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7章 他摘了墨镜,我亮了底牌

作者:一个大松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五点三十六分,林昭书房的百叶窗漏进几缕晨光,在父亲的老笔记本上投下斑驳光影。


    阮棠的全息投影悬在书桌上方,旗袍上的神经突触纹路流转着稳定的蓝光,声音带着机械特有的清冽:“跨域存证已通过司法区块链初验,副本同步至省高院电子证据平台、市监局企业信用系统、天楚律所公证节点。”


    林昭端起茶盏,冷茶入口泛起苦涩。


    他的目光落在笔记本扉页“程序如堤”四个字上,指腹轻轻摩挲纸页边缘的毛边——这是父亲当年在档案馆值夜班时,用裁纸刀裁下的档案袋边角料订成的本子。


    “程序不是用来绕的,是用来守的。”林志远总这么说,后来他被人以“程序僵化”为由调离核心岗位,这句话却像刻进了林昭骨血里。


    他点开政务内网测试端口,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加密证据包的设定界面跳出时,他停顿了一瞬。


    窗外传来麻雀的叽喳声,混着楼下督导组车辆引擎熄灭的轻响。


    “仅对特定身份触发响应。”他低声念出设定内容,鼠标左键精准点下确认键,“查2005年特急件的人,该看看程序断裂的痕迹了。”


    阮棠的投影微微波动:“需提醒宿主,此操作会暴露部分系统权限。”


    “暴露的是他们的破绽。”林昭合上笔记本,牛皮纸封皮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


    他望向窗外,市委大院方向的梧桐叶在风里摇晃,“程序越透明,藏污纳垢的地方越显刺眼。”


    上午八点十二分,省委组织部信访接待室的空调开得很足。


    沈清欢抱着一摞文件夹走进来,米色衬衫领口的珍珠扣随着步伐轻晃。


    她的工作牌挂在胸前,“青阳区政府”几个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这是她特意申请的临时调派证件。


    “王姐,今天的来电记录我领走了。”她朝值班的女同志笑了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


    那摞文件最底下压着张便签,是林昭凌晨三点发来的:“查匿名来电,关键词‘档案馆换日志’。”


    翻到第三页通话记录时,她的睫毛颤了颤。


    第七通、第十二通、第十七通……三个不同号码,却都提到“7月15日晚十点,特藏室门禁异常”“值班日志被替换成复印件”。


    她垂眸遮住眼底的暗涌,指尖在“匿名”二字上轻轻一按——这些电话的归属地分散在云州下辖三个区县,像是刻意用不同基站拨打的。


    “沈秘书在看什么?”身后突然响起询问声。


    沈清欢猛地抬头,见是信访办副主任老李。


    她迅速合上文件夹,指尖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上点了点:“在整理督导组候选人的舆情反馈,您看这些匿名线索……”她翻到标红的几页,“虽然没实名,但细节对得上档案馆的门禁系统故障记录。”


    老李凑近扫了眼,眉心微蹙:“程序核查前置?这得走正式流程。”


    “所以我引用了第十三条。”沈清欢将报告推过去,钢笔在“重大程序疑点线索”几个字下画了道横线,“您看,‘对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应当结合日常监督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启动前置核查’。”她的声音放得更软,“万一真是恶意举报,查清楚也能还候选人清白不是?”


    老李的手指在报告上敲了两下,最终点点头:“转筹备办吧。张主任最烦暗箱操作,这种程序问题他肯定上心。”


    沈清欢接过文件夹时,掌心沁出薄汗。


    她望着窗外飘过的云,想起昨夜林昭说的话:“程序是面镜子,照得出想遮的,也照得见敢揭的。”


    上午十点零九分,天楚律所会议室的投影仪亮起红光。


    苏绾踩着细高跟走进来,黑色西装裙裹着腰肢,耳坠上的碎钻在灯光下晃出星子。


    她扫了眼直播镜头的红灯——已经开启了。


    “今天的发布会主题是‘政府信息公开程序合规性’公益诉讼。”她的声音像淬了冰的红酒,“我们请求云州市中院判令市档案馆依法公开2005年7月值班日志原始记录,并说明‘特急件’签发流程合法性。”


