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连中三元

作者:暗黑沉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荣国府,贾母房。


    众女眷们守在贾母房中,房内一片愁云惨雾。


    贾母昏迷数日,贾赦和贾政被抓,贾琮也没有回来。荣国府被围,她们得不到任何外界信息。她们无计可施,能做的,只有被动等待。紧张,担忧,恐惧深深地攫住了她们的心。


    “这个混账,考完了也不知回来报个信儿!”


    巨大的压抑和焦虑,让邢夫人积压了太多负面情绪,她需要发泄。而她现在能骂的,也只有贾琮了。


    她的话立刻激起了众姑娘们的反感,迎春立刻回道:


    “母亲这话不对。弟弟若是回府可就出不去了,他许是在外为家里奔波呢。”


    “奔波?赦老爷政老爷都被抓了,他能做什么?”邢夫人原本只想发泄一下情绪,被迎春这么一顶撞,火气立刻上来了。


    迎春坚决不退让:“往日府里有事,哪回不是弟弟奔波解决的?”


    她的话很对,以往贾府几次危机都是贾琮解决的。这让邢夫人无言以对,她顿时恼羞成怒:


    “有娘生没娘教的东西,还敢顶嘴!给我跪下!”


    迎春依言跪下,但依然不认错。这让邢夫人大怒,就要扇她巴掌。众女见状连忙上前护着迎春,房里顿时闹作一团。


    就在此时,一直昏睡着的贾母终于醒来。她气息衰弱,泪流满面。男丁被抓,府邸被围,家里还闹成一团,这让她觉得末日已经来临。


    她这一哭,众女也都哭了起来,氛围极度凄惨。


    然而就在此时,忽有婆子来报:“老太太,两位太太,外头的锦衣卫走了。”


    众女都是一愣,心头也微微有些喜意,围着的人走了,说明情况好起来了。贾母勉强支起身子:


    “快,快派人去打听赦老爷,政老爷的信儿。”


    婆子连忙应下,可正要出门,却见贾赦和贾政竟然回来了。


    这让贾母喜出望外,她在鸳鸯的搀扶下起床迎了出去。


    贾赦与贾政走进房中,一起向他跪下,母子三人抱头痛哭。


    而通过他们的讲述,一众女眷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在得知是贾琮在查案,最终让皇帝轻判之后,众人都是松了口气。


    邢夫人脸色数次变化,最终却还是用手打了打自己的嘴:


    “瞧我这张臭嘴,倒是误会琮哥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无法再说贾琮的任何不是。


    “好,人没事就好。”贾母悲喜交加,爵位没了,官职没了,贾家彻底没落了,唯一庆幸的是,人还在。


    而此时,众人也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贾家现在能指望的,只有贾琮。


    “也不知三哥哥考得如何?”林黛玉低声道。


    王夫人冷哼一声:


    “若是考得好,此时怕不是有人来报喜了。”


    众人都没有说话,此时距离会试考完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是时候放榜了,但此时却静悄悄的,看来是真的没有考好。


    而就在此时,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锣声:


    “喜报!喜报!贵府老爷贾琮,高中甲辰科会试第一名!会元及第,金榜题名,京报连登黄甲!”


    听到这阵声音,众人都是大喜,只有王夫人的脸彻底沉了下来。


    ……


    数日后,妙玉房。


    “贾琮无以为报,唯有以茶代酒,敬居士一杯。”贾琮看着眼前如同仙子般美丽出尘的妙玉,神色郑重地向她举杯。


    这次能快速找到月娘的下落,多亏了她的扶乩。而五星连珠的出现,也得益于从她身上获得道具“天象符”。


    使用天象符之后,他可以选择任意一种天象在短时间内呈现。而这,也是他这次能翻盘的底气来源。他很清楚赵元想要的是什么,只要能为他正名,那贾家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他的态度让妙玉心头喜悦,这让她感觉被珍视,被需要。她强行压着心头的欢喜,努力维持着面上的平静:


    “公子言重,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居士过谦了。”贾琮与她碰了一杯,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本欲与居士畅饮一番,只可惜,陛下要我快速入宫殿试。特此来向居士告别。”


    赵元迫不及待地想要让他进行朝堂,所以将殿试的时间提前了。


    妙玉心头有些失落,但面上却是笑道:


    “那我倒是要提前见过官老爷了。”


    不出意外的话,贾琮这次入宫,再回来就是官身了。


    贾琮微笑:“我哪怕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在居士面前依旧只是贾琮。”


    他在她面前时,没有官职与身份高低,只是纯粹的贾琮。两人关系不会因为这些而发生改变。


    这话让妙玉心头暖暖的,她给他杯中倒满了茶水,向他举杯道:


    “预祝公子连中三元,金榜题名!”


