苦了。”
“可不是吗,听说之前出巡之时,陛下马车里需要处理的公务都快把里头装满了。”
“回来的时候陛下还遇到刺杀了呢,也不知是谁做的,希望陛下快些将人抓住处置了。”
“姜兄说的在理,陛下如此为国为民,不该遇到这些才是……”
和以往满是骂名不同,如今他人再提起的秦始皇嬴政,大多都是感慨和夸赞,还有复杂。
好名声带来的好处,也在一点点的显现出来。
就像嬴白曾说的那样,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自然应该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
即便你不在意,但在某些时候,这样的好名声是能帮到你的,这也算是一种好人有好报吧。
小说家们当居首功啊。
……
学子们的不远处,张良站在那里,听着周围学子们的这些议论,复杂的眉眼早已变得平静。
他有时在想,早就的未来想报的仇或许早已注定失败,复韩更不可能!即便报仇成功,反倒会让天下大乱,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当怎么办才是对的。
如今的他便想先好好的在这学宫里当好一个老师吧,这或许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张良现在只想如鸵鸟一般的躲在自己认为安全且安心的地方,便这么一直的躲下去。
和他平静的模样比起来,边上的一些博士们倒是满脸笑意。
这么多的学子呢,听说各个都很聪明。
而且这些时日,他们也是为了这学宫付出了很多呢,都没啥心思去怼……哦不,是纠正陛下了。至于嬴阴嫚,听到那么多人都在夸自己阿父,自是最高兴的。
只是阿父和阿白他们咋还没来吗?
嬴阴嫚踮了踮脚尖,思索间,一队队大秦的铁鹰锐士忽然将整个校场团团围住,随后,如李斯,王翦,蒙武,王绾等大秦重臣开始一一出现在所有学子的面前。
“来啦来啦!”嬴阴嫚眼前一亮,但比她更兴奋的是周围的学子们。
“我我我认得他们,最前面那位是王绾丞相。”
“他边上前头带队的那是王翦将军吧!”
“还有那个白面带须,长得很好看的,好像是李斯李廷尉!”
(根据部分史料记载,李斯的外貌特征是脸型流畅,鼻梁高挺,也有观点认为他是冷白皮,身材魁梧,身高一米八)
“那再边上一些的那个是谁?”
“是蒙毅蒙上卿和萧何萧廷尉正。”嬴阴嫚好心替他们解答着。
“原来他们都长这般啊,可真是威风。”这些人可都是陛下身边最信任的重臣,他们啥时候也能如他们一般威风呢?即便不走最前面,最后面也行啊!
不过。
“他们都出现了,那陛下……”
所有学子眸光明亮,齐齐的朝着最后面看过去。
陛下,是不是也马上就要到了!
……
嬴白没有想到嬴政居然会抽出时间来参加学子们的开学礼,这也太温柔了吧!
“政哥你可真好。”原本他们是准备自己来的。
“在你心里,朕何时不好过?”
嬴政笑着,抬手揪了揪她的小狗脸,眉目温和。
自己如此,也算是送家中孩子前来上学吧。
嬴白歪头憨笑,“嘿嘿,可政哥就是最好的嘛,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啊。”广大网友都是这么觉得的。
实际上,嬴政原本并没有想来,但阿白说,在后世,开学礼会比较热闹;额,会有好些领导上台讲话。他便想着好歹是大秦第一所学宫,第一批学子,作为大秦的君王,他该来见一次,给他们些许底气。
当然最主要的,他的几个孩儿今日也第一日到学宫上学。
“走吧,我们下去。”
嬴政起身走下马车,转身顺手将嬴白抱起来。
嬴白连忙说:“政哥政哥,我今天得自己走,走在你边边上。”
她都长大了,得很威风的走在政哥边上才行。
“看来阿白真的长大了,都要面子了。”
扶苏笑着从后面走过来,对着嬴政作揖后说。
“阿父。”
他本也算学子,但这时候,他应当跟在阿父的身侧,不过嬴高和将闾倒是跑学子里面去了。
嬴高原本其实没准备来,但知道自家阿父要来,便也早早的便换上学子服来了学宫。
几人因为身高不同,倒是没有站在一处。
嬴白闻言朝着扶苏哼了哼,嬴政了然,将她放下去。
“走吧,阿白记得好好跟在朕的身边,别走丢了。”
嬴政说完,转身,抬眸,眼底的温柔在这一刻转化为威严,大步朝着学宫内走去,嬴白则快速的跟在他的左侧,扶苏走在他右侧略后一些。
一路过去,所有人都弯下了腰,谁也不敢直视这位大秦帝王。
……
“参见陛下!”
而在嬴政出现的那一刻,校场上一切的窃窃私语都彻底消失了,现场悄然无声,唯剩这一声参见陛下,齐整无比,满心激动。
若是换做后世的学子,怕是得在心里高吼一声:妈妈,老祖宗亲自来参加我的开学礼啦!^_^
嬴政带着嬴白一步一步走上那高台正中央,站定后,他眸光细细略过底下之人,后才开口。
“诸君平身。”
(平身二字出自元史·礼乐志一:曰‘拜’,曰‘兴’,曰‘平身’;古时多指对行跪拜之礼后对对方的一种回应,后来专指皇帝或者皇族对于臣子的免礼之说;前汉书平话卷中亦有:引通見漢王,拜舞畢,高皇賜通平身;大秦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更合适,这里也就这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