    助理小周在台下扯了扯她的衣角:“苏律,这可能被反诉诽谤。”


    苏绾的红唇勾起冷笑,指尖敲了敲投影屏上的诉讼书首页:“程序不是橡皮泥,不能谁有权就捏成谁想要的样子。”她转头看向小周,眼尾微挑,“让他们来告。我倒要看看,是我们怕真相,还是他们怕。”


    直播间弹幕瞬间炸开。


    有人刷“律所疯了”,有人问“特急件是什么”,更多的是“求后续”。


    苏绾望着滚动的弹幕,想起昨夜林昭发来的证据包——电力波动数据、红外影像、司法区块链存证记录,每一条都像铁链,捆住了某些人的手脚。


    “传证据副本给法院。”她对小周说,“用EMS,选录单回执。”


    中午十二点四十七分,市委大院地下停车场的荧光灯忽明忽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赵启年靠在帕萨特车门上,手机屏幕亮着未发送的草稿:“F3暴露,B区日志未替换成功,怀疑被反监控。”他的手指在发送键上颤抖,指甲盖泛着青白。


    三个月前,陈砚舟的秘书拍着他肩膀说“小赵啊,这点小事办好了,副处转正没问题”时,他也是这么抖的。


    那时他觉得,不过是换个日志复印件,天知地知他知陈知。


    可今天凌晨在档案馆特藏室,当他看见保险柜里“原件已备案,替换即违法”的字条,后颈的冷汗就没停过。


    “叮——”手机震动,是老婆发来的消息:“儿子发烧了,在医院等你。”


    赵启年望着消息,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儿子昨天还拽着他的衣角问“爸爸什么时候陪我踢球”,想起老婆总说“你当官能守住底线,我们娘俩就踏实”。


    他又看向手机草稿,突然觉得那行字像条毒蛇,正吐着信子要咬他的手。


    远处传来脚步声。


    他猛地把手机塞进裤兜,抬头正看见林昭家单元楼的方向。


    晨光里那辆公务车的影子突然浮现在眼前,还有车窗倒映出他自己苍白的脸——原来从他摘下墨镜踏进特藏室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局外人,而是局中靶。


    下午四点十九分,青阳区朝阳社区党建活动室里飘着茉莉花茶的香气。


    林昭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坐在长条桌前,手里捏着个蓝皮笔记本,正认真听张大爷说医保报销的事儿:“小林啊,我上周去区医院,说电子票据查不到,非让我跑档案馆打纸质件……”


    “张大爷,您的问题我记下了。”林昭在本子上画了个星号,“下周我就联系医保局,争取把电子票据同步到政务网。”他抬头时,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司法区块链平台的确认通知:“证据包已被省纪委信访系统主动调阅。”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又迅速压平。


    阮棠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赵启年的心理波动值87,他刚刚三次拨打,均在接通前挂断。”


    “那是陈砚舟的私人号码。”林昭低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他在等一句话——稳住,还是弃子。”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窗台上的绿萝叶子乱颤。


    社区外的马路上,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过,车窗紧闭,看不清里面的人。


    林昭望着那辆车的背影,想起父亲笔记本里夹着的老照片——照片里的林志远抱着他站在档案馆门前,青铜雕花门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程序如堤,溃于蚁穴。”他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这句话,抬头时正迎上张大爷期待的目光,“大爷您放心,只要程序走对了,问题总能解决。”


    暮色渐沉时,赵启年站在市医院儿科病房外。


    儿子烧退了,正攥着护士送的卡通气球咯咯笑。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草稿箱里的短信还在。


    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晚风,吹得他后颈发凉。


    凌晨一点十四分的市政府值班室,此刻还笼罩在暮色里。


    赵启年望着病房里妻儿的睡颜,突然想起林昭在社区说的那句话:“程序走对了,问题总能解决。”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了很久,最终点进草稿箱,删除了那条短信。


    但另一个对话框却被打开,他输入:“我要见陈主任,今晚十二点,老地方。”


    窗外的乌云越聚越厚,一场暴雨,似乎就要来了。


    喜欢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请大家收藏:()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