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听曲

作者:绝对不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白薇轻抬手,如白瓷一般的青葱指抚上古筝琴弦。


    铛!


    苏白薇轻试了一下面前的古琴,眼角微微一亮。


    “真是好琴,音色如高山流水,苏姑娘还未弹奏,就已经让我有些如痴如醉了。”李适之感慨了一句。


    姜宸只是淡淡品着案上的茶水,并未有言语。


    苏白薇并不说话,只是玉指轻抚琴弦,便开始弹琴。


    铮!


    琴音陡然响起,好似惊鸿。


    紧接着,琴音便好似潺潺流水一般,不疾不徐,水波不兴。


    却让人不自觉便沉浸进去,身心宁静,怡然自得。


    琴声婉转写意,连这夏日炎炎燥意,也好似被抚去了一般。


    姜宸也不禁放下茶杯,转目看向那百鸟屏风。


    往日曾听闻有人以琴声引来百鸟朝凤的盛景,尚不以为意,今日听闻此曲,竟然有些感同身受!


    琴音之中有高山,有流水,有平凡,也有高亢,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写照。


    昔日伯牙鼓琴,恐怕也不过如此。


    不知不觉间,琴声已悄然而止。


    但李适之仍然沉浸在这琴音意境之中,久久未语。


    啪啪啪!


    过了良久,他才轻轻鼓掌,摇头叹息。


    “好琴音,真是婉转动人,回味悠长,如听天籁,李某今日才能听得如此天籁,往前二十余载,竟如同虚度。”


    “此曲蕴含禅意,只应天上有,不使下凡来啊!”承觉也称赞道。


    一时间没了声息,众人齐齐看向姜宸。


    姜宸喝茶的动作一滞,你们商业吹捧,还有我的事呢?


    他略微思索,由衷说道:“好听。”


    话音刚落,整个厅室内的氛围都是一滞。


    姜宸若无其事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上次玉真公主给他喝的茶果然是拿了劣质品,这回的茶水里加了蜜饯干果,尝起来味道还不错。


    很快,厅室氛围又渐渐活络起来。


    李适之不停与玉真公主和苏白薇攀谈,偶尔也和承觉交谈几句。


    甚至他还能将话题带动到姜宸这里,只不过每次姜宸都是不咸不淡几句话敷衍回去。


    久而久之,李适之也不再自讨无趣,只是顾着和其他人闲谈。


    这次聚会果真如同玉真公主说的那样,只是饮酒听曲,不谈其他。


    姜宸都有些不得不佩服这些人,能这样干坐一整天。


    他在喝了些茶水后,就开始闭目打坐,汲取天地灵机了。


    任由他们闲谈。


    只是在过了一会儿后,突然被外面一阵嘈杂声音惊醒。


    原是玉真公主手掌一拍,竟有一行胡羌舞女缓缓自外面走进来。


    他们穿着清凉,仅仅以束胸裹住胸口,还有以裙摆遮住要害处。


    露出纤细的腰肢和矫健有力的长腿。


    小麦色的肤色和异域风情的面孔,让她们增添了几分颜色。


    胡羌舞女进来便开始跳舞,和姜宸以往在网上看到的飞天舞有些类似。


    这些舞女的裙摆和纱巾时不时会飘到几人案桌这边来。


    姜宸面无表情,古井无波。


    李适之则是毫不掩饰地玩味一笑,甚至有时还伸手去抓那纱巾。


    老和尚承觉则是紧闭双眼,双掌合十,口中不断念着罪过罪过,只是时不时眯起一条眼缝,往中间瞅去。


    可能是想看看人走没走吧。


    玉真公主坐在首座,以手撑着下巴,将台下人的神情动作尽皆收入眼底,表情意味不明。


    过了一会儿,舞女们献舞完毕,行礼之后,便有序退下。


    李适之显得意犹未尽。


    玉真公主玩味说道:“右卫中郎将若是喜欢,便在这胡人舞女中挑选几个,带回府中。”


    李适之悚然一惊,想起来了正事。


    他来这玉真观,可不是来表现自己的色急的,是想要交好玉真公主和其他达官显贵,为自己仕途做铺垫的。


    玉真公主虽然客气称呼他一声堂弟,但他可不会自不量力就真认为自己是公主堂弟了。


    虽然他也是皇室宗亲,但血脉相隔已经较远,而且祖上还被贬为庶人,哪有什么资格和公主攀亲。


    能凭借这层关系,获得一个右卫中郎将,已经是祖宗荫泽的结果了。


    此刻,万不能引起玉真公主反感。


    他连忙猛灌两口酒水。


    这是他的习惯,一紧张,就想喝上两杯。


    “非也,我之所以感叹,是因为在感叹这胡羌之地果然是人杰地灵,就连这女子也是身姿矫健,只愿我大唐能早日收复胡羌!”


    说到最后,他脸上隐现坚毅,好像恨不得亲自披甲上阵,收复胡羌。


    “哈哈哈,右卫中郎将果真是忧国忧民,若大唐官员人人如此,这世道何愁不太平,我皇兄无虑矣。”


    “殿下过奖,过奖!”李适之惊喜道,若是今日玉真公主这番话能传到圣人耳朵里。


    那他李适之的前途,就是一片光明了!


    殿内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苏白薇看姜宸一人闭目独坐,不由好奇轻声问:“道长,一路自润州前来长安,可曾感受这大唐盛世的风土人情?”


    姜宸睁开双眸,略带审视地看了苏白薇几眼。


    苏白薇笑靥如花,丝毫没有害羞躲闪之意,反而就大大方方与姜宸四目相对。


    “自然,大唐治下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山中无盗匪,夜间不闭户,可谓盛世。”


    “此果真是道长心中所想?”苏白薇眼中波光流转,盯着姜宸。


    姜宸也深深看着苏白薇:“是或不是,难道苏姑娘不知道么?”


    苏白薇以袖掩笑,也掩盖住了眼底的情绪。


    “不知道长此行,可曾经过曹州?”


    曹州?


    姜宸不解,为何她会突然问起某个地方,难道她是曹州人?


    不待姜宸说话,她继续道:“我曾游历过曹州,曹州人杰地灵,山水秀逸,却是一处适合如道长这般人物清修的好地方。”


    “若有闲暇,将来会去看看。”姜宸道。


    苏白薇定然不是表面这般简单,不然也不可能会被玉真公主邀请过来。


    她特意说起曹州这个地方,想必应该有深意。


    苏白薇在说完这些后,又转头和玉真公主笑谈去了。


    大概又过了一个时辰左右,这扬小型宴会总算结束。


    姜宸率先起身,向玉真公主告辞,在众人目光中,大踏步走出玉真观。


    “殿下,此道士当真无礼。”李适之皱眉,他是学儒礼的,最见不得这种不恪守君臣之礼的人。


    “无妨,今日在扬之人没有高低贵贱,众生平等。”玉真公主开玩笑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