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确定第一笔投资

作者:五月冰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大,京创园


    程浩刚上完一节公共课,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汪川就一阵风似的,兴冲冲地冲了进来。?8+1!k*a~n*s!h′u+.·c¨o·m^


    “师弟,啊不,程总!”汪川一进门,就激动地张开双臂。


    “快跟我来看看。


    咱们汪汪科技的新家布置好了。”


    程浩跟着他走进了5层那间新办公室。


    里面己经大变样了。


    五个崭新的工位上摆着九成新的二手台式电脑。


    技术区的白板上画满了关于“网吧管理系统”的初步架构图。


    甚至在汪川那间独立的Ceo办公室里也像模像样地摆上了一套沙发、茶几和茶具。


    程浩在办公室里走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


    来都来了,他顺势召集了所有人开了一次简短的战略细化会议。


    程浩首先看向技术负责人陈磊。


    “陈磊,万能驱动王的内核你暂时不要去动。


    里面用了一些我个人独特的算法,你现在还改不了。


    你们的任务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功能模块的叠加开发。”


    他顿了顿。


    “另外再加入一个‘硬件信息上传’的模块。


    我需要知道全华夏所有安装了我们软件的网吧,都在用什么型号的Cpu、显卡和主板。”


    他又转向负责产品的孙斌。


    “孙斌,游戏管理这个功能里再给我加一个小模块,热门游戏时长排行榜。


    我要知道,全国的网吧用户每天都在玩什么。,x`x!k~a!n_s`h?u^w?u\.-c*o`m+”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Ceo汪川身上,语气变得格外郑重。


    “汪川,软件的开发需要时间。


    但在这段时间里,你的市场团队绝对不能闲着。


    我需要你立刻启动一个代号为星火的全国推广计划。


    复制你们在京都推广hao123的成功经验,继续进行校园地推。


    但这一次我们的目标不是京都,而是全国。


    从我给你那三十万的推广预算里先拿出十万。


    用这笔钱在全国所有重点城市的高校里都发展出‘校园代理’和‘地推团队’。 ”


    他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我不在乎他们现在能为hao123带来多少流量。


    我要的是练兵。


    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打造出一支遍布全国的地推铁军。


    等我们的网吧管理系统一完成,这支铁军就为我们攻占全国所有网吧。”


    ……


    开完了汪汪科技的战略会议,程浩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打开了那个用于实验室招聘的个人邮箱。


    只看了一眼,饶是他也不禁挑了挑眉。


    收件箱被塞爆了。


    几十封来自京大计算机系及相关院系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应聘邮件,挤满了整个屏幕。


    那份李院长亲自背书的招聘信息,在京大的学霸圈里显然己经引发了一场小型的地震。`1.5\1′x_s.w\.,c,o~m?


    程浩靠在老板椅上,端着茶杯,开始快速地浏览着这些简历。


    他的筛选标准很奇特。


    他看的不是谁的gpA更高,谁拿的奖学金更多,而是每个人的特质。


    程浩并不需要单纯的学霸,毕竟现在这个领域里面没有人比他更学霸。


    他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好用的科研工具人。


    程浩点开了第一份简历,发件人叫王博。


    王博,京大计算机系研二。


    成绩单平平无奇,只是中上水平。


    但简历的最后附上了一个个人网站的链接。


    程浩点了进去。


    网站的界面很简陋,但里面的内容却让他眼前一亮。


    全是他自己写的各种“Linux内核源码分析笔记”、“tCpip协议栈底层实现详解”等硬核到变态的技术博客。


    典型的底层技术极客。


    程浩心里默默点评。


    基础扎实得吓人,对技术有纯粹的热爱,不浮躁,不追求表面的光鲜。


    这种人可以当未来实验室的技术攻坚手。


    接下来的几封平平无奇,程浩扫一眼就略过了。


    接下来这封是一个叫钱建瑞的让他略微有点意外。


    钱建瑞,京大物理系研一,跨专业申请。


    简历里没有太多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但却有大量参与国家级大型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和模拟软件开发的经验。


    物理系出身,数学功底肯定没得说,而且长期跟海量实验数据打交道,擅长科学计算和数据建模。


    p2p网络未来会产生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正需要这样的人来进行建模分析。


    可以当团队的数据分析师。


    接下来这份是这次申请中唯一的女生。


    林薇,信息管理系大西女生,学生会副主席。


    她的成绩非常优秀,但更亮眼的是她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


    简历的最后,还附上了一份她亲手撰写关于“互联网早期BBs社群用户行为分析”的报告,观点独到逻辑清晰。


    懂技术但更懂人。


    情商高,组织能力和执行力都极强。


    程浩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一个纯粹的技术团队,必须有一个这样的人来负责对外联络和内部管理。


    可以当未来的‘实验室大管家’。


    ……


    在筛选出包括这三人在内的十几份他认为有用的简历后,程浩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回复了一封邮件:


    “明天下午三点,计算机系阶梯教室103进行笔试。”


    就在他刚刚发出最后一封面试通知邮件,准备伸个懒腰时,办公室里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来自韩国的国际长途。


    程浩的脸上露出微笑,看来是有进展了。


    他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刘宣那压抑着兴奋的声音:


    “程先生,鱼己经彻底咬钩了。”


    刘宣用客观语气向程浩汇报着今天下午对wemade的尽调情况。


    汇报结束后,刘宣给出了建议。


    “程先生,基于今天尽调的情况,我们团队的初步结论是: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种子轮项目。


    它的短板和长板都极其明显。


    如果我们现在就放弃,很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个未来的独角兽。


    但如果我们现在就重仓投入,一旦它潜在的法律风险,或技术瓶颈集中爆发,我们的所有投资,都可能会血本无归。”


    程浩在电话那头安静地听完了所有的汇报和分析。


    然后,他笑了。


    “我明白了。”


    他的声音带着赞许与肯定:


    “刘总监你们的分析很专业,很到位。


    既然是‘高风险’,那就按照风险投资的标准流程来走。


    第一步先用一笔小钱入局试探,把我们的钩子下了。


    我批准对wemade公司进行一笔25万美元的种子轮投资,换取他们10%的股权。


    这个方案由你全权负责,明天就去和朴观高谈。”


    他顿了顿,又叮嘱道。


    “同时你要明确地告诉朴观高。


    这只是第一笔。


    是我们基金对他个人才华的投资。


    但这笔钱烧完之后,还有没有后续,就要看他自己的表现了。


    告诉他,我们投委会在未来三个月,会对他的团队执行力和项目开发进度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估。


    如果他能在这三个月内向我们证明,他和他的团队值得我们为他下更大的赌注。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为他追加一笔天使轮投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