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0章 他交了U盘,我请他吃饭

作者:一个大松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六点四十一分,林昭的手机在老藤椅扶手上震动,蓝白相间的省纪委信访系统界面跳出提示:“匿名证据包已受理,编号JC。”他盯着屏幕上的“已受理”三个字,指腹轻轻摩挲过父亲笔记本的牛皮封皮——那是昨夜他合上时特意压在钢笔下的。


    “宿主,赵启年昨夜三点十七分登录市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浏览《主动说明问题后心理调适指南》共计四十二分零九秒。”阮棠的声音从耳机里渗出,带着系统特有的清泠,“浏览记录显示,他重点标记了‘如何判断组织接纳诚意’‘坦白后社交关系重建’两个章节。”


    林昭垂眸,指节在桌面敲出轻响。


    晨光透过窗棂落在“清源共生体”几个字上,金斑随风摇晃,像撒在伤口上的盐。


    赵启年此刻的状态他太清楚——这个在陈砚舟阵营里当了七年外围棋子的男人,昨天刚把藏了三个月的U盘塞进他办公室门缝,现在正悬在悬崖边:怕陈砚舟察觉反水灭口,更怕自己孤注一掷后被组织当作弃子。


    他摸出手机,翻到沈清欢的通话记录。


    指尖在拨号键上顿了两秒,按下绿色箭头。


    “清欢。”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听见那边传来瓷勺碰碗的轻响,“今天上午,帮我递一份《关于对赵启年同志开展谈心谈话的建议》。理由写‘关心干部思想动态’,落款用督导组筹备办临时联络组。”


    电话那头沉默半秒,接着是纸张翻动的窸窣:“需要附上谈话提纲吗?”


    “不用。”林昭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机关楼窗户,“但要在流程里加个‘容错申报回执’的备注。”他放轻声音,“老赵最近总失眠,这种备注能让他觉得……组织留了退路。”


    沈清欢应了声“明白”,背景音里传来钢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林昭挂断电话时,瞥见书桌上父亲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站在信访局门口,身后是排着长队的群众。


    他忽然想起昨夜苏绾说的话:“要收编困兽,得先让他闻见草的味道。”


    上午九点十五分,市委机关食堂后门小巷。


    沈清欢裹着米色风衣站在阴影里,手里的文件夹被捏出浅折。


    她望着前方穿藏青制服的纪检干部走近,露出温软的笑:“王处长,林主任说赵主任最近压力大,想趁早饭时间聊两句。”她顿了顿,指尖点了点文件夹封皮,“顺便了解下档案管理流程优化的事。”


    “流程优化”四个字像颗糖,王处长的表情松了些:“老赵最近是有点恍惚,昨天还把值班表填错了。”他接过文件夹翻了两页,抬头时目光扫过沈清欢耳后那颗小痣——那是林昭办公室茶水间监控里,赵启年每次经过都会多望两眼的位置。


    沈清欢看着王处长转身进楼,摸出手机给林昭发了条消息:“已递,带糖衣。”


    十分钟后,赵启年的办公系统弹出提示:“林昭同志拟于今日11:30在‘老城记’面馆与您会面,请确认是否方便。”他盯着屏幕,喉结动了动,右手无意识抠着办公桌边缘——那是他当年帮陈砚舟伪造值班记录时养成的习惯。


    上午十一点零七分,云州老城区“老城记”面馆。


    林昭提前二十分钟到,选了靠窗最里的位置。


    桌上两份《今日政务简报》摊开在“干部心理关怀”版面,一杯清茶已凉,水面浮着两片沉底的茉莉。


    他没穿西装,藏青色夹克搭米色圆领衫,像个刚下班的普通科员。


    面馆玻璃门被风撞开时,他抬眼——赵启年站在门口,脸色白得像墙皮,目光在每张桌子上扫过,最后定格在他身上。


    “来了?”林昭起身,把靠墙的椅子往桌下拉了拉,“坐下吃碗面,牛肉熬了六小时,汤头正好。”


    赵启年没动,喉结上下滚动:“你……为什么要见我?”


    “因为你交了U盘。”林昭的声音像浸了温水的棉,“交U盘说明你还信组织。我不请你,谁请你?”


    这句话像根针,扎破了赵启年绷了整夜的弦。


    他踉跄两步坐下,木然盯着桌上的青瓷碗。


    林昭朝后厨扬声:“加碗牛骨汤,多放香菜。”


    中午十二点零九分,面馆二楼包间。


    门反锁的轻响让赵启年猛地抖了下。


    林昭把窗台上的绿萝往旁边挪了挪——这是他提前让人检查过的,确认没有监听设备。


    “2005年7月14号,你值夜班。”林昭端起茶盏,“那时候还没电子签到,签到簿能补签吧?”


    赵启年的筷子“当啷”掉进汤里,溅起的油星子落在他衬衫第二颗纽扣上。


    “我查过考勤表。”林昭盯着他发红的眼尾,“15号早上没人见你离开办公室,你是通宵写文件,还是……有人替你站岗?”


    赵启年的手撑在桌面上,指节泛白:“那天凌晨两点……陈秘书长亲自来过办公厅。”他声音发颤,“带了个穿黑风衣的人,说有紧急文件要拟。文件是他口述,我执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说出来的,不是背叛。”林昭推过一张折成小方块的纸条,“是补全历史。”


    赵启年盯着纸条上的“省纪委接待窗口暗号:林志远之子推荐”,突然笑了,笑得眼角泛泪:“林志远……你父亲?”


    “他在信访局干了二十年,见过太多想回头的人。”林昭的语气轻得像风,“他说,给迷途的人递盏灯,比举着火把追更有用。”


    下午一点三十六分,林昭走出面馆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得发烫。


    苏绾的消息跳出来:“《云州时报》头条:《给迷途者留一盏灯:论干部容错机制的人性温度》,配图是你爸08年在信访窗口给老大娘端热水的照片。”


    他望着手机里那张泛黄的老照片——父亲穿着蓝布衫,手里的搪瓷杯腾着热气,身后的群众脸上还挂着泪。


    嘴角刚扬起,阮棠的声音又钻进耳机:“赵启年已提交第二份补充说明,新增两条信息:陈砚舟每月初接收‘F3’加密邮件;‘清源共生体’每季度在云湖山庄召开闭门会议。”


    林昭抬头,连日的阴云正从东边裂开道缝,阳光漏下来,照得巷口的老槐树发亮。


    他摸了摸外套口袋——那里有个硬物,是赵启年临走时悄悄塞进来的录音笔,还带着对方掌心的温度。


    “雨停了,路看得清了。”他对着风轻声说,“可有些人,还没意识到自己站在悬崖边。”


    话音未落,一辆印着“机关后勤保障”的白色面包车从后巷驶过,车窗里闪过一截戴白手套的手,正将什么东西塞进防火袋。


    林昭望着面包车消失在街角,摸出手机给沈清欢发消息:“查这辆车的归属。”


    手机屏幕亮起时,他瞥见时间:下午一点五十八分。


    离两点零七分,还有九分钟。


    市政府家属院3栋2单元502室的防盗门上,贴着张泛黄的“福”字。


    门内,一台老式收音机正沙沙响着,播送着《云州新闻》:“近日,我市将开展干部心理关怀专项行动……”


    窗台上的绿萝垂着蔫叶,叶尖滴下一滴水,落在地板上,晕开个浅淡的圆。


    喜欢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请大家收藏:()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