    贾琮将茶水一饮而尽,向她微微一笑:“承居士吉言。”


    两人又聊了一会,屋外传来小菊的声音:


    “公子,时辰已到,该入宫了。”


    贾琮起身,再次向妙玉告别。妙玉将他送到门口,回来时,却是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书信。她打开书信,只见上面以优美的字体写着一首名为《牡丹》的七言律诗: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美丽非凡。这首诗原本是李商隐的作品,此时贾琮借花献佛,将它给了妙玉。


    读过之后,妙玉的脸顿时红了,她轻啐一声:


    “什么牡丹,俗也不俗?”


    话是这么说,但她却是品了又品,脸色一直都是红红的。


    【妙玉好感度+15,获得道具:金风玉露。】


    ……


    殿试不同于乡试会试,参与人数只有两百人出头,而且只考一天,考的内容也只有策问。题目由皇帝亲自拟定,名次也由皇帝排定。与其说它是考试,倒不如说它是一场面试。


    这天下午,殿试完毕。赵元召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共同阅卷,让他们挑选出色的答卷供他评判。


    众人都在安静阅卷,室内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中极殿大学士黄伦忽然一拍桌子,双眼发亮:


    “好一个‘裁汰冗员,以省浮费;清丈田亩,以增正赋’!”


    他的动作让众人都是吓了一跳,罗源问道:“黄大人为何如此失态?”


    黄伦立刻将手中卷子给他:“罗大人瞧瞧这个。”


    罗源接过卷子,只觉卷面上的字龙飞凤舞,气象万千,他凝了凝神,向卷面看去,这一看之下,也是满脸激动:


    “此子策论,格局宏大,见识深远,非止于文章华美。其言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根源。这等见识,实乃状元之才!”


    两人的话语引起了众人好奇心,他们纷纷凑过去看,这一看之下,都是大受震撼:


    “其言字字珠玑,实在叫人惊叹。”


    “老夫阅卷三十年,未见此等文章!此卷当悬于朝堂,以为百官范本!”


    “此子胸中自有丘壑万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见他们如此夸赞,赵元也起了好奇之心,他拿过卷子一看,顿时乐了。这等书法,不是贾琮又是何人。当他仔细去读贾琮写的内容时,更是满脸惊喜:


    “句句皆中肯綮,可谓字字千金!此子当为第一!”


    这并不是他偏爱贾琮,而是公正客观的评价。


    对于他的话,众人没有反对。只有两个谨慎的老臣认为应当在看过全部答卷后再做评判。


    然而,等他们阅卷完毕之后,根本没有比这个好的,甚至连接近的都没有。贾琮毫无争议地当选第一,成为状元,连中三元!


    赵元喜道:“放榜!刘爱卿(吏部尚书),明日早朝将铨选案呈上来。”


    他,要给贾琮分配官职了!


    ……


    次日清晨,朝会。


    赵元扫视了众人一圈:“诸位爱卿,这铨选案可有异议?”


    刚才在公布了殿试的排名之后,吏部将任命官职的方案递交了上来,作为状元的贾琮被授予的官职是翰林院修撰,这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也是历朝的常规做法。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不妥。贾琮族兄孝道大亏,纲常沦丧!如此门风,安能出德才兼备之才?”


    “微臣附议,《孝经》有云:‘始于事亲,终于事君。’其家孝义有亏,子弟德行有暇,何以事君?何以服众?”


    “陛下!翰林清贵,为储相之基。若让家门不正者居之,臣恐非朝廷之福!”


    “状元乃天下士子楷模,非仅文章第一,德行更应为天下先。贾氏恶行昭彰,若点其为状元,恐寒了天下士人之心!”


    ……


    这些人揪着贾蓉和贾琏的错不放,拼命攻击贾琮的德行,就是不愿意让他进翰林院。


    看着他们那群情激奋的模样,赵元冷笑连连。就在他要强势压下这些人的时候。


    “报!”忽然有侍卫来到门口,“陛下,云贵,陇右等地发来八百里加急!”


    这让一众朝臣脸色都是一变,这些地方都是饥荒最严重的地区,莫非出了什么事?难道是饥民起事了?


    “说!”赵元脸色一沉。


    “公子果大丰收!饥荒已解!饥民纷纷退去,地方安定!”


    听到这话,赵元一愣,他豁然起身,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来人,传贾琮觐见!”


    不多时,贾琮进入殿中,还没等他行礼,赵元便大声道:


    “你连中三元,解天下饥荒,活人无数,消弭战乱,功莫大焉!贾琮听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