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皇后,又有谁真正得到过帝王的宠爱。
之前她本以为沈妃多少有些不一样,后来仔细一想,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沈枝意沉默片刻,点头道,“多谢姐姐提点。”
话是这么说,可她花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和时间,甚至利用了不少人,为的就是入宫复仇。
这条路艰难,稍不注意很有可能万劫不复。
这些,她都想过。
但是,她早已就死过一次的人,烂命一条,死了也就死了。
要是能够用这条命拼一把,那也是赚了。
当暗卫的那些年,她不能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情绪,她所得到的命令只有服从,无条件的服从。
无论主子让你去生还是让你去死,你都必须服从。
那样的日子,她过够了,已经不想继续再温顺下去。
淑妃以为这话沈枝意已经听了进去,她松了一口气,“知道就好。”
“这后宫之中,得罪谁都有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绝对不可以得罪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是陛下的原配发妻,是陛下最宠爱的女人,还是太子的生母,得罪了她,没有好处的。”
“若是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找个机会,去给皇后娘娘好好赔礼道歉,说不定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沈枝意眸色微动,“淑妃姐姐,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淑妃脸色一变,下意识用手中的帕子捂住自己的嘴巴,“我……我能知道些什么。”
“时间也不早了,我也该会回去了。”
说完,淑妃带着身边的婢女,匆忙离开。
红月走了上来,看着淑妃远去的身影,有些不解道,“淑妃娘娘好像有心事,她怎么走得这么匆忙?”
沈枝意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又似乎什么也没发生。
“走吧,回宫。”
珏儿脚底上的那朵红莲胎记她已经想到法子遮掩了。
日后珏儿成了太子伴读,两人长时间待在一块,那处一模一样的胎记,迟早会成为祸害。
沈枝意坐上了轿辇,四名青衣太监起轿。
红月身为大宫女,在面前走着,八名婢女在后面跟着。
从凤仪宫到长春宫,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穿过长长的宫道,沿途经过不少宫殿,再穿过御花园,来到西边嫔妃所住的宫殿,再走上一段距离,才是长春宫。
走着走着,走到御花园。
但是还没走几步。
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不知从何处跑了出来,直接冲上了轿辇。
“陛下,陛下,是臣妾啊,臣妾没有与人私通,臣妾是您最宠爱的云妃,陛下您看臣妾美不美……”
抬轿子的轿夫脸色大变,“来人,来人,护驾,保护沈妃娘娘……”
可惜对方速度太快了,根本来不及躲闪,因此前面的两名轿夫,一个不小心被撞开了。
轿撵不稳,瞬间之间,哐当一声落地。
与此同时,坐在轿辇中的沈枝意脸色一沉,她连忙施展武功,控制住身子的平衡,这才没让腹中的“孩子”出事。
但电光火石之间。
沈枝意却脑子一转,有了一个主意。
于是当机立断,将计就计运用内力让身下流血,脸色煞白,浑身疼得冒汗虚弱得不行,呈现出快要小产的迹象。
“来……来人……”她下意识捂着已经显怀的肚子,倒在轿辇之中虚弱喊人。
“太医,快去喊太医。”红月慌了,连忙跑上去掀开轿帘,“娘娘,你怎么样了娘娘,你别吓奴婢啊……”
“血,好多血,娘娘身下流血了。”有宫人瞧见地上滴落的温热鲜血,慌忙大喊道。
与此同时。
刚刚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那个疯女人,也被负责冷宫的曹公公带领着一帮人给抓住了。
当瞧见沈枝意下身都是血,已经晕死过去之后。
曹公公脸色惨白了下去,一边喊人去叫太医,一边害怕得瑟瑟发抖。
糟了糟了。
这可是皇嗣。
怎么就让这个疯女人跑了出来,惹出了此等大祸。
……
不久后,太医终于赶来。
已经有宫人去通知皇后了。
这属于后宫之事,最先通知的就是后宫之主。
小太监前来禀报之时。
常平已经把两篮子的荔枝送到,并且拍了好一会儿的马腿,直到陈妙仪心情明显好多了,他这才打算告退。
没想到,他这才刚告退。
后脚,长春宫的小太监慌忙跑来跪在了陈妙仪的面前,不停磕头。
“皇……皇后娘娘,求求您,救救我们家娘娘吧,她……她被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疯女人冲撞了,身下流了好多血,人已经昏死过去了。”
常平愣住了,脚步一顿,下意识多停留了一会儿。
怎么会?
刚刚在凤仪宫门口遇见的时候还好好的,这才过去多久啊,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
那陛下那边……
陈妙仪也有些意外,她第一时间看向常平,“常公公,这事你回去的时候,跟陛下提一下吧,那沈妃腹中毕竟怀着的是陛下的龙嗣。”
“真要出了事,本宫也担待不起。”
常平后背一阵发凉,他抬手擦了擦不存在的汗水,立马弯腰赔笑道,“这属于后宫之事,皇后娘娘身为后宫之主,自然有这个权利处置。”
“陛下现如今还在和大臣商量重事,恐怕一时半会儿抽不出这个时间去看沈妃娘娘,这事恐怕还得皇后娘娘您出面主持大局。”
前些日子,陛下已经亲口跟他们这些人吩咐过了,日后沈妃那边的事不用特殊对待。
这事……他哪怕想帮沈妃,也没这个能力啊。
现如今,沈妃只能自求多福了。
陈妙仪微微蹙眉,“既然如此,常公公,那你就等陛下忙完之后,再跟他说一声吧。”
“本宫先带人过去。”
上次九哥已经答应了她,不再私下见沈妃。
这大半个月以来,长春宫那边冷冷清清的,九哥再也没去过一次,沈妃彻底失宠了,后宫众人对沈妃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要不是她腹中还有一个孩子,恐怕那些下面的人,对待长春宫的态度会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